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中国方便面行业政策助力发展 销量及销额逐渐回暖

         方便面也被称为泡面、速食面、即食面等,在南方一般称为碗面,香港则称为公仔面。其按包装的不同可分为桶装、杯装以及袋装三类,按工艺划分有油炸方便面、非油炸方便面、湿法方便面三种。按方便面的面体则可分为红麴面、非油炸面、油炸面和热干面。

方便面主要面体

面体

介绍

红麴面

因倡导低卡路里食物理念而兴起的面体。但因风味欠佳而不受欢迎。

非油炸面

是为了对付油炸面体的健康堪忧而发明之面体,省略了油炸的过程所以不含棕榈油和饱和脂肪酸。是较为健康的面体,味道也可以与油炸面体相媲美,前景令人看好。

油榨面

最初方便面的雏形产品所使用的面体,据说一开始是为了将水分去掉并将油香融入面中而发明。

热干面

因为现代人对于脂肪的反感,油炸型方便面也就饱受批评。因此,避免油炸的热干型方便面就越来越受到关注。“热干”是指热风干燥,热干面和油炸面生产过程除了干燥这一步之外也都一样。热干面是使用80°C以上的热空气去吹蒸熟的面条,通常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可以把面条的水含量降到10%左右。这个含水量大大高于油炸面,对于保存的要求相应也就要高一些。一般认为,在恰当的密封包装之下,可以保存一年的时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全球方便面市场来看,2018年全世界方便面销量达到1036亿份,因我国有着十分大的人口红利,方便面销量达到了403亿份,占全球方便面销量的38.9%,排名第一;其次是印度尼西亚,为125亿份,占比12.1%;印度方便面需求量为61亿份,占比5.9%,排名第三。

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方便面占比

数据来源:世界方便面协会

         我国虽是方便面消费大国,但也由于人口数量太大,人均方便面消费量远低于了其他国家,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方便面消费量为29份/人,相比排名全球人均方便面消费量第一的韩国(74.6份/人)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人均方便面消费量(份/人)

数据来源:世界方便面协会

         为促进我国方便面行业的发展,国家层面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在2011年,国务院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培育壮大方便食品产业。

近年来我国方便面行业相关政策

政策法规名称

发布单位

施行时间

内容

《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业部

2011年

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务院

2011年

加快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培育壮大方便食品产业。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国务院

2014年

加快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方便食品、营养早餐、快餐食品、调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加强营养早餐及快餐食品集中生产、配送、销售体系建设,推进主食工业化、规模化发展。

《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

十三五发展目标为: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

《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

2016年

支持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发展方便食品加工,形成产业园区和集聚带。鼓励主食加工业发展。拓宽主食供应渠道,加快培育示范企业,积极打造质量过硬、标准化程度高的主食品牌。研制生产一批传统米面、杂粮、预制菜肴等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9年

营养健康型大米、小麦粉及制品的开发生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我国方便面产量略有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我国方便面产量为631625吨,同比增长3.7%;2019年1-12月方便面产量累计为5732618吨,同比下降6.7%。

2015-2019年中国方便面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3-12月中国方便面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我国在线外卖行业发展迅速,而方便面市场因受到在线外卖的冲击,方便面销量出现了下滑。2013年我国方便面销量达462.2亿包,到2016年时方便面销售量下降到385.2亿包。不过从2018年开始,我国方便面市场销量开始出现明显回升,方便面销量提升到402.5亿包。

2011-2018年中国方便面市场销售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方便面协会

         我国方便面销售额发展趋势同销售量发展趋势类似,自2018年以来,方便面的零售额也在持续回升。据数据显示,2018年整体方便面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8.0%,达到了909亿元。

2014-2018年中国方便面销售额

数据来源:中国方便面协会(LSM)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方便面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评估》。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国内尽管对稀奶油有着较高需求,但是市场上所需稀奶油等深加工乳制品基本依赖进口,雀巢、安佳、总统、欧德堡等国际品牌在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本土份额相对偏小,但国内品牌在供应链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生鲜乳因其无污染、无添加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丰富。2023年我国有机生鲜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8.31亿元。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西点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西点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西点行业的发展。2024年上半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704亿元。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