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半年25家酒类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39%、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8.56%、净利润同比增长20.38%,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其中,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从2004年中期的34.53%,上升到34.88%,上升了0.3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润率从2004年中期的8.34%,上升到8.55%,上升了0.21个百分点,说明酒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继续表现出改善的势头。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2005年上半年酒类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基本企稳,同时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盈利能力。
从环比情况来看,二季度酒类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较一季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主要原因是酒类消费的季节性所导致。在酒类中白酒、葡萄酒甚至保健酒的消费旺季都在一、四季度,一季度的利润通常占全年利润的32%-38%左右。
啤酒的消费旺季虽然在二季度,但其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且由于啤酒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5.8%左右,远低于白酒行业11%和葡萄酒行业12%的销售利润率,因而整个酒类行业在二季度呈现出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下降幅度不断加深的情况。
如果剔除季节性影响,我们单季同比看,2005年二季度酒类公司的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比2004年二季度分别增长了20.63%,18.58%,20.33%。而且在盈利能力改善的同时,酒类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及对资金的调控能力也有所增强,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出现了同比增长42.43%、环比增长42.32%,同比、环比均有显著增长的情况。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酒类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消费的社会性,从消费者需求来看,主要包括作为功利性的礼品、礼尚往来的礼品、公务及商务应酬、朋友间聚饮和个人独饮等五种,前四种消费都是用来满足社会性人际交往需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活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频率不断提高、交流范围不断扩大,前四种需求势必不断增加。
以餐饮业为佐证,有关部门预计2005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将实现8800亿元,比2004年增长17.6%。而具有前四种需求的选购者通常必须考虑消费人群的共同偏好导向,通过消费的品牌和档次来证明自己的群体归属及层次,因而在选购酒类产品的时候往往将品牌及质量放在首位,而将价格作为次要考虑的对象,为酒类企业价格运作提供了空间。
而第五种需求的消费者,其消费频度高,而且往往比较看中产品的价格及质量,有研究表明个人独饮的消费者由于其生活惯性使得即使收入水平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其消费习惯依然保持稳定。
除了销售增长以外,酒类行业的利润也保持在较好水平上,1-7月份白酒行业利润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22.8%,;啤酒行业利润总额24.88亿元,同比增长21.5%;葡萄酒行业利润总额6.88亿元,同比增长30.6%。
下半年各子行业前景不一
展望下半年,酒类行业成本压力上涨相对较小,白酒和啤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类作物,2005年在政策促进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预计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增加4000万亩,达15.7亿亩左右,由于供给能力提高,供需大体平衡,下半年粮食作物价格将保持稳定。而从酿酒葡萄的主要产地——烟台地区来看,2005年葡萄的产量及质量都可能好于去年。同时,企业有望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具体到各子行业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差别:我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稳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市场份额还在持续增加产能,由于啤酒的销售半径较短,消费具有区域性特征,在市场扩大幅度有限的情况下,竞争十分激烈,行业利润率将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啤酒龙头企业将继续加大购并力度,通过行业整合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预计2005年全年行业增速在10%左右。
我国葡萄酒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世界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7.5升左右,而我国人年均消费量只有0.5升,为世界水平的1/15,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加入WTO后,葡萄酒关税显著下降,但是到目前为止进口葡萄酒尚未对国产葡萄酒造成明显影响,国内葡萄酒龙头企业地位稳固。葡萄酒行业、特别是其龙头企业2005年下半年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全年增速在30%左右。
白酒行业自2003年触底回升以来,尽管销售量继续萎缩,但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来化解税收增加和销量下降的压力,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春节是白酒的传统消费旺季,2006年的春节在1月份,根据白酒销售的特点,将带动2005年12月份销售的增长。2005年春节是在2月份,因而2005年白酒企业将因为“两个春节”获得更好的收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