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功能饮料前景预测与发展机会

2003年的非典引爆了功能饮料,并在2004年火得一塌糊涂,但进入2005年以后,除了王老吉凉茶正铆足劲从自己的大本营两广和浙南向全国扩展、苗条淑女一反(哈药空中狂轰乱炸的)常态而低调入市外,整个功能饮料再无亮点——正如许多专业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功能饮料正入了调整期。

  功能饮料确实是不同于其它饮料的产品类型,瓶装水疯起来以后就没有调整过,碳酸饮料没有,茶饮料没有,低浓度果汁饮料也没有,唯独功能饮料火了一年就进入了调整期。笔者在食品特别是饮料行业从业近十年,也始终对“食品必定要向的功能方向发展”这一点充满着信心,刚开始也对功能饮料的这种反常的情况感觉十分奇怪:为什么唯独功能饮料会出现这个反常的现象?

  所谓事出有因,通过对各种市场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消费者的随机调查,笔者发现,功能饮料之所以出现这一与众不同的反常现象,其实就在于“功能”这一产品特性上——消费者对功能饮料“功能”的糊涂不清,以及目前的功能饮料的为非常态品。

  因为是功能饮料,所以消费者就要关注产品现实而直接的功能,但目前市场上无论是维生素饮料,还是补充电解质饮料,都让消费者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喝,也没有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功能的现实性和直接性。

  目前市场上以脉动为代表的功能饮料大多是以运动饮料的形式出现的,这就无形中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场合——运动中或运动以后。但大部分消费者是不运动的或者很少运动的,这就背离了功能饮料希望消费者常态即经常性购买的初衷。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市场上的运动饮料会出现疯狂2004年,随后就出现平静2005年了,因为2004年消费者图的是新鲜,一旦他们恢复了理智,结果发现自己竞然对功能饮料是糊里糊涂的,也并不一定平时非要喝他不可。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的“东方魔水”健力宝会随着人们对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淡忘而从年销售额40亿走下神坛的原因。

  所以,反而是有着现实而直接的“提神醒脑、补充体力”功能的红牛持续不衰,强调现实而直接的“预防上火”功能的王老吉能够在2003年异军突起,从2002年的1亿多做2003年的6个亿,再到2004年的10个亿。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应当已经明白了功能饮料需要进行调整的原因了,而且这种调整具有由市场造成的被动性。但是,正是这种被动性,才预示着功能饮料黄金时代的即将到来,就象一座藏量巨大的金矿,已经出现金光乍现的情况,就看谁来开始挖掘了。

  第一个挖到金矿的非王老吉凉茶莫属!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但是在2002年之前,王老吉始终陷入难以做大做强的困扰之中:一是消费者对凉茶是药还是功能饮料的认知混乱;二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这句标准的无诉求的诉求(这种无诉求的诉求的致命之处就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宣传概念,宣传了跟没有宣传是一回事,相当于广告宣传中只说“王老吉凉茶”一样)导致的宣传概念模糊;三是两广本地人有有自制凉茶的习惯与成品之间的冲突;四是外地人没有喝凉茶这种意识的地域限制。

  但是,在将产品定位为具有“预防上火”的功能饮料之后(请大家注意:是“预防上火”而非“治疗上火”——这就是策划人的聪明之处),这种跳出保健品束缚、又具有现实而直接功能的功能饮料定位,一举解决了困惑凉茶的四个关键性问题,再加上央视的强力广告拉动,王老吉凉茶终于成为2003年以后功能饮料市场的一匹黑马:销售额从2002年的两广1个多亿,到2003年全国的6个亿及2004年的十个亿。

  向红牛和王老吉学习!

  红牛是在健力宝运动饮料走下坡路时走入中国的,红牛以其“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的现实、直接而且确实有效的功能,在做好了每年亏损一个亿的准备时,第二年就实现了赢利,并且迅速红遍中国市场,最终达到每年10个亿,而且还在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

  虽然红牛以每罐6元左右(250ml)的价格定位于高端、并一直不愿意放下身价的方法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大部分人认为这种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红牛的在新形势下的高速发展,而且根据各地销售量来说几乎可以称为一个华南地区的强势品牌,其实笔者认为红牛大可不必改变自己这种高端定位,具体原因笔者将另文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但红牛现实、直接的功能定位,加上确实有效的功能保障,应当给众多希望在功能饮料上一试身手的企业以有益的启示。

  王老吉前面我们已经做过分析,它的成功就在于“预防上火”这一现实、直接的功能诉求,以及确实有效的功能保障。

  所以说,凡是希望做饮料的企业应当记住这样一条:既然是功能饮料,那么就要给消费以现实而直接的功能体验,因为消费者购买功能饮料的理由就是那对这些功能的需求,并能够真正体验得到。

  但是,我们需要关注如下几个反面的例子:

  第一,以减肥为诉求的美国“力丽”,虽然也强调现实而直接的减肥功能,但它的这种功能很难让消费者现实而直接地体验得到,所以他们会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力丽要成功是很难的。

  第二,以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为诉求点的日本“力保健”,一是它的功能诉求很难能够让消费者现实而直接地体验到,二是它一反消费者对饮料的常规理解而将饮料以保健品的形式(口服液瓶)进行销售,这种产品的功能也是很难的。

  第三,来自于日本的宝力矿水特,虽然具有与红牛几乎相同的解乏这一功能诉求,但由于其实际效果远逊于红牛,再加上“宝力矿水特”这个饶舌拗口的名字,它的成功可能性也并不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尚未形成大规模 普通配方液态奶是最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尚未形成大规模 普通配方液态奶是最主要细分市场

婴配液态奶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2024年全球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规模为2.05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德国、芬兰、韩国、日本等地区市场的生产销售较多。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近年来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下降态势,主要在于国内需求规模有所降低,尤其罐头保质期较长,一旦下游需求降低,产量也会随之缩减。2024年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00.72亿元,止住跌势,较上年有略微增长。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跨界者涌入、加盟模式等因素下,国内现制茶饮店快速扩张,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超39万家。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从产销率来看,随着流通环节效率提升,以及渠道铺设覆盖更合理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得以持续提升,相应的我国薯片行业产销率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24年我国薯片产销率约为91.45%。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我国饮料市场近年来竞争格局变化较快,最明显的变化是可乐销售额下滑,被其他类别饮料市场瓜分,茶饮、功能饮料市场增长较快。2024年虽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仍然排名第一,但是较2020年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而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脉动等饮料追赶上来。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开心果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分散。由于开心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若干全国性品牌和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的特征。目前仍有较大的散装作坊市场。

2025年06月10日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从不同价位段现制茶饮品牌规模来看,平均单杯价格不低于 17 元人民币的高端现制茶饮店,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品牌价值的重视,持续快速扩张,不断从低价市场获取市场份额,2024年高价现制茶饮市场份额达到25.9%。

2025年05月29日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