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乌龙茶行业发展现状:产量、销量有所回升 人均消费量较为稳定

       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属于我国传统的六大茶叶类型之一。乌龙茶也被称为青茶、半发酵茶,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和烘焙等工艺加工而成。乌龙茶含有茶色素、生物碱、儿茶素以及氨基酸等600多种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降脂减肥、增强体抗力等保健作用。

乌龙茶的保健作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地为广东、闽北、闽南以及台湾等地,因产区以及加工工艺等的不同,我国乌龙茶可以分为闽南乌龙,代表产品有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闽北乌龙,代表产品有闽北水仙、大红袍等;广东乌龙,包括凤凰单丛等名茶;台湾乌龙,包括包种茶、冻顶乌龙和白毫乌龙等。

乌龙茶的主要种类

按产区划分

加工工艺

代表

闽南乌龙

采用轻摇青、长凉青做青方式,此发酵程度较轻,揉捻较重,且有包揉工序,干燥时长时低温,最终干茶形成外形卷曲,壮结重实,色泽较砂绿润品质的特点

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

闽北乌龙

做青时重晒、轻摇、重变色,发酵程度较重,炒揉结合,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长时炭焙的烘干方式,酿成了成品干茶条索壮结弯曲,色泽较乌润的品质特点

闽北水仙、大红袍等

广东乌龙

加工工艺源于福建武夷岩茶制作方法,其风格流派与武夷岩茶有些相似,外形呈条形,又因其采制是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有一树一香的品质特点

凤凰单丛--一黄枝香单枞、玉兰香单丛、芝兰香单丛、密兰香单丛等名茶

台湾乌龙

优质台湾乌龙的制造,鲜叶原料标准为一芽二叶,其初制工艺经过日光或加温萎凋、室内萎调(静置与搅拌)、炒青、回软、揉捻、初干、焙干等道工序

包种茶、冻顶乌龙和白毫乌龙(又名红乌龙)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4年到2016年,我国乌龙茶产量快速增长,在2017年开始下降,到2018年中国乌龙茶产量降至27.12万吨,同比下降0.04%;2019年中国乌龙茶的产量有所回升,达到27.58万吨,同比增长1.7%。

2014-2019年中国乌龙茶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乌龙茶市场人均消费量除了在2017年有较大波动外,基本保持稳定。2017年中国乌龙茶市场人均消费量达到0.19千克/人,同比增长26.67%;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中国乌龙茶市场人均消费量均为0.15千克/人。

2014-2019年中国乌龙茶市场人均消费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产量和人均消费量相比,我国乌龙茶市场销量从2014年到2017年呈增长趋势,达到近年来最高点26.6万吨;到2018年中国乌龙茶市场销量有所下降,降至21.15万吨,同比下降20.49%;2019年中国乌龙茶市场销量有所回升,达到21.63万吨,同比增长2.27%。

2014-2019年中国乌龙茶市场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进出口方面,中国乌龙茶的出口数量与金额持续上升,到2018年,中国乌龙茶出口数量为1.9万吨,同比增长17.28%,出口金额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52.54%;2019年乌龙茶出口数量为1.81万吨,同比下降4.74%,出口金额达到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1.11%;2020年1-10月中国乌龙茶出口数量为1.4万吨,出口金额为1.81亿美元。

2013-2020年1-10月中国乌龙茶出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4年来,我国乌龙茶进口数量与金额也持续增长,到2018年中国乌龙茶进口金额达到2308.4万美元,同比增长25.39%,进口金额为3880.4万美元,同比增长38.38%;2019年中国乌龙茶进口量为2642.7吨,同比增长14.48%,进口金额为3879.4万美元,同比下降0.03%;2020年1-10月中国乌龙茶进口数量为2137.8吨,进口金额为2109.1万美元。

2014-2020年1-10月中国乌龙茶进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乌龙茶行业主要企业包括白龙茶业、龙生茶业、松萝茶业和雅安茶厂,到2020年上半年,龙生茶业实现营收0.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1%,实现净利润289.0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26%;白龙茶业实现营收0.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08%,实现净利润5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0.55%;松萝茶业和雅安茶厂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情况。

2020年H1中国乌龙茶行业主要企业应收情况

企业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净利润(万元)

同比增长(%

白龙茶业

0.06

-0.08%

58

-40.55%

龙生茶业

0.26

-18.10%

289.09

-9.26%

松萝茶业

0.75

-29.38%

-151.93

-203.01%

雅安茶厂

0.06

-36.47%

-179.34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乌龙茶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