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近几年来,开始略有停滞,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约为1727.5亿元,同比上涨6.53%,增速有所放缓。

目前我国特钢产量占钢材总产量比例较低。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数据,2016年我国特殊钢产量约3725.51万吨,仅占我国2016年粗钢总产量的4.61%;根据日本铁钢联盟JISF统计数据,2016年日本特殊钢产量达2403.40万吨,占同期日本粗钢产量的22.94%,是我国特钢占比的近5倍。根据2012年科技部编制的《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显示,工业发达国家的特殊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普遍较高,2011年美国和韩国已达10%左右,法国和德国达15~22%,瑞典则高达45%左右。2017年我国特殊钢产量接近4000万吨,2018年则继续增长,达到4264.7万吨左右的规模,在经历了2015年的下跌后,特殊钢产量连续三年上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特殊钢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逐步深化,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以军工产业、核电工业、高速铁路及汽车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可持续发展,有望进一步拉动中高端特钢的需求。
特钢在下游重点行业中的主要应用需求 |
||
下游产业 |
特钢主要应用需求 |
所需钢材品种 |
汽车工业 |
冲压模具、悬挂弹簧、轴承、传动轴、曲轴、凸轮和齿轮等 |
合金工具钢、弹簧钢、轴承钢、合金结构钢等 |
高速铁路 |
轮对及转向架、车轴及轴承、扣件及紧固件等 |
优质碳素结构钢、轴承钢、不锈钢、合金结构钢等 |
核电工业 |
一回路管道、堆内构件、压力容器及蒸汽发生器、核级阀门等 |
奥氏体不锈钢、合金结构钢等 |
军工产业 |
船用易焊接高强度钢、飞机起落架、航空涡扇发动机、航天火箭发动机等 |
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高温合金等 |
1、军工
军工产业是研制、生产军事装备的部门的总称,亦称国防工业,是国防经济的核心和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产业系统复杂、保密性强、技术上处于“高、精、尖”领先地位,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2017年,我国国防军费预算首次超万亿元,达到10211亿元,同比增长7%,而最近公布的2019年国防军费预算则达到1.19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了7.5%。国防军费开支的持续增加,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军工产业作为特殊钢的重点应用领域,势必带动特殊钢的需求增长。

由于军工产品的保密及敏感性,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高科技产品和原材料的禁运,我国军工用特钢尚不能完全满足武器装备对材料的更高要求。例如航空航天发动机所需关键特钢之一的高温合金,其材料性能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目前我国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大量装备着俄罗斯进口的AL-31F发动机,而随着国产高温合金的进步和成熟,国产太行发动机已逐渐堪用,后续WS15、WS20等重点型号发动机也即将获得突破。高温合金的需求有望得到爆发式增长。
2、核电
我国能源结构不甚合理,发展核电有助能源结构转型。我国是煤炭大国,长期以来火电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形式,能源结构不够合理,与全球能源低碳化的趋势以及我国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而核电属于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核电有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并改善环境污染现状。然而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相对法国、韩国和美国等主流核电国家差距仍然较大。
根据2016年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2717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2672万千瓦,若按照《规划》制定的核电发展计划计算,预计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装机容量3411万千瓦。根据《红沿河核电设备投资明细概算》,基于AP1000的自主化“华龙一号”技术额红沿河5、6号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总投资279亿元,计算得到三代核电机组单位投资约为1.4万元/千瓦,则预计2020年前我国核电投资将达4775亿元以上。
根据《核电用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数据,压水堆核电站中采用钢铁材料制造部件的成本占整套核电机组成本的83%左右。根据《红沿河核电设备投资明细概算》,基于AP1000的自主化“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基建和设备投资等工程费用占总投资的约62.4%。按之前测算得到的“十三五”期间核电总投资4775亿元计算,2020年前我国核电用钢市场容量可达2980亿元。一回路关键设备如压力容器用钢市场容量约为417.20亿元,蒸汽发生器用钢约为298.00亿元,主管道用钢约为357.60亿元,堆内构件用钢为119.20亿元。
3、高铁
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7603亿元;新开工项目26个,新增投资规模3382亿元;投产新线4683公里,其中高铁4100公里。
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三是客货运双双大幅增长。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3.7亿人,同比增加2.9亿人、增长9.4%;国家铁路完成33.17亿人,同比增加2.78亿人、增长9.2%,其中动车组20.05亿人、同比增长16.8%。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0.22亿吨,同比增运3.34亿吨、增长9.1%;国家铁路完成31.9亿吨,同比增运2.72亿吨、增长9.3%。四是经营效益迈上新台阶。五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六是劳动生产率和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2019年,中国铁路将全面保持持续稳定,坚决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5.35亿人次、货物发送量33.68亿吨;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度规模,优质高效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确保投产新线6800公里,其中高铁3200公里。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过几代铁路人的接续奋斗,铁路改革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就。数据显示,40年以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由5.2万公里增长到13.1万公里以上、增长154.4%,形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铁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由8.07亿人增长到33.17亿人、增长311.0%,货物发送量由10.75亿吨增长到31.9亿吨、增长196.7%;铁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普速、重载三大领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未来,中国高铁网还将向“八纵八横”迈进。根据2016年7月新调整后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届时中国将建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现代高速铁路网。

2020年前我国高铁特钢新增需求将达16万吨。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每列由8辆动车厢编组,每辆动车厢有2组转向架。CRH380B所采用的转向架原型为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SKMB-200,其动车转向架重量为7.5吨。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相比2015年新增1.13万公里。2015年我国在运动车组列车17638辆,若不考虑增加列车运行密度,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仍需新增高速动车组列车10660辆,带来新增特钢需求为16万吨。
4、汽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2009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较快增长。
根据世界汽车组织提供的数据,2016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41台,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5台/千人,仅为美国的1/6,韩国的1/3,从人均汽车保有量上来说,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未来汽车需求有望持续放量,汽车行业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汽车用钢种类较多,以薄板和优质型材为主。钢材是汽车制造的主要原料,钢材占汽车原材料的比例约为72%~88%。根据《我国汽车工业钢材需求分析与预测》数据,我国汽车工业用钢材品种构成为:钢板约57%(其中轿车约70%),优特钢约30%,钢带6.5%,型钢约6%等。
汽车消费向高端转型升级拉动高端汽车特钢需求。目前,我国汽车用特钢中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然而一些对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性能均匀性要求均较高的齿轮钢、易切削钢和弹簧钢等高端特钢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国内只能少量供应。随着我国汽车消费转型升级,对高端特殊钢的需求日益迫切,进口高端特钢的国产化替代将是国内特钢产业提升毛利,改善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良机。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