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是乳业发展重大拐点,有质量的发展成为行业趋势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大量婴幼儿因服用含有过量三聚氰胺的奶粉发生肾结石,事件造成4人死亡,更有数以万计的婴幼儿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随后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检验报告,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稚士利等在内的多个知名企业的奶粉中均检验出三聚氰胺,此后又发现其他乳制品如巴士杀菌乳、灭菌乳中也含有过量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事件本质是上下游发展不协调的结果。一方面,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多种基础生产资料价格迅速上升,传导至下游体现为基础农产品和食品均出现大幅涨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猪肉价格自2007年一季度的9.5元/千克左右上涨至2008年一季度的17元/千克左右,涨幅接近100%,同期原奶价格也自1.8元/千克左右上涨至2.7元/千克以上,涨幅超过50%;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2008年1月15日公布的《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乳制品的价格管控,乳品加工企业需向主管部门履行提价申报程序,一直到2008年3月,光明和三元才获得了提价批准,但提价幅度也只有15%左右,无法覆盖成本上涨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下游乳品加工企业选择转嫁压力压低收奶价格,故而上游奶站及奶农最后选择通过添加三聚氰胺以降低成本。但正是这一事件的爆发,促使国内乳业加快发展步伐,并且更加追求有质量的发展,行业发展也随之步入新阶段。
贸易放开、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全球原奶过剩共同促使进口奶井喷式增长
贸易政策放宽利好进口奶发展
在2003年以前,由于对外贸易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且关税非常高,进口奶虽存在但规模很小且占比极低。2003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加速开放同时关税开始下调,对于进口乳制品而言构成直接利好,进口乳制品开始步入稳定增长阶段。其后中国分别在2008年和2015年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签仃了自贸协定,进一步放开了双方贸易限制并提供更多税收优惠政策,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作为传统产奶大国和乳制品出口大国,自贸协议的签仃进一步助力对中国出口量的加速增长。
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了消费者对于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同时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对行业造成重大打击,并且催生了消费者对于进口乳制品的大量需求。截至2011年,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结果,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购买国产奶,也正是在这一阶段,进口奶迎来了快速发展良机,从2008年的706吨快速增长至2013年的6547吨,5年间增加8倍,年化复合增速超过50%,进口奶在我国乳制品消费中占比也快速提升近20倍至接近1%。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轮原奶周期中,2012-2013年奶价上升至高点后,全球主产区大量扩产,但随后主要进口国宏观经济和需求放缓,原奶供给明显过量,奶价也迅速走低。在这一背景下,产奶国出口意愿明显增强,同时考虑到自然票赋和养殖条件的差异,在全球奶价低位时进口乳制品所具备的价格优势也不断凸显,故无论是用作乳企生产原料的大包粉还是下游性价比极高的液体奶产品都备受欢迎,进口乳制品延续快速增长。这一阶段,全球乳业供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助力进口乳制品实现了长足发展。
国内乳企龙头:注重品质,加码高端,加快结构升级
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打击,国内乳企在2008,2009年的收入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同时计提大量存货跌价,大型乳企纷纷加大推广促销费用方能保持销售平稳,利润端显著承压。
结构优化阶段,龙头乳企优势越发明显。一方面,龙头在上游奶源的布局质量更高且布局全面,原奶供给及品质均有充分保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及资金上实力更强,能够支撑其持续开展产品创新及升级,并通过自身的品牌及果道优势引导下游需求,相较于中小型乳企优势突出,行业集中度也保持稳步提升。2009至2014年间,我国乳企前三强伊利、蒙牛、光明的份额之和稳步提升,自37.4%提升至43.4%,五年间累计提升6pcto
盈利能力:龙头乳企受益于结构优化利润率稳步提升
随着乳企主动加快高端产品研发及推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龙头乳企的盈利能力也随之提升。尽管2010-2014年间原奶价格不断攀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内奶价自2010年初的2.6元/千克左右一路上涨至2014年上半年的4.2元/千克,涨幅超过50%,但前三大乳企的毛利率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后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净利率更是显
示出稳步提升的态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