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行业增长快速 但目前人均消费水平偏低 预计未来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仍将保持良好态势

        能量饮料是饮料的一种,主要是指含有一定能量并添加适量营养成分或其他特定成分,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和吸收的饮料制。

        我国自1995年底才开始正式起步,发展较晚,但增长迅速,并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逐渐成为饮料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饮料类零售总额达2099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总金额为427.75亿,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的7.92%;预计2020年有望突破450亿元。

2015-2019年全国饮料收入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中国各类饮料销售额复合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014-2020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总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中国各类饮料销售额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另外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大陆功能饮料4人均消费量为2.2升,消费金额为6.2美元;而英国功能饮料4人均消费量为11.2升,消费金额为35.1美元;美国4人均消费量为24.6升,消费金额为72.1美元。由此可见,我国能量饮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著偏低,未来有着很大发展空间。

功能饮料人均饮用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目前我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指的是红牛,多强指的是东鹏特饮、乐虎等。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红牛占据着超一半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7%;远超于第二、第三的东鹏特饮和乐虎,其市占率分别为15%和10%。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来,行业龙头红牛市占率呈现逐步下滑趋势,而东鹏特饮和乐虎的市占率则不断提升。

2019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份额(终端销售金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预计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对能量饮料接受度不断提高,主动消费意识增强,市场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受益于工作时间增加带来抗疲劳需求增加、体育&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及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未来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景气度。

未来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景气度因素分析

未来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景气度因素分析

工作时间增加带来抗疲劳需求增加

根据新浪网和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 44 小时以上,同时四成的劳动者都在超时工作2017 年口径。此外和全球进行比较,我国有酬劳动平均时长也处于较高水平。

此外据 wind 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统计数据,以“20-24 “25-29 “30-34 “35-39 四个年龄段作为样本年龄段,可以看到 2010-2018 年期间,四个年龄段中,平均工作时间在 40 小时以上的占比总体上呈现出提升趋势。

分析认为随着工作时间增加,我国消费者对于抗疲劳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能量饮料的主力消费军正在从工作时间较长的司机、蓝领工人、快递员、医护工作者等逐步扩大至白领、学生等更多的消费群体。

体育&大健康产业发展让能量饮料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和喜爱

据新浪网援引新闻晨报报道,2014 2017 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 1.35 万亿增长至 2.2 万亿,年均增长速度在 18%左右。从增加值看,2014 年体育产业增加值是4040 亿,到 2017 年是 7811 亿,年均增长 19%。体育产值占 GDP 的比重从 2014 年的 0.64%增加到 2017 年的 0.94%。可以看到体育产业的发展正逐步加速。

此外有数据显示,预计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5%,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4.09万亿元。

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能量饮料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受益新一代消费者成长,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

我国能量饮料产业从 1995 年底正式起步。我们认为,能量饮料的发展崛起也是伴随着我国80后、90后甚至当前的0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而来。因此除了满足最基本的抗疲劳需求外,能量饮料也在逐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于个性、潮流、时尚的需求,消费场景也更加多元化,从加班、熬夜、运动等疲劳场景拓展至聚会、旅行、电竞、音乐节、日常保健等休闲性消费场景。

据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第一次呈交)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19-2024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年复合增速为9.65%2024 年市场规模达到1246 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W)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