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日本酱油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7年之前,由于战争导致实体经济萧条,酱油制造业受到冲击,至1947年出货量跌至34万千升的低位,人均消费量也下降至4.3升。
第二阶段为1948年~1956年,战后日本酱油行业迅速复苏,至1956年出货量首次突破百万千升,人均消费量达到11升以上。
第三阶段为1957年~1980年,伴随着日本经济增长率的放缓,日本酱油行业遭遇天花板,至70年代中后期出货量才增长至120万千升以上的水平,而这主要也是受益于日本的人口红利,人均消费量并无明显上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酱油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酱油是我国调味品的大类品种,每年我国酱油行业产量达几百甚至上千万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酱油产量为1041万吨,同比增长4.41%。
三、我国酱油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海天酱油是我国家喻户晓的酱油品牌。事实上,目前国内市场上,海天酱油也是一骑绝尘,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李锦记、厨邦、欣和等只能作为酱油品牌第二梯队而存在,整个酱油市场呈现出“1+N”的一超多强竞争格局。
从集中度来看,尽管海天是业内绝对领先企业,其市占率也仅仅18%左右,行业总体集中度仍然不是很高,市场竞争竟然比较激烈和充分。
企业类型分布来看,地方性品牌仍然是市场上最大的主力军,占据着半壁市场,此外跨区域品牌已经逐渐形成相当的市场势力,家庭作坊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
1、现有企业间竞争
由于我国酱油的生产仍是以传统技术生产为主,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一些小型工厂仅拥有简陋的设备就可以开始投产。但是随着酱油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中小酱油工厂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近年来,我国已经涌现了海天、厨邦、加加、千禾等实力较为雄厚的品牌企业,但总体来看,国内酱油行业的集中度仍然不高,但行业的集中度随着这些大品牌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规模优势在不断提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酱油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
2、潜在进入者分析
酱油和我国精深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对于酱油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在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升级,高端酱油有了更多的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较多的企业进入。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放开,已经一些海外食品巨头企业进入到了我国,如美国亨式、日本味之素和联合利华等。也正是由于酱油市场的需求大、门槛低,这些企业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销售网络和资金实力,很容易进入到这个行业,对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3、替代品威胁分析
酱油作为调味品中的一种,主要有调味、提鲜的功能,其中耗油与酱油互有部分替代功能,但是一般的家庭或者食品加工企业,这两种产品都是必备的。从产品性质上来看,酱油产品并有真正的替代品。
4、供应商议价能力
酱油的主要原材料是黄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黄豆作为一种普通的农作物,国内生产区域广阔。并且一般酱油酿造企业会通过与上游农户直接签订供货合同,保证企业的生产。此外由于上游农户数量较多,企业可以在全国不同的区域选择黄豆的供应商,总体来看,酱油行业上游的供应商议价能力很低。
5、客户议价能力
由于酱油行业进入壁垒低,市场中客户可选择的产品种类也较多。此外,酱油行业下游客户主要是家庭用户、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一般而言,由于酱油行业的竞品数量较多,下游客户在选择购买哪家产品的考虑的因素较多,其中就有价格因素,客户可以通过货比三家来进行选择。因此,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并且食品加工业和大型餐饮业对酱油产品的采购数量较多,还能进步一提升其议价能力。
五、中国酱油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餐饮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行业的餐饮收入快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我国的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3万亿元。巨大的餐饮行业市场收入为我国的调味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我国的调味品市场来看,酱醋的市场规模占比最大,占到了我国调味品市场的63.5%,随着我国餐饮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酱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逐步增强,我国的酱油消费逐渐呈现高端化的趋势,从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不同价格产品的消费来看,500ml酱油价格在16-20元的消费量占比最大,达到了35.6%,20元以上的达到了23.3%,从近年来我国酱油行业的销售状况来看,15元以上的产品的占比逐步增加,我国的酱油消费市场逐步呈现高端化趋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