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食醋产量增长稳定 进出口呈贸易顺差状态 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

       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品,按生产方法的不同分为酿造食醋与人工合成食醋。酿造食醋是用含淀粉多粮食原料、糖类原料、食用酒精等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人工合成食醋是以冰乙酸为主要原料勾兑而成的。食醋是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发酵而成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在食醋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高粱、大米、谷糠、玉米等原材料;行业下游则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

食醋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食醋因不同的功能与使用场景可以分为几种,一是烹调型,其味浓醇香,解腥去膻增鲜,适合烹饪海鲜、肉类制品,渗透率为5%;佐餐型味较甜,适合拌凉菜,做蘸料,以增鲜为主,渗透率为4%;然后是保健型,类似保健品,渗透率为3%;饮料型则可用来防暑降温、生津止渴、增进食欲,渗透率较低,为2.5%。

各类型食醋及其使用场景

类型

渗透率

用途

代表产品

烹调型

5%

味浓醇香,解腥去膻增鲜,适合烹饪海鲜、肉类制品

恒顺香醋、老陈醋

佐餐型

4%

味较甜,适合拌凉菜,做蘸料,以增鲜为主

恒顺香醋、纯酿米醋

保健型

3%

与保健品相类似的、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而非烹饪用醋,强身健体

东湖保健醋、水塔保健醋

饮料型

2.5%

此类型醋是指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蔗糖、水果等,防暑降温、生津止渴、增进食欲

海天苹果醋、天地壹号苹果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2010年来我国食醋行业总体产量稳步上升,但增速较缓,到2018年中国食醋产量达到437万吨,同比增长3.55%;2019年中国食醋产量为445万吨,同比增长1.83%。

2010-2019年中国食醋产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产量相比,近年来我国食醋表观消费量也持续增长,到2018年达到436万吨,同比增长3.56%;2019年中国食醋表观消费量为444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83%。

2014-2019年中国食醋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进口方面,我国对食醋产量整体足够供应国内市场需求,对食醋进口需求不大,近年来我国食醋进口数量较为波动,到2018年进口数量达到0.96万吨,同比增长29.73%;进口金额为1074万美元,同比增长23.02%。2019年中国食醋进口数量为0.67万吨,同比下降30.21%;进口金额为842万美元,同比下降21.6%。。

2014-2019年中国食醋进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出口方面,据统计,目前我国食醋进出口方面呈贸易顺差状态,且出口数量与金额自2015年后逐年增长。到2018年,中国食醋出口数量达到1.61万吨,同比增长8.05%;出口金额达到1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2.46%。2019年中国食醋出口数量为1.69万吨,同比增长4.97%;出口金额为2004万美元,同比增长4.97%。

2014-2019年中国食醋出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由于我国食醋发展地域性较强,区域性企业生存空间更大,因此我国食醋行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目前市场份额较高的行业品牌为恒顺醋业,市占率为7.06%;其次是紫林醋业与水塔醋业,市占率分别为3.97%、3.41%;然后是海天醋业与四川保宁,分别占比2.84%、2.02%。

中国食醋行业各品牌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2021年中国食醋品牌力指数排行榜中,海天、恒顺与水塔仍然占据前三位,C-BPI得分分别为622.6、407.6、333.3;紫林醋业排名前进4位,位列第四,品牌力指数为309;好太太前进7位排名第六,C-BPI得分299.9;保宁则后退三名,位居第七,品牌力指数得分290.5。

2021年中国食醋品牌力指数排行榜TOP10

品牌

2021C-BPI得分

排名

变化

海天

622.6

1

-

恒顺

407.6

2

-

水塔

333.3

3

-

紫林

309

4

+4

东湖

302.1

5

-

好太太

299.9

6

+7

保宁

290.5

7

-3

宁化府

282

8

+1

老才臣

274

9

-2

龙门

261

10

-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食醋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未来规划分析
        《2021年中国食醋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战略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