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我国植物油进口量预测

       豆油进口连续第二年下降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总计进口豆油239.1万吨,较2008年减少19.5万吨,降幅为7.5%,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过去两年我国豆油进口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大豆压榨量不断提高,豆油供应量明显增加。

       汇总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进口大豆3734.6万吨,同比增加661.5万吨,相当于增加进口豆油122万吨左右;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4255.2万吨,同比增加520.6万吨,相当于增加进口豆油96万吨左右。2009年我国进口豆油平均到港价为770.5美元/吨,较2008年下降518.8美元/吨,降幅高达40.2%。

       阿根廷仍是我国豆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从阿根廷进口豆油183.5万吨,占全部豆油进口量的76.7%;从巴西进口豆油49.9万吨,占20.9%;从美国进口豆油5.4万吨,占2.3%。

       中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

  苏津豆油进口超总量七成
       2009年,我国各省市区豆油进口分布继续保持不均衡的局面。其中,江苏和天津仍是我国豆油进口最为集中的省市。2009年江苏口岸共进口豆油104.7万吨,占全部豆油进口量的比重达到43.8%;天津口岸进口豆油76.1万吨,占31.8%。2009年江苏和天津两省市豆油进口量合计达到180.8万吨,占全国豆油进口量的比重达到75.6%。

  苏沪豆油进口明显增加
       2009年我国豆油进口总量同比减少19.5万吨,除江苏和上海进口量增加外,沿海其他地区进口量均下降。

       由于2009年江苏和上海口岸豆油进口量同比明显增加,使得全国进口豆油的降幅有所缩小。汇总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口岸豆油进口量同比增加21.6万吨;上海口岸增加6.4万吨,增长100%。 天津口岸同比减少15.3万吨,是减少最多的地区;广东口岸15万吨,减少10.6万吨;山东口岸15.8万吨,减少7.7万吨;辽宁口岸4.6万吨,减少8.9万吨;福建口岸4.3万吨,减少1万吨;浙江口岸2.7万吨,减少0.4万吨。

  二季度豆油进口仍将较低
       监测显示,春节过后,国内豆油等食用植物油需求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加上去年四季度国际市场食用植物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今年一季度我国豆油进口量大幅减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豆油14.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4.8万吨,降幅为50.7%。

       预计今年二季度我国进口豆油数量仍将保持较低水平,降幅明显大于一季度,但进口量将较一季度有所增加。

       汇总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的豆油主要来自阿根廷,2009年我国自阿根廷进口豆油数量为184万吨,占豆油进口总量的77%。今年1~3月份我国自阿根廷进口豆油12万吨,占全部豆油进口量的83.7%。

  今年进口可能降至150万吨
       跟踪监测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厂商已采购了近100万吨今年4~7月份的进口豆油,其中大部分为阿根廷豆油,但由于国家自4月份开始严格控制阿根廷豆油自动许可证的发放以及加强阿根廷进口豆油的质量检验措施,国内厂商被迫推迟阿根廷豆油装运或者取消采购合同,直接导致二季度豆油进口量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虽然部分厂商将阿根廷豆油装运改为巴西装运或者增加采购巴西豆油,但由于巴西豆油价格明显高于阿根廷豆油价格,厂商采购巴西豆油的积极性依然不高。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后期国家不放宽对阿根廷豆油进口的限制措施,下半年我国豆油进口量同比仍将保持较低水平,全年豆油进口量可能会降至150万吨,甚至更低。

       2009年我国总计进口菜籽油46.8万吨,较2008年增加19.8万吨,增幅达到73.3%。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从加拿大进口菜籽油43.7万吨,占全部菜籽油进口量的比重达到93.4%。此外,还从阿联酋进口菜籽油1.74万吨,从阿根廷进口菜籽油1.24万吨。

       2009年我国菜籽油进口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和上海,其中江苏进口菜籽油29万吨,占全部菜籽油进口量的62%;广东进口菜籽油9万吨,占全部菜籽油进口量的19.2%;上海进口菜籽油5.3万吨,占全部菜籽油进口量的11.3%。此外,浙江进口菜籽油1.3万吨,广西进口菜籽油1.2万吨,天津进口菜籽油0.9万吨。

       2009年我国进口菜籽油平均到港价格为806.1美元/吨,较2008年降低509.7美元/吨,降幅为38.7%。

  我国菜籽油进口波动较大
       过去15年来,我国菜籽油进口量一直波动较大,1996年和1997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均超过35万吨,但此后几年不断下降,2001年进口量只有4.9万吨。2002~2004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05~2006年再次下降,2006年进口量一度降至4.4万吨。2007年进口量急剧增至37.5万吨,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虽然2008年进口量又下降至27万吨,但2009年再次创下46.8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