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0月份冶金大中型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相对平稳,钢材价格小幅波动,企业生产水平略有提高,冶金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比9月份有所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效益水平。

    从1-10月份累计情况看,销售收入、产值(现价)、利税继续保持同比增长,利润总额首次实现正增长。10月末存货、产成品资金占用比9月末略有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产成品资金占用仍是下降的。具体情况如下:

    1、实现产值为今年最高水平,销售收入略有回落

    10月份,83户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125.81亿元,比9月份上升3.57%,比上年同期增长23.04%;实现销售收入1195.06亿元,比9月份下降1.76%,比上年同期增长27.00%。

    其中61户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102.31亿元,比9月份上升3.61%,比上年同期增长24.14%;实现销售收入1171.79亿元,比9月份下降1.69%,比上年同期增加27.59%。

    1-10月份累计,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16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3%;实现销售收入11049.29亿元,同比增长6.73%。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9947.20亿元,同比增长6.18%;实现销售收入10827.16亿元,同比增长6.94%。

    2、部分大钢企业实现利润略有下降,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利润首次同比增长

    10月份,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80.32亿元,比9月份下降15.93%,比上年同期增长95.95%;实现利税140.63亿元,比9月份下降6.59%,比上年同期增长57.82%。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80.27亿元,比9月份下降14.52%,比上年同期增长96.98%;实现利税139.07亿元,比9月份下降5.46%,比上年同期增长58.39%。

    1-10月份累计,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72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2%;实现利税1326.04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实现利润711.64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税1299.77亿元,同比增长5.87%。大中型及钢铁生产企业在本年度内首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10月份实现利润68.20亿元,比9月份下降14.26%,钢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17户钢铁企业10月份实现利润61.84亿元,比9月份下降15.23%;1-10月份累计实现利润547.54亿元,同比下降1.13%。钢产量在1000万吨的8户钢铁企业当月实现利润46.41亿元,比9月份下降16.12%;累计实现利润421.66亿元,比上年同期(443.37亿元)下降4.90%。

    3、亏损户数与上月持平,亏损额增加

    10月份,83户大中型企业中有9户当月发生亏损,亏损户数与9月份持平,亏损面10.84%,亏损企业亏损额2.43亿元,比9月份增加1.91亿元,上升3.67倍。

    1-10月份累计有14户亏损企业,比上年同期增加3户,亏损面16.87%。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5.32亿元,同比增加55.54%。1-10月份累计亏损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户。

    4、销售成本与上月基本持平、期间费用有所上升

    10月份,大中型企业销售成本1024.61亿元,与9月份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增长21.23%;期间费用88.00亿元,比9月份增加5.35亿元,上升6.47%,主要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上升;比上年同期上升32.49%。

    1-10月份,大中型企业累计销售成本9531.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55%;期间费用790.05亿元,同比上升3.79%。其中管理费用465.01亿元,同比下降6.72%;销售费用164.09亿元,同比上升12.81%;财务费用160.95亿元,同比增长33.97%。

    5、存货、产成品资金占用略有上升、应收账款有所增加

    10月末,大中型企业存货占用资金2251.87亿元,比9月末增加63.97亿元,增幅2.92%,比上年同期增加116.55亿元,增长5.46%;其中产成品占用资金576.21亿元,比9月末增加21.49亿元,上升3.87%,比上年同期减少13.67亿元,下降2.32%。

    应收账款净额447.49亿元,比9月末增加29.91亿元,上升7.16%;同比增加46.12亿元,升幅11.49%。应付账款净额1328.34亿元,与9月末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增加61.69亿元,增长4.87%。

    银行借款总额3897.69亿元,比9月末增加19.11亿元,增幅0.49%,其中长期借款增加65.68亿元,上升3.92%,短期借款减少46.57亿元,下降2.11%。比上年同期增加880.78亿元,增长29.19%。

    6、资产负债总额继续增加,负债增幅大于资产增幅

    10月末,大中型企业资产总额为15613.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21.31亿元,增长14.03%。其中流动资产增加554.96亿元,增长9.79%;固定资产增加957.41亿元,增长17.04%。

    负债总额为896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52.48亿元,增长14.75%,高于资产增幅0.72各百分点。其中流动负债6876.41亿元,同比增加773.84亿元,增长12.68%;长期负债1741.02亿元,同比增加416.30亿元,增长31.43%;长期负债增幅大于流动负债增幅18.75个百分点。

    从10月末的资产、负债情况看,大中型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比9月份略有提高,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所下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2025年01月16日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2024年12月28日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03日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2024年11月22日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