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五大集团主导啤酒业发展

       导读:五大集团主导啤酒业发展,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2013年,各地区啤酒产量均实现增长,但西南和西北地区啤酒产量呈现加速增长,在全国总产量的比例有所提升,而华东、华南、东北、华北四个地区产量增长均低于全国总产量增幅,在全国所占比重有不同程度下降。

 

 

 

        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预计,今年5大啤酒集团产量的行业占比将达80%我国啤酒产销量已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未来几年,我国啤酒业将从高速成长期步入更加稳定的成熟发展阶段,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啤酒产销量连年居世界首位。2013年,我国啤酒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千升,达5061.5万千升,比上年同期(调整数4839.4万千升)增长4.6%,啤酒产量净增长222.1万千升。我国人均啤酒占有量为37.2升,比上年提高1升,增幅2.8%。

 

 

       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我国啤酒行业总体的增长空间不会太大,啤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啤酒是大众消费,受政策因素影响很小,啤酒业的发展主要受内生式主观消费需求支撑。

 

       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2013年,各地区啤酒产量均实现增长,但西南和西北地区啤酒产量呈现加速增长,在全国总产量的比例有所提升,而华东、华南、东北、华北四个地区产量增长均低于全国总产量增幅,在全国所占比重有不同程度下降。啤酒主要消费市场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增长趋于放缓,而西部地区受基数较低、地域封闭性因素影响,未来仍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从新增产能角度看,2005年至2011年,行业每年新增产能均维持在600万千升以上(仅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例外)。到2012年,新增产能降到443万千升,显示出扩张的减速迹象。2013年新增产能更是创下近几年新低,降至230万千升,产能增量和产销增量基本上持平,显示投资趋于理性。更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啤酒五大集团合计市场份额为全国的75%,我国啤酒业将形成以五大集团为中流砥柱的产业格局。国内行业数据显示,2013年,华润雪花啤酒产销量1172万千升,青岛啤酒为870万千升,百威英博为672万千升,燕京啤酒为571万千升,嘉士伯为330万千升。

 

        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指出,目前我国啤酒业现在是寡头竞争。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813家啤酒厂。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如今全国啤酒企业已不足150家。争先恐后扩规模受资本和品牌的双重推动,我国啤酒业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大集团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青岛啤酒是中国百年啤酒品牌,到2012年底在全国拥有59家啤酒厂;燕京啤酒则拥有控股子公司(厂)42家;百威英博在华投资已逾30亿美元;嘉士伯是世界第四大啤酒集团,在华拥有嘉士伯、乌苏、山城、大理、重庆等多个啤酒品牌。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指出,啤酒业属于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规模是面对市场竞争的第一道防护墙。如今的市场主要参与者,在资本上各有优势,而品牌有新有老,打造不能一蹴而就,惟有规模是通过努力争取可以获得的,甚至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弥补其他要素的不足,因此各企业对于规模均趋之若鹜。就规模化发展而言,华润雪花走在了同行前面。该企业在国内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市场份额已连续8年居我国啤酒行业第一。2011年,华润雪花成为首个销量超过1000万吨的中国啤酒企业。2013年雪花品牌以1062万吨的销量,成为我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吨的啤酒品牌。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指出,成功的收购和成功的整合支撑了雪花啤酒快速成长。华润抓住了前期啤酒市场爆发增长机遇,通过快速并购和整合实现了合理的产能布局。但是,并购没有给雪花带来全部销量。据中国报告网统计,被收购工厂的原销量只占2013年该公司啤酒销量的35%,还有65%的销量是在收购以后创造出来的。另外,公司实施品牌通吃策略,用雪花品牌整合了上百个品牌,取得了市场成功。品牌产品双提升尽管各大集团拼规模、比增长的冲动依然强烈,但是,综合来看,啤酒业的规模化扩张之路已接近尾声。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认为,目前可并购的资源、市场空间和投入成本等客观原因,均制约了企业的主观预想。至于在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间发生合并与合作的可能性,在当前我国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面前,中短期内均不可实现。在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的情况下,各大巨头不仅要遵守游戏规则保证行业良性竞争,避免过度竞争和垄断行为,更需着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质量与效益的提升。

 

        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口啤酒18.2万千升,同比大幅上升65.6%,进口额23163.9万美元;出口啤酒24.9万千升,同比上升28.5%,出口额16302.4万美元。出口单价与进口单价之比为0.5,即出口单价仅为进口单价的一半。中国报告网啤酒行业分析师指出,我国啤酒业当务之急是不断推出中高端的新产品,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尽管我国啤酒业生产、质量水平现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企业同质化问题突出,重点表现在各家产品风格特征几乎是一样的,从而导致激烈的价格战。因此,啤酒业要走向蓝海,每家啤酒企业都应有自己的定位、特色和风格,实现差异化竞争。厂家应洞悉市场需求,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使其认识到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价值。事实上,除了加快产品升级,国内啤酒企业还需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

       参考《中国啤酒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