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10月我国钢铁市场运行情况

  整个10月份钢材市场呈现震荡盘整的走势,价格相对比较平稳。研究机构认为,尽管出现了房地产“二次调控”、央行首次加息等因素,市场需求明显受到抑制,但钢材价格并没有明显大幅下跌,钢材期货远期合约还出现了100元/吨以上的上涨。目前,钢材市场价格上行有压力、下行有支撑,观望心态浓厚。可是,必须看到:由于市场预期经济基本面和钢材供需基本面都将转好,今年最后两个月的钢材市场可能仍以窄幅震荡为主,且震荡向上突破的概率比较大。

  钢材产量下降幅度或将加大

  9月份粗钢产量大幅下降,但钢材产量降幅有限。10月26日,唐山市再次对丰润区民营钢厂大面积实行限电限产,唐钢、首钢、迁钢等国有企业也被限电,节能减排措施仍在继续推进,未来河北省粗钢产量大幅下降不容怀疑。因为政府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实行逐级行政问责,各地政府都面临巨大压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硬性指标。而让钢企等高耗能企业减产、停产,是各地方政府实现政策目标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河北、江苏、山西等省节能减排措施将继续推进,采取限电限产等措施的区域也将扩大,河南、安徽、山东、四川等省在10月中旬以后也开始对钢铁等高能耗产业采取限产措施。因此,今后两个月,国内粗钢产量仍将维持低位。

  2010-2015年中国硅钢板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钢材减产相对于粗钢减产存在着大约两个月的滞后期,预计后两个月钢材产量下降的幅度会加大,因为钢厂的坯料库存已经得到消化。钢材市场库存也有望逐步下降,我国钢材消费将进入库存消化阶段。

  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较为明显

  9月份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较为明显。从采购经理人指数看,9月份PMI指数大幅攀升至53.8%,新订单指数回升3.2个百分点至56.3%,而出口订单仅反弹0.6个百分点至52.8%,这显示内需回升势头可能较强。从进出口数据看,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7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7%,环比增长5.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口128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环比增长7.4%,也创下历史新高;出口为1449.9亿美元,增长25.1%,环比增长4.1%。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增长,也证明我国内需回升势头更为强劲。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2%,有逐月放缓趋势:这与国家调控政策的目标相一致,投资放缓对市场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从国内消费看,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8%,表现出强劲攀升势头。消费快速增长得益于消费结构升级、劳动力工资上涨和农民收入提高等因素。9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政策已经有效拉动了内需。

  资本市场资金加速流入实体经济

  由于美联储越来越倾向于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出现快速贬值趋势。而国际市场“美元套利交易”盛行,国际投行大举借入低息美元,将其投向新兴市场,利率差别、汇率变动以及新兴市场较高的投资回报,都在吸引大量热钱流向新兴市场,在美元利率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全球热钱向东流”是一个长期趋势。人民币升值、央行首次启动加息,都增大了对国际投机资本的吸引力,中国成为国际热钱的首选目标。

  在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入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在10月份启动了新一轮有力的上涨行情。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2010年A股市场合计首发新股257家,募集资金3828亿元,中国企业通过股市募集资金居全球首位,超越排名第二的美国市场一倍之多,占全球募资总量近3成。“全球热钱向东流”助推国内股市升温,股市升温带动国内股市IPO(一家公司首次将其股份向社会公开出售)提速,资本市场资金加速流入实体经济,必将撬动企业生产投资,给钢材需求带来利好。

  “十二五”期间钢材需求增长点较多

  10月18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时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则成为未来5年的首要任务。

  从《建议》的内容看,未来钢材市场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钢材需求将出现新的增长点。《建议》要求确定促消费的长效机制。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将为钢材带来新的增长,汽车、家电、健身等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相应地,冷轧产品、镀锌产品等板带材的需求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另外,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这一领域将成为钢材需求新的增长点。

  从原材料成本方面来看,铁矿石价格总体维持平稳,焦炭和废钢价格也相对稳中有升。目前焦化企业依然亏损,因此限产仍在延续,而废钢资源供应量依然紧张,原材料价格后市都有震荡上行的可能。因此,11月份原材料价格会以稳中有升为主。钢厂生产成本继续抬升,而价格向成本价的靠拢有利于限制后市价格的下跌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2025年01月16日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2024年12月28日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