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市场供给现状及影响需求因素分析(图)

         1.钢材供给收缩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提及的“2+26”城市钢铁产能计算:

         河北省

         涉及的城市有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座城市。在2016年河北省开始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之前,河北省炼钢和炼铁产能分别为2.83亿和2.85亿吨。随着近两年对于过剩产能的压减,截至今年6月份,河北省炼钢产能为2.51亿吨、炼铁产能为2.53。其中,“2+26”涉及城市炼铁产能为2.19亿吨,结合目前平均废钢消耗量为91.6kg/t,铁钢比为1.1。按照目前产能利用率85%、压减产能50%计算,河北省“2+26”涉及城市影响最大单月产量为:

         2.19亿吨*1.1/12个月*85%*50%=853.2万吨

         如果按照文件中点名重点城市(石家庄、唐山、邯郸)计算限产最小范围为:

         19575万吨*1.1/12个月*85%*50%=762.6万吨

         因此,今年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河北省影响钢铁为3050万吨(762.6万吨*4个月)至3412.8万吨(853.2万吨*4个月)

 
表:河北省“2+26”涉及城市炼铁去产能状况表

         河南省

         涉及“2+26”城市包括: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和濮阳7座城市。其中,涉及钢铁产能的城市有安阳、郑州和焦作。截至今年,三座城市在化解过剩产能之后总炼铁产能为2121万吨,按照产能利用率为85%、压减产能50%、目前平均铁钢比1.1计算,采暖季单月影响最大产量为:

         2121万吨*1.1/12个月*85%*50%=82.6万吨

         三座城市中,安阳为今年3月份环保部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点名城市。因此河南省采暖季单月影响最小产量为:

         1893万吨*1.1/12个月*85%*50%=73.7万吨

         因此,今年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河南省影响钢铁为294.8 万吨(73.7万吨*4个月)至万吨330.4万吨(82.6万吨*4个月)

 
表:河南省“2+26”涉及城市炼铁去产能状况表

         山东省

         涉及“2+26”城市包括: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其中,除菏泽市和济南市外,其余城市均涉及钢铁产能。截至目前,涉及城市钢铁总产能为1915万吨,按照产能利用率为85%、压减产能50%、目前平均铁钢比1.1计算,采暖季单月影响最大产量为:

         1915万吨*1.1/12个月*85%*50%=74.6万吨

         因此,今年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山东省影响钢铁为万吨298.4万吨(74.6万吨*4个月)。

 
表:山东省“2+26”涉及城市炼铁去产能状况表

         山西省

         涉及“2+26”城市包括:太原、阳泉、长治和晋城。其中,除阳泉市外均涉及钢铁产能。截至目前,涉及城市钢铁总产能为2294.3万吨,按照产能利用率为85%、压减产能50%、目前平均铁钢比1.1计算,采暖季单月影响最大产量为:

         2294.3万吨*1.1/12个月*85%*50%=89.4万吨

         因此,今年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山西省影响钢铁为万吨357.6万吨(89.4万吨*4个月)。

 
表:山西省“2+26”涉及城市炼铁去产能状况表

         天津市

         通过化解产能后目前炼铁产能为2665万吨,,按照产能利用率为85%、压减产能50%、目前平均铁钢比1.1计算,采暖季单月影响产量为:

         2665万吨*1.1/12个月*85%*50%=103.8万吨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钢铁产业市场竞争态势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因此,今年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天津市影响钢铁为415.2万吨(103.8万吨*4个月)。

 
表:天津市“2+26”涉及城市炼铁去产能状况表

         综合来看,此次采暖季钢铁行业限产影响钢材供给的省份包括天津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总共影响单月产量在836.3万吨(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至1203.6万吨。结合我国钢铁行业上半年粗钢产量4.2亿吨计算,全国单月产量为7000万吨。因此,此次限产单月影响全国产量在11.9%-17.2%,供给端收缩非常明显。另外,通过在地方的调研情况了解,此次钢铁行业限产大概率按照最大范围执行,即“2+26”所涉及钢铁产能城市全部或大部分执行50%限产计划。

         2.预计采暖季影响钢材需求不足1000万吨,并预计将进一步影响明年旺季钢材需求

         2.1.土石方工程是影响下游需求的主因

         1.“散乱污”企业治理,其中所涉及到城市均要求2017年9月底前完成,也就是说,“散乱污”企业整治自4月份开始督查开始,需求在上半年供需关系已经得到反映。而到采暖季期间,整个整治过程已经结束,钢材需求的减少量不会增加。

         2.土石方工程影响:2016年,天津,北京,河北省开始实施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从据计,2016年由于临时限产整个采暖季京津冀地区共临时限产约两个月。北京、天津、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剔除季节性投资下降影响后,因限产GDP下滑4135亿元,影响钢材需求393万吨,此次采暖季限产时间为四个月,因此预计今年采暖季限产约影响785万吨钢材需求,考虑到今年环保严于去年影响范围更广,预计影响需求不超过1000万吨。

         2.2.对于明年旺季来临分析

         根据以往数据观察,进入冬季之后,钢材社会库存开始增加,主要是由于冬季往往为钢材市场需求的淡季。但是在冬季期间,库存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供需关系的失衡。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进入第二年春季旺季的时候,之前冬季累积的库存量会快速下降,也就意味着进入旺季后需求量大量释放将快速消化掉前期库存。这也是为什么在往年冬季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各钢厂依然会保持稳定生产的原因。

 
图:社会库存进入冬季后开始增加,春季开始下降(虚线部分为预测值)

         但是今年采暖季限产之后,钢材供给严重收缩,钢厂产量转化为库存的量将会受到影响。如果最终在春季旺季来临前库存无法累积到合理水平,对于春季旺季钢材的供需关系会造成影响。因此,我们预计此次限产对于供需关系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采暖季期间,也会延续到第二年春季之后。预计2018年春季钢材价格走势与2016年春季相似。2015年由于全行业出现亏损,产能利用率下降,很多亏损企业关停导致产量下降,社会库存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到2016年春季,旺季来临时,库存不足,且企业复产不及时,造成了供给不足,导致钢材价格上涨。今年由于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压减过剩产能,叠加环保限产影响供给端,供给端产量很难再大幅提升。考虑到目前社会库存一直处于低位,库存进一步累积将受到影响,预计明年春天大概率将出现类似2016年供应偏紧的情况,低库存可能导致钢材价格再度暴涨。

 
图:16年和17年春季钢材价格出现上涨(虚线部分为预测值)

         3.结论

         据我们测算,此次采暖季限产将会影响钢铁产量在3345万吨—4813万吨。而需求端受《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方案》影响较小,不足1000万吨。因此可以看出,整个采暖季期间,钢材的供给量将会出现缺口。而钢材供给的缺口将会导致库存在冬季期间积累困难,在明年春季旺季来临时,钢材供给不足的情况会依然存在,并导致钢材价格再次上涨。

         4.相关标的推荐

         4.1.重点推荐:河北省采暖季限产最受益标的—凌钢股份

         1.区位优势明显,公司位于辽宁省凌源市,紧邻河北省。受京津冀地区采暖季钢铁产业限产50%影响,公司区位优势凸显。凌钢距离河北承德仅111公里,在运输成本、交货周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地理位置将助力公司收益;

         2.提前进入市场,由于公司销售半径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主要市场一直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形成“杠铃”式市场布局。目前来看,公司在河北地区已有45%左右的稳定订单量。采暖季限产执行以后,前期市场布局优势凸显;

         3.产品盈利能力强,受益于今年上半年“地条钢”彻底出清,且辽宁省为“地条钢”大省,螺纹钢价格持续走高使得公司利润空间不断加大。公司长材产品占比高,加之未来全国钢材市场长材供给释放量极其有限,公司或将维持目前高利润水平。借市场大势影响,公司业绩可期。

         4.2.建议关注:鞍钢股份、本钢板材

         1.两家公司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紧邻限产区域。区位优势凸显,方便公司产品进入限产区域;.

         2.两家公司产品主要以板材产品为主,进入三季度后,板材产品价格逐渐提升,利润空间得以修复,在河北省限产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价格。

         3.河北省板材产品居多,分品种看板材产量预计会下降较多。结合公司区位、产品优势,议价能力有望提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2025年01月16日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2024年12月28日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