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石化进入燃料油市场的利弊因素分析,中国石化的最主要优势应该是资源优势,廉价生产资源,可以考虑收集社会燃料油调和组分调和生产燃料油,企业为了优化加工资源愿意吐出部分燃料油组分。
由于国家对燃料油增收消费税,各炼油企业受效益影响都不愿意生产燃料油,因此市场可用的优质资源较少,一定程度限制了船加油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国内燃料油市场是完全竞争状态,市场上销售企业众多,鱼龙混杂。部分企业使用劣质组分调合船用燃料油,经常造成船舶故障发生,同时也导致纯石油组分的船用燃料油价格受到限制。国家对船用燃料油产品也没有出台强制标准,且企业内部定价同燃料油市场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市场推广上难度也较大。其他老牌船用油经营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的长约客户,船运企业一般是习惯在一个长约客户处加油。加上船舶单次加油量大,经常出现赊销等情况,对于中国石化这种财务内控制度管理严格的企业,一定意义上也失去了不少客户。对于主要竞争对手如中国船舶燃料公司,他是有着30多年行业经验的老牌船加油公司,网络布局及客户群体稳定,因此从市场“分一杯羹”存在不小的难度。
中国石化的最主要优势应该是资源优势,廉价生产资源,可以考虑收集社会燃料油调和组分调和生产燃料油,企业为了优化加工资源愿意吐出部分燃料油组分。中国石化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石化企业,由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企业扩建的规模较大,可以将部分炼油企业的一次、二次加工装置能力存在富裕、不平衡的资源,可以按船用燃料油组分油生产,聚集燃料油资源。截止到2012年,中国石化旗下炼油企业的年加工原油能力超过2亿吨,加工劣质环烷基、重质原油的比例较高,适宜船舶燃料的组分产量也较大。中国石化生产船用燃料油的有利因素如下:中国石化的炼油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属于船用油的目标市场。青岛港区域内有两家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约为1350万吨/年;宁波港区域镇海炼化目前的加工能力约2000万吨/年;上海的外高桥及金山有两家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约3000万吨/年;长江流域内共有七家炼油企业,总一次加工能力约为4500万吨/年;广东区域的一次加工能力接近3000万吨/年。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必然增加,同样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成品油质量向国际标准靠拢,炼油装置升级,产品结构也要不断的做出相应的调整。近五年来,我国汽、柴油平均年增长7%、6%,总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长约6.6%。根据相关部门的预测,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速约为6%,“十三五”期间约为4%左右。2010年,我国车用汽油已经实施国Ⅲ标准;2011年车用柴油实施了国Ⅲ标准,未来汽柴油标准必将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成品油标准同步。因此利用上述机会,综合考虑炼厂不配套的产能及设施,可以实现船舶燃料油的经济、量化生产。
中国石化的加工重劣质原油较多,催化裂化装置多,重油的收率大,因此适宜船舶燃料油的组分产量高。2011年加工原油产生的减压渣油的数量约为5000万吨,收率为30%左右,可利用催化及加氢、焦化装置消化不掉的部分用于生产船舶燃料油。
催化裂化年加工总量已超5000万吨,柴油馏分的产量超过1000万吨,催化装置的低品质柴油馏分可支持轻质船用燃料油的供应或重质油调合使用。可部分用于生产DMC轻质船用燃料油,常减压装置的直馏柴油组分近300万吨/年,因轻质燃料油消费税较成品柴油低,可部分用于调合生产高品质轻质船用燃油。
俗语说资源为王,充分利用中国石化的上述优势,重视炼油企业在船舶燃料上的发展规划,新建或改造蒸馏和减粘裂化装置,选购价格低廉的原油,不仅能够低成本的生产船用燃料油组分,还为做大中石化整体炼油能力、摊薄单位成本提供了空间。提高了旗下企业生产船用燃料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炼油业务的整体效益,提升在船加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同行业内的老牌船加油企业相比,新公司人员精简,人力资源压力小,不存在各种历史包袱,供应链,管理链条简短清晰,可以轻装上阵,这也是有利因素之一。
参考《中国燃料油市场专项调研与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