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乳酸行业影响发展有利、不利因素分析(图)

         一、有利因素

         1、新领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聚乳酸系乳酸所形成的聚合物,是完全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在包装、医药纺织、日用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包装领域,近十余年来石油基塑料不加控制的滥用而导致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性危害,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城市开始立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因此未来包装领域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在医疗领域方面,聚乳酸已经成为目前医药领域中应用 广泛和 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医疗行业对无菌制剂和原料药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治理“白色污染”的环保要求,使用安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料作为医疗耗材的需求越来越强。日用品领域,聚乳酸由于其生物安全性远远胜过其他石油基和传统塑料材料,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渐提升,利用密胺树脂制作的餐具将会逐渐被更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材料例如聚乳酸等所取代。综上,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乳酸市场需求将保持 20%-30%的增长速度。

         2、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是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机合成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制造出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生物及环境友好型产品。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乳酸及聚乳酸等产品涉及到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国家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 年 4 月修订)规定: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可降解的薄膜覆盖物和商品包装物。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内提出:重点研究开发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开发环境友好生化产品和技术,开发核糖、核苷、谷氨酰胺、L-乳酸等生化产品;采用高产新菌种、新工艺、新技术对传统乳酸生产技术进行嫁接改造。

         因此,作为生物发酵行业中的子行业,乳酸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由于涉及到生物、新材料、环保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受到政府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有利于行业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图表:近些年受到多项政府政策的支持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乳酸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3、行业技术的成熟

         过去十余年,乳酸行业的生产、提纯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乳酸的发酵工艺和分离技术的成熟有效提高了制备乳酸的效率和乳酸的纯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在聚乳酸领域的技术成熟一方面降低了聚乳酸的生产成本,推动了聚乳酸实现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聚乳酸与其他材料进行共混改性,成功的提升了聚乳酸材料的性能,使其力学强度、耐热性、韧性等性能得到提升。行业技术的日益成熟,提升了乳酸及聚乳酸的产品质量、性能,降低了产品成本,拓展了应用领域,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利因素

         1、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发酵法生产乳酸的原料目前主要为玉米,尤其是 L-乳酸大多数通过发酵法合成,因此玉米价格是影响行业内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玉米价格高低对行业内企业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玉米价格由于受气候、种植面积、其他行业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价格较易出现波动,比如 2013 年度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平均收购价为 2,212.38 元/吨,而到 2014 年三季度,平均收购价上升至 2,460.68 元/吨,较 2013 年平均收购单价上涨 11.22%;至 2015 年四季度,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的收购单价降至 1,712.10 元/吨,较 2014 年三季度平均单价下降 30.42%;2016 年度,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收购价在二季度略有反弹但在三四季度又呈下跌趋势,全年平均收购价下跌到1,708.07 元/吨,较 2015 年度平均收购价下跌 15.42%。2017 年一季度持续下跌到 1,581.58 元/吨,二季度略有回升,收购单价为 1,618.00 元/吨。玉米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方面对行业内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直接冲击,并进而会影响到行业内企业的利润水平。

         其次,由于近些年国家对玉米进口实施配额管制,导致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玉米采购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以美国 2 号黄玉米 FOB 价与国内郑州市场玉米(新国标二等)收购价进行比较,2014-2016 年及 2017 年 1-6 月,后者平均价格比前者分别高 79.27%、82.80%、50.07%和 36.95%。国内企业的玉米采购成本普遍较高,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在原材料成本上处于劣势,不利于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

         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 年我国玉米产量达 2.20 亿吨,在粮食产量中位居第一。玉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消费需求增长 快、用途 广、产业链条 长的谷物,是食品原料、畜禽饲料和工业原料三位一体的基础性作物。玉米消费中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比例分别约为 10%、60%和 30%,因此若玉米工业用量出现大幅增加,则可能会带动肉类和粮食价格的上升。

         近些年,随着我国玉米产量连创新高,2015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决定将玉米深加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调整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发改委备案,在充分保证饲料工业、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用粮需求的前期下,适度放松了对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管制。但国家发改委将根据玉米供求情况,对备案管理进行适时调整,若未来国家发改委关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重新收紧,则可能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3、聚乳酸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尚待完善

         一次性购物袋已成为造成全球“白色污染”的主要因素,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随后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日本于2007年4月修订了《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要求超市、便利店制定削减购物袋、包装纸用量的目标并向政府报告削减成绩;巴西自2008年起,以各地自行立法的形式逐步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澳大利亚政府规定自2008年底开始,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法国自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意大利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禁止使用聚乙烯塑料购物袋。

         我国政府在2008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政策,禁止包括超市、商场在内的所有商品零售商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商品零售商为收费主体,有偿使用塑料袋的限塑政策由于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导致其执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限塑政策在农贸市场执行力度较弱。目前,国内仅有吉林、江苏出台了全面的禁塑令,为进一步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尚需政府继续加强环境立法及强化后续政策支持力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国内尽管对稀奶油有着较高需求,但是市场上所需稀奶油等深加工乳制品基本依赖进口,雀巢、安佳、总统、欧德堡等国际品牌在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本土份额相对偏小,但国内品牌在供应链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生鲜乳因其无污染、无添加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丰富。2023年我国有机生鲜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8.31亿元。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西点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西点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西点行业的发展。2024年上半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704亿元。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