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深度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中国海洋石油产业链市场调查与投资定位研究报告(2012-2016)
导读:区域内石油资源丰富,原油供应来源较为稳定,由于紧邻石油生产地区和跨国石油管道等原因炼油能力强大,原油与成品油管网布局完善,区域内石油消费量远低于石油供应能力,大量原油与成品油需要调出本区域,例如我国的大西北和大东北区域。
针对我国石油供需状况,通过分析我国各个省市区石油供需、石油炼制能力和石油调配体系,可以总结分析出我国石油区域特征分为石油资源调出型、石油资源均衡型、石油资源错位型、石油资源调入型四种特征分类模式:
( 一) 石油资源调出型
区域内石油资源丰富,原油供应来源较为稳定,由于紧邻石油生产地区和跨国石油管道等原因炼油能力强大,原油与成品油管网布局完善,区域内石油消费量远低于石油供应能力,大量原油与成品油需要调出本区域,例如我国的大西北和大东北区域。
( 二) 石油资源均衡型
区域内石油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原油供应有一定的内部供应,区域内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炼油厂,管网布局较为完善,区域内石油消费量和供应量大体均衡。我国的环渤海地区较为典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未来会成为石油资源调入型区域。
( 三) 石油资源错位型
本区域内石油资源较少,大量资源需要通过外地区调入,管网布局逐渐完善,远离国内石油资源产地并且紧邻大型东部港口,原油多是通过海上油轮运达沿海、沿江后通过管道运抵炼油厂,而同时区域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炼油厂,所炼制成品油不仅可以满足本地区需要,还可以供应周边地区和海外出口,成为一种大量石油进口和成品油外供的石油错位型区域,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区域炼油厂的布局完善,将逐渐成为这种类型。
( 四) 石油资源调入型
区域内原油与成品油资源都很匮乏,本地区由于交通等自然因素,缺乏石油炼制能力,大量成品油需要通过铁路、管道运输调入,石油供给保障能力脆弱,并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炼油能力的提升。我国的大西南区域即为石油资源调入型。
我国石油区域特征分类与储备特点
作为国家重要的物质力量,石油战略储备是应对油
价波动和动荡局势、稳定国内经济发展以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但石油对世界发展却日益重要,因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核心举措。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国和石油消费国以及石油净进口国,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体系模式,分为政府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始于 1975 年 12 月 22 日福特总统签署《能源政策和储备法》,在布局上全部集中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两个州的沿海地区,储备方式也不尽相同。而在管理方面强调政府与企业的配合,充分利用民间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政府以储备原油为主,民间以油品为主,发挥各自优势。
作为欧盟成员国和国际能源机构的成员国,法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根据 1992 年法国颁布的相关法律,政府要储备相当于 95 天的石油消费量,其中 58%以上为汽油和发动机燃料。在管理方面,同美国相似,法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也是政府与企业相配合,由法国石油储备委员会和国家石油储备安全管理股份公司共同负责。
日本由于自身地理条件的约束,在 1975 年制订了《石油储备法》,成为亚洲最早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国家。同时,日本有着种类繁多的石油储备方式,从最初的油轮到后来的储备基地,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国地质和地理条件。日本的政府储备有一半分布在全国各大基地,采用了海上油罐、地下岩洞油库和半地上油罐等多种方式。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完善,日本战略石油储备量已达到可满足 161 天的消费,石油储备制度是保障日本石油消费安全的主要方式。
按照美、日等国的经验,储备基地应满足交通便利地区且相对集中的条件,邻近炼油厂,并与各大石油公司管道站相连。世界各国的石油储备基地选择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进油方便、出路畅通、靠近炼厂、快速反应: 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廉,实现储备成本最小化; 安全程度可靠,存储地点空间广阔,保障体系健全; 进出油的运输条件方便,运输方便可快速实现油品调运; 以输油线、炼厂为依托,加工方便,应急能力强,市场投入速度快;适度分散,依靠市场进行有效分配。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布局应重点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交通。在选址时应充分利用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并考虑到防泄漏、放污染等安全性问题; 基地应靠近大的炼油厂或全国性的输油管道,方便运输,缩短基地与消费地的距离,避免二次倒运。第二,市场。基地应拥有足够广阔的腹地,以满足未来扩大规模的需要。
第三,成本。基地的管理应依托运营经验丰富的企业,充分发挥民间优势,降低成本。同时,石油储备基地必须既能够及时吸纳进口原油,又能在危急时快速把储备分配到各地。基地的建设要与石化中心和输油管道等有机结合,从而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基地的选址上需要考虑一下因素:
1. 进口方式
如果原油进口以船运为主,则基地应选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区; 如果以管道为主,则基地应选在管道终端。同时,布局还应综合考虑国家石油进口途径。从我国范围内来说,南方、东部、长江沿岸可以利用水运优势,西北、东北可发挥陆上管道优势。
2. 原油加工设施
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应尽量靠近炼化密集区域,方便储备能迅速高效地配送到炼油厂,减少周转时间。
3. 输油管道建设情况
石油储备基地应设在输油管道的首末端或沿线,既方便运输,又可以减少一些建设投入。
4. 交通状况
石油储备基地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铁路、公路或水路发达的地方,或毗邻工业园区,这样缩短距离方便运输,从而节约成本。
5. 消费者
储备基地应靠近石油需求量大的区域,如经济发达地区和政治军事重要区。这样既方便运输,减少周转环节,又能够依托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管道建设投资费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