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关于钢铁业结构调整的计划,“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要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到2010年国内前10位钢铁企业集团的钢产量要占全国钢产总量的50%以上。
06年回顾:行业进入繁荣期
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连续11年占居全球钢铁产量第一位。中国已由原先以产量、规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向以效益为中心转变,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以此为转折点对世界钢铁价格、铁矿石等大宗原燃料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影响,将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主导权,中国钢铁业将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06年行业基本实现股权分置改革、龙头钢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体上市,在产业链完善、技术进步、产品结构优化及新品开发、组织效率提高、降本降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变革成果主要体现在:在产品销售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成本要素价格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情况下,9月份业绩拐点出现,行业基本面企稳,1-10月行业盈利能力同比增长,出口数量创新高、品种结构改善,进口显著下降。主要表现为:
1、预计2006年底钢铁行业全面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
2、武钢、宝钢、鞍钢、太钢等国内钢铁龙头公司先后实现了钢铁主业整体上市,产业链得以完善,有利于产、销、研一体化运作和系统降本工作的开展。
3、新技术的研发成功与推广为钢厂工艺降本及产品结构调整奠定良好基础,是造就在钢材售价低于去年同期、成本要素价格高于去年同期而业绩同步增长关键因素。大容积高炉技术革新、TRT技术的广泛运用、转炉RH、顶底复吹技术的采用、鱼雷罐(起保温作用,减少炼钢与轧钢生产节奏不一致造成的能量损失)、万能轧机、CSP技术、热装热送攻关等技术的推广,中国钢铁业正经历着深刻技术革命。
4、全面预算管理的推广、产销研一体化工作深化,加快行业产品结构的改善和对市场反应速度,加大新品开发力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组织效率。板带比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由以低端钢坯为主向以中高端板带材为主的产结构改善,出口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进口数量显著下降。
5、分离式可转换债券发行成为金融创新的先例。马钢作为首家试点发行55亿、5年期、票面利率1.4%,1000元送230份认股权证的分离式可转换债券,新钢钒发行32亿、6年期、票面利率1.6%-2%,100元送25份认股权证的分离式可转换债券。
6、国内第一家矿山企业成功借壳上市:山东金岭借壳ST华陶(000655)。
07年展望:具备更好的行业结构
钢铁固定资产投资与统计的产能投产时间表明:产能释放增速的高点正在过去。预计中国07年产能增速为14.79%,消费增速为16%。中国钢铁产能正在迎来一个更温和的供需结构,行业趋势在好转。
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钢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004年以来,国家基于抑制钢铁产能过剩目的,逐步加大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力度,2006年是调控措施最多、最频繁的一年,综合运用了市场手段、法规及点调节、行政手段,调控总体思路是“扶强汰弱”、“优胜劣汰”。无论是钢铁产业政策还是近几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根本性的措施还是从设备的功能、性能角度限制或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小高炉、小电炉、小转炉,有“一刀切”思路,这抓住问题的关键,但是还要妥善处理我国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别及产品市场需求特点。国家对钢铁行业采取宏观调控依据05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我们认为国家高估了产能过剩情况,今年实际过剩4000万吨以内,但国家调控是对行业利好,07年基本供需基本平衡。
钢铁产能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钢铁投资规模得以遏制,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并受益于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钢铁下游主导行业汽车、造船、家电、机械、装备制造、集装箱及国家大型工程的超常规增长,钢铁产能利用率回升到80%以上,处于国际较高水平,预计06、07年仍有环比2%的增长。
钢铁出口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我国将从一个FDI接受国逐渐向ODI输出国转变,保守估计到2010,向外投资1000亿美元,我国具备规模、技术、成本优势的机械、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出口的新亮点,预计2006年钢铁出口80%,进口减少30%。
国内钢价企稳回升,产量增长高于预期
我们对今明两年钢材价格走势总体判断是:以稳为主,高端上涨06年钢材平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持平-向下的倒“U”字型态势,四季度价格企稳。07年均价在今年价格波动在100?200元,波幅2-3%,以稳为主,一季度与06年四季度持平,二、三季度小幅上涨,四季度回落3%-5%。高端产品如:硅钢、高端汽车板、电站用钢板、船用宽厚板上涨3%-5%。
整体具备更好的供需结构
把产量增量与消费趋势放在一起,是我们思考供需结构的目的,未来三年的供需结构如下图:
1.07年行业结构更好:07年的供需结构优于06年,行业供需结构在转好。如果07年没有大的经济政策改变的话,08年供需结构更为理想。
2.07/1Q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在整个07年供需结构优于06年的趋势下,有理由相信07年一季度很可能延续06年四季度的业绩水平。这种情况下,06年一季度业绩低点的同比效应将会非常明显,很多公司的业绩同比会大幅增长。
3.07年的供需结构并不能构成消费远大于供给,类似04年。
因此,也造就不出05年的那种价格上涨。07年的行业转好将很可能呈现柔和的色彩,绚丽的可能性不大。这种效果下,07年行业的均价将会比06年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对业绩增长已经非常有效。
4.行业结构转好的趋势下,我们判断今年4季度很可能是行业的拐点。
2007年行业面临的风险:
1、国内行业供大于求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改变,新增产能及将要淘汰落后产能存在很强释放的冲动。淘汰落后产能由2007年推迟至2010年。
2、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及中国两个经济增长“引擎”放缓,将抑制钢铁需求增长。
3、国际钢价止升震荡及与国内价差逐步缩小,对国内钢市拉动作用减小,将减少出口。
重点关注:
在气势如虹的大行情中,钢铁股将随后演变成估值的提升。如果延续这样的逻辑,龙头钢铁、产品特殊企业、有并购题材的上市公司将成为我们的选股考虑。
1、产品特殊、高端,抗钢材价格周期性强:武钢股份、太钢不锈、宝钢股份
由于钢材价格仍存在着不确定性,行业就此转暖的结论也并不明确,钢材价格仍有着周期性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抗周期的品种,也就是目前供不应求的高端产品如武钢股份的冷轧硅钢、太钢不锈的不锈钢产品、宝钢股份的汽车板等,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推荐武钢股份、太钢不锈、宝钢股份。
2、产能有增量:马钢股份、邯郸钢铁
在钢材价格、原料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增长将带来利润的增加,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产量有增量的公司,如马钢股份的新区建设将于2007年底完成,邯郸钢铁的西区工程将在2007年、2008年完成等。
3、并购、整体上市等概念:酒钢宏兴、包钢股份、邯郸钢铁
整体上市除了增厚业绩,也使投资者关系更加透明,受到市场的追捧。大部分钢铁股由于是部分资产上市,因此可以整体上市的公司较多,我们从集团资产较好的角度出发认为以下公司如果整体上市对业绩的增厚作用会较为明显。如酒钢宏兴集团内不锈钢资产将是西部唯一的不锈钢生产线。
重点公司点评:
武钢股份(600005)
公司的亮点在于硅钢,由于电力行业变压器对硅钢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内硅钢的利润将维持在高位,由于2006年下半年新投产的二冷轧、二硅钢、一条镀锌线投产,将为2007年公司提供8万吨的冷轧硅钢和20万吨的无取向硅钢的增量。我们预测,公司2006年、2007年的每股收益为0.52元、0.66元,目前估值水平在钢铁股中较低。维持“推荐”。
宝钢股份(600019)
公司的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宝钢经验”成功复制是未来发展的新关键。无论是梅山钢铁,
还是不锈钢分公司,都是宝钢经验成功复制的结果,其直接表现就是产品毛利率的迅速提高。除此之外,另一体现就是期间三项费用的稳定支出甚至下降,也就是公司所希望的“一体化协同整合效果出现”。
太钢不锈(600005)
公司新建150万吨不锈钢项目于9月份开始试生产,预计2007年上半年达产。由于试生产期产量有限、成品率低,2006年基本不会产生盈利贡献,我们预计2007年该项目将生产不锈钢120万吨,碳钢热轧200万吨,新项目投产是我们看好太钢不锈2007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我们将太钢不锈2006年每股收益由0.60元上调至0.70元,以反映四季度国内碳钢、不锈钢市场良好的前景。维持“推荐”。
鞍钢新轧(000898)
我们看好公司规模持续扩张前景,西区500万吨板材项目已于今年5月底全面投产,预计今明两年将分别增加250万吨和200万吨板材产量,使公司今明两年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400万吨和1600万吨。拟投资建设的营口鲅鱼圈港500万吨高端板材项目将于2008年投产,使公司生产能力达到2100万吨,同时产品附加值提高。维持“推荐”。
马钢股份(600808)
公司正在建设的新区500万吨薄板项目预计将于2007年中期建成投产,2007年产量预计100万吨,但当年盈利贡献有限,2008年达产后,公司的产能规模和产品档次将获得较大提升。但在此之前,公司建筑钢材、普通中厚板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仍占到55%,盈利能力较低,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较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