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胡椒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产品均价、市场规模有所下降

       胡椒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属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攀援藤本。按照胡椒的采收时间以及采摘后不同的处理方式,从颜色与味道上可以将胡椒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绿胡椒、黑胡椒、白胡椒、灰胡椒以及粉红胡椒。

胡椒的分类

分类名称

具体形态

绿胡椒

在胡椒果实未成熟仍为绿色时采收,有干燥的也有浸在盐水或醋里贩售的。味道较淡,略带果味。

黑胡椒

在果实半熟刚红时采收,直接晒干燥后,果实绉缩变黑,就是黑胡椒。是胡椒中,最芳香、味道最强的。

白胡椒

在果实非常熟,全部变成红色时采收,先浸几天盐水,使果皮干燥脱落,除去外皮的胡椒,经日晒干燥后,呈白色;即为白胡椒。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淡,但富有香气。

灰胡椒

将黑胡椒略经水洗,仍带外皮变成灰色的胡椒。灰胡椒在市面上很少见。

粉红胡椒

粉红胡椒有一种高雅、芳香略剌激的味道,但味道散失很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胡椒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等。除了作为全球重要的香辛作物之一以外,胡椒在医药和食品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医学领域胡椒可作为健胃剂、解热剂和支气管粘膜刺激剂等;在食品工业上,胡椒可用作防腐剂、抗氧化剂以及保鲜剂等。

胡椒的部分生物活性成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胡椒的主要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胡椒种植面积从2011年来持续上升,到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2.59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04万公顷,同比增长1.57%;2018年我国胡椒种植面积增加至2.63万公顷左右,同比增长1.54%;2019年我国胡椒种植面积为**万公顷。

2011-2019年中国胡椒种植面积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胡椒产品均价较为波动,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近年来降幅较大,在2016年我国胡椒产品均价达到历史最高点,为8.56万元/吨;到2018年我国胡椒产品均价至4.00万元/吨,同比下降38.18%;2019年我国胡椒产品均价为**万元/吨。

2011-2019年中国胡椒产品均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1年来,我国胡椒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有所下降,到2017年我国胡椒产量增长至4.31万吨,同比增长13.72%;2018年我国胡椒产量达到4.51万吨左右,同比增长4.64%;预计到2019年我国胡椒产量将达到4.74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4.99万吨。

2011-2020年中国胡椒产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胡椒产量的持续增长相比,因为行业均价的下降,我国胡椒市场规模自2016年后开始下降,到2018年,我国胡椒市场规模降至19.53亿元,同比下降33.91%;2019年中国胡椒市场规模位**亿元。

2011-2019年中国胡椒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胡椒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产品品牌有春光、品香园、南国、太太乐、极美滋、丘比、李锦记、极美滋调料以及可达怡等。

我国胡椒产品主要品牌

品牌名称

企业名称

企业简介

春光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

海南省名牌产品,始于1996年,海南著名手信品牌,集糖果、饼干、调味品等的研究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品香园

海南品香园实业有限公司

海南省著名商标,海南省名牌产品,集食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旅游景区开发、旅游购物、餐饮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集团企业。。

南国

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创建于1992年,中华老字号,海南省著名商标,海南省名牌产品,海南省标志性品牌企业,以生产经营海南特色食品为主导方向的海南本土企业。

太太乐

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

始于1989年,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为己任,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技术领先、品牌强势、人才集聚、管理科学、幸福和谐的现代化大型调味食品企业集团,鸡精、鸡粉行业标准制定单位,雀巢公司旗下,专注于鲜味料研究开发的食品企业。

极美滋Jumex

上海高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烧烤料知名品牌,拥有国内较大的复合食品配料研发技术中心,集食品配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国际性专业食品配料企业。

丘比

北京丘比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知名调味品品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沙拉酱品牌之一,日本丘比株式会社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北京奥运会餐饮供应商,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沙拉酱、果酱的知名食品企业。

李锦记/LEE KUM KEE

李锦记(中国)销售有限公司

创建于1888年,香港百年民族品牌,知名中式酱料品牌,以工业化生产蚝油起家的酱料品牌。

极美滋调料

上海高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极美滋调料品牌目前的办公地在上海,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极美滋调料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极美滋调料实体店同款的商品。

可达怡/Kotanyi

西诺迪斯食品(上海)有限公司

可达怡kotanyi,咖喱粉知名品牌,始于1881年奥地利,领先的香辛料品牌,欧洲最主要的调味品品牌之一,专注于草本植物及香料研发、生产的大型调味品供应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胡椒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