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多晶硅领域金刚线切割技术发展潜力分析(图)

        多项技术取得突破,扫平金刚线切割多晶的最后障碍

        目前,我国多晶硅硅锭的主流切割方式依然是砂浆钢线切割技术。在金刚线应用于单晶硅切割后,多晶领域金刚线切割的试验也一直在推进,但始终未能进行大范围推广,关键原因有两个:

        一、多晶硅晶体含有硬点与杂质,导致切割断线概率增加;

        二、金刚线切割多晶后,硅片表面损伤层浅,后续制绒工艺出现困难,影响电池发电效率。

        2015-2016年,随着金刚线生产技术的进步,金刚线母线的强度得到大幅提升,切多晶硅时铸锭晶体硬点导致的断线风险被大大降低,第一个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第二个问题却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第二个问题主要体现为电池绒面制作的困难。在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工艺中,“制绒”是指对硅片表面进行凹凸面处理,增加光在硅片表面的折射次数,提高电池片对光的吸收(即我们说的“陷光”),从而提升发电效率。未使用金刚线切割之前,常规多晶电池采用酸制绒的方法;但采用金刚线切割后,多晶硅片表面损伤层浅,使用原来的酸制绒方法反射率高达40%以上,大大降低光电转化效率。

 
图:2017年前金刚线切多晶硅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自2016年起,新型“制绒”技术如干法黑硅技术、湿法黑硅技术以及新型添加剂制绒技术取得良好突破,2017年至今这些技术的逐渐成熟稳定使得金刚线切割多晶影响电池效率的主要障碍得到解决,金刚线切多晶片的技术推广呈现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通过PERC技术(一种有效提高电池效率的技术)与黑硅技术的叠加整合,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再加上金刚线切割的低成本高效优势,多晶产品竞争力得到大幅增加。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种制绒方式的具体情况,以及黑硅制绒方式与PERC技术、金刚线技术叠加达到1+1+1>3的优势之处。

 
图:金刚线切片应用发展趋势图

        两种新型制绒技术:添加剂制绒技术、黑硅技术

        制绒添加剂技术:性价比最高,电池效率小幅损失

        金刚线切割而成的多晶硅片上使用添加剂直接制绒,无需额外的设备投入,生产改装成本最小。制绒添加剂技术是指在传统酸制绒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添加剂,制备“蠕虫状”绒面。传统工艺一般是通过添加硅酸钠和IPA(异丙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控制反应速率,从而得到比较好的绒面状态。


        最新工艺一般是通过在溶液中添加助剂以达到促进Si与OH-的接触速率,从而稳定溶液体系,延长溶液失效周期,稳定工艺,拓宽工艺容差范围。制绒添加剂含有特殊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它的加入可以改善制绒液与硅片表面的润湿性,且制绒添加剂对腐蚀液中OH-离子从腐蚀液向反应界面的输运过程具有缓冲作用,使得大批量腐蚀加工单晶硅金字塔绒面时,溶液中NaOH含量具有较宽的工艺范围,有利于提高产品工艺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多晶硅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制绒添加剂技术为目前主流,制绒后反射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电池效率略有损失,损失比例约0.05%-0.1%,整体影响不大。无锡尚德利用添加剂制绒金刚线切割多晶的电池转化效率为18.65%,综合相对较低的投入,有着良好的性价比。目前国内制绒添加剂制绒占到了多晶制绒的70%,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黑硅技术:解决绒面问题,电池效率提高


        黑硅技术得名主要是源于其制作的电池硅片外观呈黑色,其技术核心是通过刻蚀形成纳米级小绒面达到“陷光”效果。一方面在常规硅片表面制绒的基础上形成纳米级的小绒面,纳米锥型的小绒面长径分别为400和450nm,长径比为0.9,从而加大陷光的效果降低反射率,增加对光的吸收;另一方面,通过二次刻蚀来降低表面复合,从而将常规电池的转换效率绝对值提高。

 
图:常规制绒多晶电池与黑硅制绒多晶电池

 
图:黑硅制绒表面效果示意

        黑硅技术又包含两种工艺,一是干法制绒的离子反应法(RIE),俗称“干法黑硅”;二是湿法制绒的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法(MCCE),俗称“湿法黑硅”。目前低改造成本的湿法黑硅制绒是主流。干法黑硅属于单面制备,湿法为两面制备;前者受设备参数影响较大,后者受硅片质量及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目前由于湿法黑硅制绒技术的投资成本低,企业资金负担较轻,相比干法黑硅制绒,应用更为普遍。

        总体而言,黑硅技术解决了绒面问题,同时提高电池转化效率,是增加多晶电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并且在实际量产应用中取得亮眼表现。目前,英利集团量产黑硅多晶电池平均转化效率达到19.21%,保利协鑫GCL湿法黑硅组件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9.15%,组件功率达到280W,无锡尚德量产湿法黑硅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9.02%,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提高了至少0.3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底,黑硅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可以突破20.5%,2018年突破21%,综合性价比的竞争优势远超单晶,促进金刚线切割在多晶硅切片市场上的放量。

        三种工艺对比

        三种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可见三种工艺在后续电池制作阶段上流程都一样,关键区别便是制绒部分的原理和操作上的区别。

 

图:常规制绒、湿法黑硅、干法黑硅工艺流程

 
图:三种绒面解决方案对比

        可以看出,干法黑硅增加成本最多、但是提高电池效率最高,具有环保的优势但设备投入昂贵;湿法黑硅小幅增加成本、提高电池效率效果次之,面临排污问题;制绒添加剂几乎不增加成本,电池转换效率略有降低,但综合性价比较高,目前多晶硅企业大多希望迅速采用金刚线切割以降低成本,因此成本与时间消耗均最低的制绒添加剂方法为主流。

        综合来看,制绒添加剂技术无电池效率提升,因此长期不具有竞争力,只是目前各厂商的过渡方法,其短期意义在于迅速推动金刚线切割在多晶的应用。而黑硅技术对电池效率提升明显,其长期意义在于提升多晶硅的产品竞争力,更具有发展前景。

        PERC技术:原单晶王牌,现多晶利器

        PERC技术近年已经在单晶电池实现量产,大幅提高电池效率,帮助单晶取得性价比优势。PERC(钝化发射区背面)技术通过在电池的背面添加一个电介质钝化层来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具体来说,该技术在常规电池的背表面制备SiO2、Al2O3、SiON或Al2O3/SiNx钝化膜,将p-n结间的电势差最大化,这就可以使电流更加稳定,降低了电子的复合,从而提升电池效率。

        在其它工艺制程不变的情况下,单晶硅PERC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超过20%。国内以南京中电电气、常州天合、晶澳公司为代表的一流光伏组件企业,已经开始PERC高效电池的量产。中电电气基于“863”项目,目前已经形成35MW的P型单晶硅PERC电池生产线,采用Al2O3/SiNx背面钝化、离子注入、纳秒或皮秒激光开孔烧结、背面局部金属化等先进工艺,创造了20.5%的P型单晶硅PER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量产的平均转换效率也达到了20.3%。预计2018年PERC电池将占晶硅太阳电池总产能的30%以上。

 
图:PERC电池原理示意

        PERC技术逐步在多晶硅上得到应用,提升多晶硅电池效率,与黑硅叠加大有前景。PERC在多晶电池上的作用原理与单晶电池相似,其对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率的提升幅度小于单晶硅电池,正常情况下可提升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率0.5%,单晶硅电池转化效率1%。因为PERC技术本身对于单晶硅电池的效率提升幅度大于多晶硅,所以此前该技术在单晶电池上应用更为广泛。但目前出现的黑硅技术与PERC技术叠加后,对多晶硅电池效率提升达到了“1+1>2”的效果,目前该技术在多晶硅的应用大幅推广开来。

        金刚线黑硅+PERC:行业大趋势,多晶效率或比肩单晶

        行业正加速推进多晶硅“金刚线切割+黑硅制绒+PERC”模式的应用,以提高多晶电池产品的效率且大幅度降低成本。众多企业的实践表明,PERC、黑硅制绒技术、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的结合可以达到“1+1+1>3”的效果,即三种技术互补,从成本、电流、电压多处入手,联合实现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率的更大幅度提升。而且,多晶效率的进步是在没有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金刚线切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基本抵消了黑硅和PERC技术增加的成本。根据测算,多晶黑硅PERC与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相差0.7%左右,但是成本却相差近1元/片,多晶性价比优势明显,反攻大潮迅速开启。

 
图:各技术效益侧重的不同方面

 
图:英利集团黑硅及PERC技术组件性能表现

          “金刚线切割+PERC+黑硅”产品实际表现可以与单晶媲美,提高多晶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金刚石线在多晶领域的推广。国内各大光伏电池厂商全力布局金刚线切割黑硅PERC多晶电池技术路线:协鑫集成于2016年底完成了多晶黑硅PERC基础工艺产业化,量产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9.5%,2017年底预计可达20.5%,黑硅PERC双面电池转换效率预计可达20.3%;无锡尚德量产黑硅PERC电池转换效率达19.55%,提升多晶电池效率约0.8%;保利协鑫黑硅PERC电池量产转化效率达19.42%;英利集团黑硅PERC电池量产转化效率达20.04%。电池性能足以比肩单晶。

        这是多晶电池发展的巨大契机,也是金刚线潜在的巨大市场商机。目前部分多晶硅企业已经开始改造生产线,预计2018年多晶硅厂商将基本完成金刚线替代工作。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我国玻璃行业呈结构性产能过剩 房地产走弱市场需求下行 特种玻璃需求则突出

我国玻璃行业呈结构性产能过剩 房地产走弱市场需求下行 特种玻璃需求则突出

2024年以来,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产能供应过剩下,导致企业库存增至高位,企业采用降价以达降库目的。2024年1-6月,国内玻璃行情呈现先跌→后涨→再下跌的走势。预计2024年下半年,浮法玻璃市场需求或阶段性好转,但持续性或显一般,产能维持偏高位运行下,价格或将先涨后跌。

2024年10月29日
我国电镀行业市场扩张速度放缓 全国性龙头依旧尚未出现

我国电镀行业市场扩张速度放缓 全国性龙头依旧尚未出现

近年来,随着小型及旧式工厂倒闭、节能减排、及新环保法的实施,电镀行业扩张速度相对放缓。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约为1681.6亿元,2022年增至1752.7亿元,同比上升4.23%,2023年增长至1822.9亿元。

2024年10月23日
新能源、新基建带动下我国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垄断性格局明显

新能源、新基建带动下我国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垄断性格局明显

我国钨行业的供应主要包括原钨生产以及再生钨两部分,原钨产量占比较高,近年来波动较为明显,2023年我国原钨产量为7.7万吨,较上年增长10%,再生钨近年来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产量为1.08万吨,因此2023年我国钨金属总产量为8.78万吨,2024年上半年总产量为3.83万吨。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锡行业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势态

我国锡行业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势态

近年来随着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加快,锡行业亦正在朝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2020年以来受疫情、供求影响,锡价格波动较大啊,导致锡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23年我国锡行业市场规模为374.25亿元。

2024年10月14日
我国金属加工液市场供需两旺 行业正飞速发展 国产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我国金属加工液市场供需两旺 行业正飞速发展 国产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 2010年以来金属加工液产业需求上涨带动,我国工业制造等产业的市场规模呈增长的趋势,2023年我国金属加工液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81亿元。

2024年10月14日
我国铜冶炼行业:新能源领域消费动能持续强劲 铜材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我国铜冶炼行业:新能源领域消费动能持续强劲 铜材需求有望大幅增长

从全球来看,铜的全球资源储备丰富,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 0.01%,全球主要的铜矿资源集中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国,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数据,2023 年全球铜储量为10亿吨,铜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智利(1.9亿吨)、澳大利亚(1 亿吨)、秘鲁(1.2 亿吨)、俄罗斯(0.8 亿吨)、墨西哥(0.53 亿吨)和

2024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