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酱油市场运营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海外酱油市场的经验

            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日本酱油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7年之前,由于战争导致实体经济萧条,酱油制造业受到冲击,至1947年出货量跌至34万千升的低位,人均消费量也下降至4.3升。

            第二阶段为1948年~1956年,战后日本酱油行业迅速复苏,至1956年出货量首次突破百万千升,人均消费量达到11升以上。

            第三阶段为1957年~1980年,伴随着日本经济增长率的放缓,日本酱油行业遭遇天花板,至70年代中后期出货量才增长至120万千升以上的水平,而这主要也是受益于日本的人口红利,人均消费量并无明显上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酱油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日本酱油产业升级路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YM)

            二、我国酱油行业供给情况

            酱油是我国调味品的大类品种,每年我国酱油行业产量达几百甚至上千万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酱油产量为1041万吨,同比增长4.41%。

2014-2018年我国酱油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酱油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海天酱油是我国家喻户晓的酱油品牌。事实上,目前国内市场上,海天酱油也是一骑绝尘,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李锦记、厨邦、欣和等只能作为酱油品牌第二梯队而存在,整个酱油市场呈现出“1+N”的一超多强竞争格局。

我国酱油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集中度来看,尽管海天是业内绝对领先企业,其市占率也仅仅18%左右,行业总体集中度仍然不是很高,市场竞争竟然比较激烈和充分。

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企业类型分布来看,地方性品牌仍然是市场上最大的主力军,占据着半壁市场,此外跨区域品牌已经逐渐形成相当的市场势力,家庭作坊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

我国酱油品牌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中国酱油行业竞争五力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由于我国酱油的生产仍是以传统技术生产为主,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一些小型工厂仅拥有简陋的设备就可以开始投产。但是随着酱油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中小酱油工厂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近年来,我国已经涌现了海天、厨邦、加加、千禾等实力较为雄厚的品牌企业,但总体来看,国内酱油行业的集中度仍然不高,但行业的集中度随着这些大品牌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规模优势在不断提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酱油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

酱油行业现有企业间竞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潜在进入者分析

            酱油和我国精深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对于酱油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在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升级,高端酱油有了更多的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较多的企业进入。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放开,已经一些海外食品巨头企业进入到了我国,如美国亨式、日本味之素和联合利华等。也正是由于酱油市场的需求大、门槛低,这些企业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销售网络和资金实力,很容易进入到这个行业,对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潜在进入者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替代品威胁分析

            酱油作为调味品中的一种,主要有调味、提鲜的功能,其中耗油与酱油互有部分替代功能,但是一般的家庭或者食品加工企业,这两种产品都是必备的。从产品性质上来看,酱油产品并有真正的替代品。

替代品威胁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供应商议价能力

            酱油的主要原材料是黄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黄豆作为一种普通的农作物,国内生产区域广阔。并且一般酱油酿造企业会通过与上游农户直接签订供货合同,保证企业的生产。此外由于上游农户数量较多,企业可以在全国不同的区域选择黄豆的供应商,总体来看,酱油行业上游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很低。

供应商议价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5、客户议价能力

            由于酱油行业进入壁垒低,市场中客户可选择的产品种类也较多。此外,酱油行业下游客户主要是家庭用户、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一般而言,由于酱油行业的竞品数量较多,下游客户在选择购买哪家产品的考虑的因素较多,其中就有价格因素,客户可以通过货比三家来进行选择。因此,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并且食品加工业和大型餐饮业对酱油产品的采购数量较多,还能进步一提升其议价能力。

客户议价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中国酱油行业市场机会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餐饮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行业的餐饮收入快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我国的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3万亿元。巨大的餐饮行业市场收入为我国的调味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4-2018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我国的调味品市场来看,酱醋的市场规模占比最大,占到了我国调味品市场的63.5%,随着我国餐饮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酱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2018年我国调味品细分市场分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我国的酱油行业来看,酱油的销售渠道逐步向商超渠道倾斜,酱油的消费群体的购买逐步去向高端化。

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销售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逐步增强,我国的酱油消费逐渐呈现高端化的趋势,从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不同价格产品的消费来看,500ml酱油价格在16-20元的消费量占比最大,达到了35.6%,20元以上的达到了23.3%,从近年来我国酱油行业的销售状况来看,15元以上的产品的占比逐步增加,我国的酱油消费市场逐步呈现高端化趋势。

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销量分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