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钨行业资源储量及主要消费领域需求分析(图)

        供给侧:长期成本价格倒挂,产能逐步出清
        1、环保来袭,钨精矿生产成本增加 

        环保督查,直接影响产出。从钨资源储量来看,中国钨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两省,两省储量分别为 32%和 18%,合计占到全国的 50%。2016 年 7月、2017 年 4-5 月环保部门对江西省实行督查,2017 年 4、5 月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查组进驻湖南。环保督查直接影响了部分生产产出,特别是今年 4、5 月湖南在环保督查期间产量同比出现大幅下降。
 
图:国内钨矿储量分布

        环保成本刚性上涨,导致部分产能退出以及在产产能生产成本增加。矿山的环保费用主要发生在废水、废石、尾砂以及自然生态恢复等方面。
        而生态恢复在矿产资源枯竭,矿山关闭后一个较长时间的资金投入过程。根据专家综合 2013 年时各地环保费用均值,生产 1 吨钨精矿合理的环保成本约为 4500元。由于环保的越发严格,部分小矿山的生产成本将抬升,并且难以复产;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也将抬升。
        2、钨作为战略资源,国家管控或趋紧 
        国家管控有望趋严,钨矿供或有收缩。钨用途广泛,特别是在国防军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钨同时也是我国具有明显优势资源的有色金属。因此国家对于钨采取严格的管控政策,以保护我国的资源。
        但实际上,由于严重的超采行为,国家每年的开采配额计划并不能得到落实,这也导致价格始终维持在低位难以上涨。

 
图:近五年钨精矿开采配额(吨)

 
表:江西、湖南、河南钨精矿超采情况(吨)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3、国家收储强力托底 
        国家收储降低社会库存,提供价格支撑。钨是战略性元素,也是我国资源禀赋很强的元素,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价格长期脱离基本面的时候,国家具有很强的收储动机。国家收储托底钨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市场的信心。
        2016 年国储局共进行了四次钨精矿收储计划,除 2 月收储因价格低于市场预期而流拍,其他三次均执行完毕。合计收储钨精矿达 20500 吨,且收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对钨价有显著提升作用。

 
表:2016 年钨行业国家收储情况

        需求侧:下游超预期,带动价格上涨 
        a、钨主要消费领域需求回升 
        钨的主要下游需求在硬质合金。
        钨的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开采的钨矿石经粗碎、重力选矿及精选后得到钨精矿,一般含 WO3 65%以上,钨精矿是生产仲钨酸铵(APT)、钨铁的主要原料。钨精矿经压煮—离子交换-蒸发结晶制得 APT,APT 经煅烧之后可以得到氧化钨。
        以氧化钨为原料,用氢气还原,可以制得钨粉。钨粉通过与炭黑混合,经过配碳、碳化、球磨、筛分等工序,可以制成碳化钨粉。以碳化钨为硬质相、钴为粘结相,经球磨、喷雾制粒、压制、烧结可以制得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因其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被称为“工业牙齿”,主要用于切削工具、冲压工具、模具、采矿和筑路工程机械等领域。钨粉如果不处理成碳化钨,而是直接添加相关合金元素,经压制、半成品加工、烧结、机械加工可以制成钨材,包括高密度合金、钨异形产品、钨铜合金等。
 
 
图:钨产业链

        硬质合金是钨最主要的消费领域。
        在发达国家的钨下游需求结构中占比高达72%,在我国则占比 45%,还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硬质合金具有超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工具、刀具、钻具和耐磨零部件;钨特钢主要用于耐热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力学性能,广泛用于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钨材主要包括钨丝,是照明、电子等行业的关键材料;钨的化合物可用来制造染料、颜料、油墨、电镀,还用作催化剂和润滑剂等。
丰富的消费结构为钨行业下游产品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图:发达国家的钨下游消费结构


图:我国钨下游消费结构

        硬质合金需求回升。
        从全球来看,硬质合金的最终用途主要有切削工具、耐磨零件、高压(金刚石合成等)工具、采矿与筑路工程机械等四个领域,占比接近 80%。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弱势复苏状态,对于工程机械等领域仍然具有较强需求。
        今年以来,国内挖掘机销量、金属切削机床等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日本的工程机械产量同比也由负转正,整体说明硬质合金需求较为旺盛。

 
图:全球硬质合金消费结构


图: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  


图:工程机械产销量抬升

        b、钨产品出口量同比大增 

        钨产品出口量大增。
        2017 年上半年,全国钨品累计出口总量为 1.45 万吨金属量(不含硬质合金),同比大增 47%;同时 6 月份单月出量量首次超过 3000吨,是 2008 年以来的首次。钨产品出口大增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全球经济的企稳和好转增加了钨的销量。目前美国已经进入了加息通道,经济弱势复苏;而欧元区持续稳健反弹。
        二是国外钨矿山关停、库存量低,需求量持续释放。

 
表:2017 年上半年钨产品出口情况(实物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我国玻璃行业呈结构性产能过剩 房地产走弱市场需求下行 特种玻璃需求则突出

我国玻璃行业呈结构性产能过剩 房地产走弱市场需求下行 特种玻璃需求则突出

2024年以来,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产能供应过剩下,导致企业库存增至高位,企业采用降价以达降库目的。2024年1-6月,国内玻璃行情呈现先跌→后涨→再下跌的走势。预计2024年下半年,浮法玻璃市场需求或阶段性好转,但持续性或显一般,产能维持偏高位运行下,价格或将先涨后跌。

2024年10月29日
我国电镀行业市场扩张速度放缓 全国性龙头依旧尚未出现

我国电镀行业市场扩张速度放缓 全国性龙头依旧尚未出现

近年来,随着小型及旧式工厂倒闭、节能减排、及新环保法的实施,电镀行业扩张速度相对放缓。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约为1681.6亿元,2022年增至1752.7亿元,同比上升4.23%,2023年增长至1822.9亿元。

2024年10月23日
新能源、新基建带动下我国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垄断性格局明显

新能源、新基建带动下我国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垄断性格局明显

我国钨行业的供应主要包括原钨生产以及再生钨两部分,原钨产量占比较高,近年来波动较为明显,2023年我国原钨产量为7.7万吨,较上年增长10%,再生钨近年来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产量为1.08万吨,因此2023年我国钨金属总产量为8.78万吨,2024年上半年总产量为3.83万吨。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锡行业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势态

我国锡行业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势态

近年来随着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加快,锡行业亦正在朝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2020年以来受疫情、供求影响,锡价格波动较大啊,导致锡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23年我国锡行业市场规模为374.25亿元。

2024年10月14日
我国金属加工液市场供需两旺 行业正飞速发展 国产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我国金属加工液市场供需两旺 行业正飞速发展 国产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 2010年以来金属加工液产业需求上涨带动,我国工业制造等产业的市场规模呈增长的趋势,2023年我国金属加工液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81亿元。

2024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