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周黑鸭 VS 绝味,周黑鸭盈利能力占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熟卤制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盈利能力的差异核心来自于直营和加盟模式的不同
         加盟模式下,公司先将产品折价卖给加盟商,赚取自工厂销售至加盟商中间的利润,为鼓励加盟商,公司会进行各类折扣让利行为,因此在加快扩张同时,一定程度会削弱公司盈利能力;而直营模式下,公司通过自营门店直接将产品销售给顾客,赚取从工厂到门店到顾客的所有利润。虽然周黑鸭开店成本相对更高,但据招股书中披露,其新开自营门店的收支平衡期约 1 到 2 个月,新开自营门店的投资回收期为 2 到 6 个月。从盈利来看,周黑鸭门店数仅绝味的不到十分之一,2016 年营业收入为绝味的 86%,但周黑鸭净利润规模远高于绝味,周黑鸭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明显占优,2016 年周黑鸭净利率达 25.4%,为绝味的 2 倍以上。 

周黑鸭与绝味净利润对比(百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净利率为绝味的 2 倍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毛利率远高于绝味,主要来自于直营模式及终端平均售价更高
         2016 年周黑鸭毛利率达 62.3%,远高于绝味的 31.8%,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周黑鸭直营模式使其毛利计算为终端价减出厂价,而绝味以加盟为主,毛利计算为批发价减出厂价。2016 年绝味自营渠道毛利率约为 68.6%,加盟渠道毛利率仅 27.9%,由于加盟门店占比高,因而整体毛利率低于周黑鸭。第二,周黑鸭单价更高,2016 年销售单价 85.8 元/千克,其中鸭及鸭附产品单价 88.1 元/千克,远高于竞争对手,绝味单价约 33.4 元/千克。周黑鸭销售单价更高,一方面由于渠道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商圈及交通枢纽,选址策略侧重高流量区域,产品价格定位相对更高,客单价也更高;另一方面由于周黑鸭实现产品 100%包装化销售,2016 年MAP 包装占比接近 90%,其余为真空包装,MAP 及真空包装销售单价均高于无包装产品,而绝味包装产品收入占比极低,目前在 1%以内。 

周黑鸭与绝味毛利率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绝味自营渠道毛利率也在 60%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与绝味产品单价对比(元/千克)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 MAP 包装收入比重接近 90%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直营模式下费用率高,但高坪效确保费用率合理控制
         直营模式下,周黑鸭销售费用率高于绝味,2016 年周黑鸭销售费用率为 24.87%,高于绝味的 8.11%。周黑鸭直营模式带来租赁和人工成本的上升,销售费用以租赁支出及门店员工薪酬支持为主,两者占比达 65%以上。而绝味加盟模式下,加盟门店的租赁及员工薪酬均由加盟商承担,两者占销售费用比重小,其销售费用主要以广告宣传及运输费用等为主,两者占比达 50%左右。 

         周黑鸭以直营店为主,同时加强线上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公司不断致力于加强对销售终端的控制力,保持了食品和服务的口味和质量,创造极高坪效和利润,在保持较高单价的同时,增加顾客粘性。目前周黑鸭门店坪效水平在 10 万元/平方米左右,明显高于永和豆浆、肯德基、麦当劳等全国性餐饮品牌。因此,费用上虽因直营带来劳工和租赁成本增长,但高坪效有望确保费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整体上带动周黑鸭净利率远高于绝味。 

周黑鸭与绝味销售费用率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与绝味管理费用率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与几大连锁餐饮品牌的坪效对比(百万元/平方米)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周黑鸭销售费用以租赁及员工薪酬为主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绝味销售费用以广告及运输费等为主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