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2020年5月元気森林销售额占比较大

       无糖饮料是指不含蔗糖即淀粉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等的饮料,一般采用糖醇和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浓度的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目前市面上的无糖饮料主要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无糖碳酸饮料、无糖茶饮料、无糖咖啡饮料以及无糖植物饮料。
无糖饮料产品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无糖饮料的发展始于2002年,统一无糖茶饮料“茶里王”在中国大陆上市;2011年国内各个品牌的无糖饮料产品均销量不佳,行业进入蛰伏期;到2014年,随着元気森林的无糖气泡水销量暴增,大量品牌推出无糖饮料产品,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无糖饮料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整体饮料产量从2014年到2016年持续增长,随后开始下降,到2018年饮料产量降至15679.2万吨,同比下降13%;2019年中国饮料产量有所回升,达到17763.5万吨,同比增长13%;2020年1-10月中国饮料产量为14010.8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8%。
2014-2020年1-10月中国饮料产量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无糖饮料属于饮料的一种,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大众在追求口味的同时也开始在意产品对于健康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85%;到2019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8.7亿元,同比增长46.88%;预计到2020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17.8亿元。
2014-2020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主要包括无糖茶饮料和无糖碳酸饮料,其中无糖碳酸饮料发展速度较快,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4.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5.53%,2019年占比整体规模的55.32%;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0.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91%,2019年占比为42.86%;在2019年,其他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仅占比1.8%。
2014-2019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2020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中,各个品牌又推出不少新品。无糖茶饮料方面,康师傅、雀巢、统一、元气森林、可口可乐均有新产品出现,价格在4.5~9元之间,容量在500ML左右。无糖气泡水方面,百事与康师傅联合推出依维世苏打水,元気森林、喜茶、雀巢、健力宝、伊利也纷纷产出新品,价格在2.5~7元之间,容量在330~500ML左右。
2020年中国无糖茶新品

公司

品牌

产品

特点

单价()

容量(ml)

康师傅

康师傅

冷泡绿茶、茉莉花茶

原味茶。严选海拔800米高山云实茶、上品绿茶和茉莉夏花初蕾,低温冷萃,取第一泡原萃茶汤、清香回甘、富含茶氨酸,口糖。

4.6

500

雀巢

银莺/山云茶画

正山小种、大红袍、四季春

挑选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名茶,原叶萃取,定住"手边名茶"。0糖。

8.5

450

统一

茶霸

茉莉花茶、铁观音茶、乌龙茶

真茶萃取、0蔗糖。莱莉花茶和铁观音茶添加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安赛蜜

7.3

500

元気森林

燃茶(乌龙)

桃香、醇香、玄米、草莓莱莉

挑选安溪黄金桂作为乌龙茶原料,高温萃取、高温烘培;0蔗糖,添加赤藓糖醇和聚葡萄糖(膳食纤维)。桃香、玄米、草莓茉莉燃茶添加食用香精。

5.8

500

可口可乐

淳茶舍/亮茶

杞子乌龙茶

无糖功能茶,精选原片茶叶,每瓶含6.5克构杞。0糖。

6.4

5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中国无糖气泡水新品

公司

品牌

产品

特点

单价()

容量(ml)

百事、康师傅

依维世

苏打水

0糖,简单清爽。

2.6

330

元気森林

苏打气泡水

乳酸菌味、莱姆淡姜味.

甜味来自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添加食用香精。乳酸菌味添加乳清发酵液。

6.7

480

喜茶

喜小茶

西柚绿妍茶、桃桃乌龙茶、葡萄绿妍茶风味

甜味来自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添加抗性糊精(膳食纤维)。

5.5

410

雀巢

雀巢优活

冰极青柠、蓝莓黑加仑

含维生素,0蔗糖,甜味来自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苷,含食用香精。

5

450

健力宝

微泡水

白桃樱桃风味、莫吉托风味

0蔗糖,添加赤藓糖醇、三氯蔗糖、聚葡萄糖(膳食纤维),含食用香精。

4.7

500

伊利

伊然、乳矿气泡水

黄瓜味、百香果味、蜜轴科若娜风味

0糖,含钙、添加真实果汁和黄瓜汁。

5

48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2020年5月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品牌中,元気森林销售额占比排名第一,达到39%;其次是冠芳和oatly,销售额分别占比8%、4%;其他品牌销售额占比均在4%以下。其中元气森林、可口可乐以及农夫山泉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300%以上;排名第五的天地精华销售额则有所下降,同比下降11%。
2020年5月中国无糖饮料品牌销售额排行榜TOP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