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食品产业园区行业处于集聚阶段 未来市场规模将呈逐年增长态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食品产业园区是食品企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食品生产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食品包装、物流配送的企业,同时还有食品推广、信息服务、人才服务等中介机构。这种互相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一、发展阶段

        食品产业园区是食品企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食品生产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食品包装、物流配送的企业,同时还有食品推广、信息服务、人才服务等中介机构。这种互相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各地的食品产业园也加快了转型步伐。目前,食品产业园区依托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地方优势,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产业集聚型和地方特色型等多种形式。

食品产业园主要类型

类型

典型代表

政府主导型食品产业园区

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示范基地,以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包括双城市、五常市。园区规划面积149.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3.4平方公里。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开发的建设模式,坚持将康师傅、麦肯食品、可口可乐、统一、雀巢等龙头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推动区域内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

 

汤阴产业集聚区始建于2003年,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建成区6.7平方公里。区内已入驻益海嘉里和永达、众品、上好佳、华龙、六和、健丰、丹尼斯克等产业链化食品工业企业数百家。集聚区以产业链化食品工业为主导,突出特色,繁荣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产业聚集型食品产业园区

四川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以泸州老窖集团、四川郎酒集团为龙头,现已形成以名优白酒为主导,配套产业齐全的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国家优质白酒生产基地。泸州老窖是唯一五届获得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郎酒1984年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全市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是国内最大的以优质白酒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的白酒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达17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5家,拥有酒类国家驰名商标12个。

 

四川宜宾五粮液产业园区为主体,目前已形成以优质名优白酒为主导,配套产业齐全的产业园区。现有17户企业集团,其中销售收入上10 亿元的企业有6 户。五粮液产业园区拥有政策、区位、资源、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优势。园区重点企业五粮液已具备白酒年生产能力45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酒酿造基地之一。园区在推动产业升级、两化融合、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效益效率、安全生产等方面对国内同行有重要示范意义

企业主导型食品产业园区

中国呼和浩特乳制品产业示范基地是以内蒙古伊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蒙牛股份公司为主、相关配套产业为辅的产业基地,分别建设在呼和浩特市金山经济开发区、金川经济开发区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内。基地规划面积为5477公顷,建成面积2500公顷。主体园区工业建筑容积率:0.60%)、单位工地平均投资强度:3143(万元/公顷)、单位土地平均产出:3299(万元/公顷)

 

河南漯河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是伴随双汇集团的发展壮大及产业链日益完善而逐步形成的,市场特征明显,配套设施一流。它以园区优越的企业生存环境及有效的服务为依托,近年来逐渐吸引了中粮、康师傅、旺旺、花花牛、可口可乐等诸多国内外一流企业进入,形成了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和优势品牌的集群,食品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功能。创建示范基地有利于发挥漯河经济开发区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漯河市乃至中原地区食品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对食品产业发展有积极示范作用

地方特色型食品产业园区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是西藏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5.46平方公里,距离拉萨市9公里。开发区依托西藏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畜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加工,及藏药研发、加工、生产制造,目前已形成以高原绿色食品业、藏药业、矿产业、民族手工业、民族土特产加工业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开发区主要企业包括西藏天地绿色饮品发展有限公司、西藏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等

 

吴忠经济在宁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生产总值约占自治区的1/3,已形成能源、冶金和机械、建材、轻纺、化工、清真食品工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成立于2006 ,是国务院第八批通过审批公告的省级工业园区。

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乳制品、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截至目前,园区内已入园的工业企业84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 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中国食品工业与食品科学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前期,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科学地加工与生产食品产品,已成为民生第一需求。而且,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导着食品消费方式急剧变化,营养、健康与安全的矛盾冲突和压力,产生了迫切的科学需求。

        我国食品产业园区蓬勃兴起,特色食品园区开始凸现,但其仍处于生产要素聚集阶段。食品产业园区发展处于生产要素的集聚阶段,该阶段食品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表所示:

        食品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我国食品产业园发展特点

我国食品产业园发展特点

发展阶段

要素群集阶段

产业聚集

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资本的流入,但要素低效率配置

产业发展需求因素

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

园区功能

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

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

基本脱离(点对点式)

核心驱动力

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驱动

主要产业类型

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

产业空间形态

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

园区增值方式

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技。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

可供参照的代表园区

我国一些发展水平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发展总体概况

        食品产业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与多个产业密切相关,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可以实现多个产业的互动发展。

食品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食品产业既是文化的承载体,也是文化的创新体。中国传统食品在产品的产生、制造过程和产品消费体验等产业各个环节,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产业集群模式为思路发展食品产业,是满足食品产业发展要求,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最优途径。

        中国的食品产业园区建设与食品产业集群密切相关,食品产业园是众多食品企业及与相关食品方面的企业,同时还包括食品推广、信息服务、人才服务等中介机构的产业集聚,经过不断经营改善和协作发展,再有在政府或大型企业等主体机构的主导下,形成了食品产业园的形式,食品工业经济通过此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壮大。

我国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四大基本原则

类型

类型

和谐发展

产业园的战略和实施要融入区域的协调发展之中

 

产业园的产业组合和配套要合理布局,并与周边产业协调发展

 

有力加强区域功能,符合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生态和谐的要求

人性化

一切为产业主体设计和建设,以节约时间和经济效率为准则

 

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更要关注人们对工作生活的全面需求

 

追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完善化、便利性、国际化和高品味

资源效益最大化

充分考虑企业、社会、消费者的利益,体现低成本、高效率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打造循环经济,确保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际化

强调国际采购,融入国际产业转移大势中

 

企业和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服务国际化、信息国际化、配套国家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发展趋势

        我国的食品产业园区多设在城市的偏远郊区,在早期发展中多以优惠的政策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吸引企业投资和集聚,然后,再通过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导入人口。这种发展模式,常常与生活配套服务不足相伴生,从而出现了企业员工白天入园、晚上回城的“鬼城”现象。

        随着食品产业园区的演化和发展,园区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从而推动了食品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食品产业园区主动谋求战略转型,从单一生产型的园区,逐渐规划发展成为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市。

        随着园区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增强,园区作为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增长极,可将自身的优势向城区传递,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互动越来越频繁,于是就承载起了新的城市职能。如一些“小园区经济”以科技社区、创新社区的形态,通过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和企业家交流,逐渐成为了城市空间中的新地标、新节点。

        面对园区经济走向城区经济、产业园区走向综合城区的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应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以“产城融合”的理念系统策划、规划、管理、开发、运作产业园区(产业新城)。

        伴随着我国食品产业园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到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634亿元。

2015-2020年我国食品产业园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尚未形成大规模 普通配方液态奶是最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尚未形成大规模 普通配方液态奶是最主要细分市场

婴配液态奶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2024年全球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规模为2.05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德国、芬兰、韩国、日本等地区市场的生产销售较多。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近年来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下降态势,主要在于国内需求规模有所降低,尤其罐头保质期较长,一旦下游需求降低,产量也会随之缩减。2024年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00.72亿元,止住跌势,较上年有略微增长。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跨界者涌入、加盟模式等因素下,国内现制茶饮店快速扩张,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超39万家。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从产销率来看,随着流通环节效率提升,以及渠道铺设覆盖更合理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得以持续提升,相应的我国薯片行业产销率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24年我国薯片产销率约为91.45%。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我国饮料市场近年来竞争格局变化较快,最明显的变化是可乐销售额下滑,被其他类别饮料市场瓜分,茶饮、功能饮料市场增长较快。2024年虽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仍然排名第一,但是较2020年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而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脉动等饮料追赶上来。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开心果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分散。由于开心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若干全国性品牌和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的特征。目前仍有较大的散装作坊市场。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