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铟资源储量位居全球首位 出口依赖度较高 供需矛盾突出

       铟是一种抗腐蚀性强、延展性高和流动性好的银白色稀散金属,资源分布小而散,未发现其独立的富矿,仅作为杂质存在于锌及其他金属矿中。工业通过提纯废锌、废锡等方法生产金属铟,回收率约为50%~60%,因此全球铟产量极少。目前,铟分为原生铟和再生铟两种。
       
       铟种类

类型

生产过程

原生铟

从原矿中直接提取铟,是当前冶炼铟的主要来源,主要产自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俄罗斯等

再生铟

从废弃金属回收后的冶炼得到,即从铅、锌、铜、锡等矿石冶炼过程中回收的副产品,再生铟所占比例较小,目前回收量最大的是日本和韩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全球铟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中国、秘鲁、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累计占全球总储量80.6%。其中,储量最多的是中国,储量为8000吨,占全球的72.73%。
       
       全球铟资源储量分布图
       数据来源:USGS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在2010-2014年,原生铟产量大幅增长;而在2015年受到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破产倒闭的影响,我国铟市场严重过剩,产量也急剧下降,2016-2019年维持在300吨左右。
       
       2010-2019年中国原生铟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自2016年取消金属铟出口关税之后,2018-2019年我国进出口量及金额逐年上升,2019年均有所下降。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铟产品进出口总额5539.9万美元,同比下降57.1%;其中,进口146.6吨,进口总额3486.8万美元,同比下降32.8%;出口114.4吨,出口总额2053.1万美元,同比下降73.4%,贸易逆差1433.7万美元。2020年1-10月进口58吨,进口总额1593.22万美元;出口103.95吨,出口总额1422.37万美元,贸易逆差-170.85万美元。
       
       2016-2020年1-10月我国铟进出口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6-2020年1-10月我国铟进出口金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6-2020年1-10月我国铟进出口贸易顺差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在消费端,由于我国铟产业结构不完善、核心技术欠缺、产业链下游薄弱等影响因素,导致我国铟产业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量保持较低水平,其中精铟消费量不足全球总量的10%。不过,近年来随着平板显示行业及光伏产业发展,必将带动ITO靶材及光伏薄膜的发展,进而拉动国内铟产业消费。目前,我国铟产业主要消费领域为ITO靶材(市占比70%)、半导体化合物(市占比11%)、焊料及合金(市占比12%)、光伏薄膜(市占比4%)、其他领域(市占比3%),其中ITO靶材是主要需求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技术。
       
       我国铟产业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上总结,目前我国铟产业面临着下游产业链发展滞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业结构有待完善等问题。
       
       我国铟产业面临的问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随着液晶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等生产的持续扩张,我国铟产业市场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因此,面对未来铟市场的变化趋势及资源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我国铟产业发展相关建议及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产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战略规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2025年01月16日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2024年12月28日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