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夏季国内棕榈油市场前景仍不容乐观


  自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棕榈油行情在外盘推动下,展现出震荡上扬的行情,至今24度棕榈油平均涨幅已经突破200元/吨。而且,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到中国口岸完税成本价格达到4450-4530元/吨(由南至北运费有差异),国内外棕榈油行情依旧倒挂,而天气逐步转热,棕榈油需求开始放大,贸易商出货心态良好,总体看来,今年夏季国内棕榈油行情仍有望逐步、振荡上行。相对而言,今年生物柴油题材炒作比较猛烈,无疑会增加后市行情的利多份量,但笔者仍然认为今夏棕榈油价格继续上涨空间将缩水,市场前景未必过于乐观。



  棕榈油进口量较大,出货速度相对缓慢



  今年,国家取消棕榈油、豆油等食用植物油进口配额管理后,海关显示,一季度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口量达到89.9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3.9%,目前,我国港口棕榈油库存达到26万吨以上,而去年仅有17-18万吨,庞大的库存压力打压了棕榈油上涨行情,使今年夏季初期的国内价格与外盘差距明显拉大。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4月份国内棕榈油进口量将超过35万吨,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5、6月份国内棕榈油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单月进口量都将超过30万吨。如照此发展下去,今年夏季我国港口棕榈油库存将远远超过去年31-32万吨的水平,而按去年最高6000-6500元/吨的日出货量计算,夏季库存的消化至少需要150-200天才可消化完毕,而届时高温天气已过,棕榈油勾兑良机已经错过,国内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将最终限制棕榈油上涨空间。



  随着食用油市场的日益规范,棕榈油勾兑范围相对变窄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品味的提高,食用油消费也不断上档次,尤其是在广大城镇地区,大部分居民多采买小包装精制油,而且,其中品牌油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棕榈油勾兑正在被拒之门外。目前我国城填居民对食用油消费比例已经占到全国的40-50%,随着关部门打假力度的加大,棕榈油已经有了逐渐退出此领域的趋势。尤其是今年调和油国家标准将实施,该标准要求必须注明原料成份和含量,棕榈油将丧失这一市场。由于夏季国内近80%以上的棕榈油用途主要是在豆油、菜油等高价油中进行勾兑,今年勾兑市场的不断被封闭,无疑会进一步打压其行情走势。



  受食用需求淡季影响,棕榈油价格上涨受限



  众所周知,炎热的夏季正是棕榈油在豆油、菜油等高价油中开展勾兑的良好时机,棕榈油因此将迎来需求旺季。不过,据了解,进入夏季以来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依旧庞大,五月份全国的总到货量在280万吨,装运报告也显示6月份国内的进口豆到货量更加庞大,初步估计4、5、6三个月的总到货量超过900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720万吨,今年夏季我国豆油产量将明显提高,这与因处于消费淡季需求低迷的市场前景格格不入。加之,尽管目前国内外豆油价格已经发生严重倒挂,但经过热炒之后的CBOT豆油价格还有高位回落的风险,今后,国内豆油价格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当前,国内一级豆油最高价在5500元/吨一线,按正常比例关系,棕榈油最多还仅有200元/吨的涨幅。另外,今年我国夏季菜籽产量仍达到历年次新高,由于我国菜油中芥酸和硫甙含量超标,无法出口,其行情走势也将受到打压,都将影响夏季棕榈油勾兑效益,使其涨势受限。



  外盘夏季棕榈油价格上涨空间也比较有限



  从往年外盘棕榈油价格走势来看,一般夏季马来西亚棕榈油FOB价都不超过460美元一线,价格最低时曾徘徊在390美元的价位,基本停留在全年度价格的低谷。预计今年也不会例外,据德国油世界预计2006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将调升至3,563万吨,高于去年的3,361万吨。今年强劲的生物燃料需求可能支撑棕榈油价格,但是,由于棕榈油在生物柴油制造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用量还比较有限,难以消化庞大的供应量,国际棕榈油未必如预期的那样乐观,因此,后期我国进口棕榈油到货成本已经不会再有过高的上调,也就是说外盘对国内棕榈油价格的提振作用有限。



  总而言之,今年夏季,我国进口棕榈油数量庞大,供大于求的态势明显,尤其是棕榈油勾兑行为受到打击后,国内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其它高价油和外盘上涨空间的受限,也都将抑制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预计后市行情难以展现大幅上涨态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我国零食量贩行业增速显著高于零食市场 企业快速扩张下开始走向双寡头格局

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零食集合店从街边炒货店衍生出品牌连锁店,零食很忙、万辰体系进一步推动零食集合店进入零食量贩业态。零食量贩其核心 DNA 是低价,以品牌标品为例,零食量贩的价格通常可比指导零售价便宜 20%以上。

2025年05月15日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减糖政策推动代糖行业发展

代糖本质并不是糖,但可以和糖一样帮助食物产生甜味,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与糖最大的区别在于代糖几乎不参与代谢、不产生热量、不升高血糖,因此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4年全球代糖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我国代糖产品市场规模也突破100亿元的规模。

2025年04月22日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消费升级+蛋品加工技术进步双重推动我国蛋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大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蛋品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包括蛋制品、蛋粉、蛋制食品等,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到了7%。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