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1-10月份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原材料工业

  10月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去年同期回落11.1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10月,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增长13.6%,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5个百分点。

  冶金:10月份,冶金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粗钢产量5030万吨,同比下降3.8%,日均产量162万吨(环比增长1.4%),比1-10月日均产量低11万吨。1-10月,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长14.6%,比去年同期加快5.5个百分点;粗钢产量达到5.25亿吨,增长10.7%。

  中国冶金专用设备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

  钢铁进出口保持低位。10月份,出口钢材286万吨,同比增长5.5%,出口钢坯1万吨;进口钢材114万吨,下降23%,进口钢坯6万吨;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78万吨。1-10月,累计钢材3680万吨,增长99.8%;进口钢材1363万吨,下降8.2%;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约2430万吨(去年同期为净进口39万吨)。

  铁矿石进口量有所减少,矿粉价格继续上涨。10月份,进口铁矿石4572万吨,同比增长0.8%,比上月下降13.1%,月度平均价格为148美元/吨,比上月提高5美元,同比增长73.2%。1-10月,进口铁矿砂50330万吨,同比下降2.2%。10月29日,青岛港成分为63.5%的印度铁精矿粉价格为1155元/吨,与上月持平。

  钢材价格小幅波动,11月上旬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普遍上涨。10月末,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1.3,比上月末上涨2.4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月末6.5mm普线、0.5mm冷轧薄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340元和5633元,比上月末下降20元和17元;16mm螺纹钢、10mm中厚板和0.5mm热轧薄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301元、4632元和4957元,比上月末上涨2元、17元和25元。11月8日,线材和螺纹钢价格分别为4566元/吨和4470元/吨,比10月末上涨183元和188元;热轧板和中厚板价格分别为4434元/吨和4504元/吨,比10月末上涨124元和100元。

  钢材社会库存有所下降。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0月末全国主要城市钢材库存1459万吨,环比下降1.3%。其中,螺纹钢、线材库存分别为506万吨和127万吨,环比下降7.6%和1.1%;中板、热轧板、冷轧板库存分别为153万吨、152万吨和521万吨,环比增长6.9%、5.2%和1.3%。11月12日,钢材库存回落至1361万吨,比10月8日下降12.1%,但与去年末相比,仍增加129万吨。

  有色:10月份,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比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3万吨,增长2.8%;日均产量8.48万吨,环比下降3.6%;其中电解铜、电解铝产量分别为40万吨和121万吨,同比下降0.2%和5.4%。1-10月,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14.1%,比去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17万吨,增长21.2%,其中电解铜、电解铝产量分别增长12.5%和27.6%;氧化铝产量增长28.1%。

  铜进口量有所回落,氧化铝进口量回升。10月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27.4万吨,同比增长3.8%,环比下降25.8%;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7.1万吨,同比下降17.9%(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环比增长7.5%;进口氧化铝45万吨,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45.2%。1-10月,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未锻造铝及铝材和氧化铝分别为360万吨、79.6万吨和363万吨,同比下降1%、61.8%和19.5%。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10月份,国内市场铜、铝现货月度平均价分别为62707元/吨和16068元/吨,比上月上涨3095元和728元。期货方面,本月有色金属价格月中冲高月末回调,10月26日达到2008年以来的高位。10月29日,上海市场铜、铝、锌三个月期货价格分别为62460元/吨、16565元/吨和19560元/吨,比上月末上涨1870元/吨、560元/吨和1515元/吨。

  建材:10月份,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统计,当月水泥产量1.69亿吨,同比增长9.3%;平板玻璃产量5446万重量箱,增长7.1%。1-10月,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19.6%;水泥产量15.1亿吨,增长13.7%;平板玻璃产量5.5亿重量箱,增长16.7%。

  受限产等因素影响,水泥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平板玻璃价格小幅上升。据建材工业联合会统计,10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337元/吨,比上月上涨16元/吨;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81.8元/重量箱,比上月上涨1.4元/重量箱。10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114万吨,增长28.4%;平板玻璃库存1536万重量箱,下降1.9%。

  化工:10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去年同期回落13.5个百分点,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烧碱产量分别增长31.9%和2.2%,纯碱产量下降7.8%,农药、化肥产量分别增长26.9%和7.1%。1-10月,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比去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乙烯、烧碱和纯碱产量分别增长36.3%、14.2%和6.8%;农药、化肥产量分别增长21%和4.6%。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在中国化工网监测的68种化工产品中,10月份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的有58种,占85.3%;呈现下跌态势的有3种,占4.4%;维持平稳的有7种,占10.3%。据石油化工联合会统计,10月份,主要化工产品变化大,如纯碱、尿素受节能限产影响价格快速攀升,丙烯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上涨,天然橡胶受气候和市场需求影响价格持续走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2025年01月16日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2024年12月28日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