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11月铝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内容提示: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了建筑行业的铝消费。通常9、10 月份是建筑行业的传统旺季,但是今年的旺季并不明显,建筑行业的铝消费正在放缓。乐观解读是1–9 月份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但是与此同时,房屋销售面积只增长12%,反映了销量的疲软。对二套房的限制购买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中国电解铝产量下滑

        2012-2015年中国铝银浆市场研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10 月份中国电解铝产量为149.7万t,同比增长15%,但环比下降9%。云南和广西等南方省份的电力短缺造成的减产是10 月份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受铝价下挫的拖累,其他省份的铝冶炼厂成本承压,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造成产量也有小幅下降。若铝价继续下滑,加上面临电价上涨的威胁,更多的电解铝厂将选择降低电流或停槽等措施来减产。新增电解铝产能方面,受铝价弱势行情的影响,青海、甘肃等地区的新增产能项目选择推迟投产,另外新疆地区的新建电解铝产能的推进速度低于预期。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的数据,10 月份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解铝产量为7.09 万t/d,同比增长6%。中东地区产量的增速比9月增加2%,主要是卡塔尔铝冶炼厂(Qatalum) 于9 月21 日恢复满负荷生产,产能重新达到58.5 万t/a。该铝厂去年8 月因电力短缺问题而关闭,今年1 月恢复50% 的产能。南美的电解铝产量增长缓慢,主要是委内瑞拉60 万t/a 的铝冶炼厂表现不佳。

        欧美铝消费疲软

        受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影响,铝现货市场出货清淡。通常铝材厂的采购价格是基于上一个月的平均价格,因此当价格处于下行趋势且年关将近,消费者的采购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另外欧洲经济的二次探底不仅影响中欧和南欧的铝消费,德国的铝加工厂也选择降低加工费和加快出货周期来降低损失。预计到明年上半年铝材厂的补货能使消费得到部分提振, 但总体而言2012 年全年欧洲的铝消费仅增长1%,2013 年增长3%。北美的汽车市场仍然火爆,弥补了房地产行业消费的不足。预计2012 年和2013 年北美铝消费分别增长5% 和4%,主要是交通行业和包装行业表现不错。

        中国的铝消费增长低于预期

        中国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正在对经济产生影响。预计明年中国政府将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缓解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预计明年中国铝消费增长率为10%,达2180 万t,2013 年增长10%,达2410 万t。

        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了建筑行业的铝消费。通常9、10 月份是建筑行业的传统旺季,但是今年的旺季并不明显,建筑行业的铝消费正在放缓。乐观解读是1–9 月份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2%,已经完成全年目标。但是与此同时,房屋销售面积只增长12%,反映了销量的疲软。对二套房的限制购买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今年前9 个月中国电缆产量达到2300 万km,同比增长17%,但是中国的电力电缆中主要是铜电缆,对铝消费的提振不大。电力行业的铝消费实际是在放缓的,这也可以从钢筋铝绞线的出口数据得到验证,9 月份钢芯铝绞线出口量同比下降15%,主要是出口市场的不景气和来自印度市场的竞争。

        铝材市场“内忧外患”

        铝材出口连续三个月下降。今年前10 个月铝材出口量年同比增长44%,整体表现不错,但是9 月和10 月的出口量环比分别下降15% 和2%,从5 月的高点一路下滑。值得一提的是,挤压型材的出口量10 月环比增长20%,但板带材的出口量环比下降12%。与此呼应的是,11月国内铝加工企业订单持续减少,随着冬季气温降低,预计年前下游铝材厂的开工率会将不容乐观。

        11月氧化铝价格持续走低

        受欧债危机影响,铝价持续低迷,2011年11月氧化铝价格也延续了10 月份的下滑趋势。氧化铝成交清淡的状况从10 月中旬延续到11月下旬,至2011年11月底氧化铝市场才稍有活跃。电解铝厂在铝价下滑以及年底银行信贷紧张的压力下,采购意愿不浓,市场未出现往年的冬季备货效应。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10 月份进口氧化铝约26.1 万t,环比涨幅达225%。氧化铝进口量的增长使国内氧化铝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长单氧化铝的价格一般是LME 铝价的16%~17% 左右,10 月由于LME 铝价大幅下滑,进口氧化铝价格也随之下降,结束了从今年3 月份以来长单和现货价格倒挂的局面,一些氧化铝贸易商趁机低价进口。另外电解铝厂也趁机对先前执行欠佳的长单进行积极弥补,以避免违约。

        国内外铝价差扩大

        由于投资者做空及欧洲经济形势不明朗,2011年11月LME 铝现货平均价降至2000 $/t以下,环比下降9%,是2010 年7 月来的最低值。短期来看LME 铝价在明年一季度前会继续探底。与此同时,SHFE 铝价环比仅下跌3%,主要是受中国消费情况尚好的支撑,国内外扩大的价差有利于进口。预计整个四季度LME 铝现货平均价为2230 $/t,明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2120 $/t,第二季度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恢复至2250 $/t。整个2012 年由于世界电解铝的供应过剩,LME 铝价仍然承压,预计全年平均价格为2220 $/t,2013 年恢复至2300 $/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2025年01月16日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2024年12月28日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