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辖 24 个乡镇 337 个村,总人口 78 万,总面积 123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19 万亩,草山、草坡、林间草地 21.8 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 15.6 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豆类等,年均粮食产量 30 万吨,可提供农作物秸秆 30 万吨,发展养羊业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
富平发展奶山羊历史悠久,起始于上世纪 30 年代,发展于 70 年代, 1972 年开始引进西农莎能羊对当地羊进行杂交育种,于 1990 年育成了关中奶山羊品种。通过几十年艰苦曲折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年奶粉加工能力 1.2 万吨、液态奶 1.5 万吨的 5 个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 10 万户饲养户为基础,千名收奶员、收奶站点为纽带,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2004 年末,全县奶山羊存栏 18.7 万只,奶类总产 6.5 万吨,人均占有鲜奶 83.3 公斤,乳品企业加工奶粉 4800 吨,液态奶 8000 吨,以奶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 2.83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25% ,养羊业占畜牧业的 40% ,奶山羊产业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先后向全国 28 个省, 870 多个县(市)输出奶山羊良种 50 多万只,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奶山羊基地县,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被国务院命名为“奶山羊之乡”。
2 主要做法及体会
2.1 政策扶持是根本 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奶山羊产业的发展,把奶山羊做为富平的支柱产业来抓。 1978 年在我县成功举办了全国奶山羊工作会议, 1981 年县上就专门成立了畜牧局, 1984 年成立了县奶山羊办公室,目前全国仅富平一家(属全民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奶山羊生产技术服务及推广工作),从 1985 年至 90 年代,先后召开了六届赛羊大会; 1983 年召开了全县奶山羊工作会议,在不同发展时期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奶山羊生产及奶业产业化的决定》,并在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及优惠政策,并在 1997 、 98 年对乡办的红星、张桥乳品企业进行了整体拍卖,县内乳品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促进了奶山羊生产的持续发展。
2.2 资金投入是保证 多年来,先后争取国家级“奶山羊工业性试验”、“秸秆养羊示范县建设”、“陕西省关中奶山羊良种场”等大型项目资金,种羊建设专款 500 多万元,同时积极争取银行小额支农贷款,近两年间以奶山羊为主的畜牧业投放资金 2000 多万元,有力的保证和支持了奶山羊生产的发展。
2.3 龙头带动是关键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先后投资 8000 多万元,建成乳品加工企业 5 家,液态奶生产线一条,年加工奶粉能力 1.2 万吨,液态奶 1.5 万吨,有力的带动了奶山羊的发展。但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国内的光明、伊利、银桥、三鹿等乳品企业迅猛崛起,富平乳品企业由于机制、管理、产品等方面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奶山羊的快速发展。
2.4 科技支撑是保障 围绕全面提升奶山羊养殖综合水平,一是狠抓了良种繁育,近三十年来,县上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对全县的种羊进行综合鉴定,编号建档,并对莎能奶山羊群定期导入引血,现全县建成莎能奶山羊专业村 5 个,养殖户 500 多户,有莎能羊 2300 多只,现代化的陕西省关中奶山羊场已建成投入使用,全县关中奶山羊良种率达 90% 。二是抓饲草饲料。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为重点,大力推广青贮、氨化、微贮,配合饲料等实用技术,建成秸秆拉丝打捆微贮饲草站 35 个,仅去年就加工商品饲草近万吨,全县青贮、氨化秸秆处理利用率达到 25% 。引导扶持群众种植以苜蓿为主的牧草面积 8 万亩。三是抓疫病防治,以 W 病、布病为重点,坚持春秋两季防疫,在布病防治上总结推广了“三全、四凭证、疫点消毒”的办法,布病得到了净化,保证了奶山羊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坚持采取多种形式传授指导养羊户,不断提高群众繁育、饲草、管理等技术知识,提升群众养羊的综合水平,为奶山羊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基地建设是基础 基地是产业化初级产品的批量生产源,是龙头企业得以发展的依托和条件,只有加快基地建设,才能全面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多年来,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奶山羊基地。现全县建成万只以上养羊大乡 6 个,千只以上奶山羊重点村 28 个,奶山羊养殖小区 5 个, 20 只以上的养羊大户 130 多户。百只以上养羊场 6 个。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全县奶类加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差,龙头带动作用不强 全县目前虽有 5 家加工企业,但规模小,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基本属于原产型产品,缺乏“拳头”、“名牌”产品。
3.2 奶山羊品种质量整齐度差,规模经营发展缓慢 奶山羊品种质量经过多年选育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个体间差异较大;全县 20 万以上的养殖场户仅 130 多个,养殖总体仍停留在传统的副业性家庭饲养方式上,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制约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社会化服务的实施,影响了经济效益。
3.3 资金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近年来,国家投入发展资金很微,除可使用少量的小额支农贷款外,基本上再没有信贷和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要发展规模养殖大户和加工企业,只能靠社会资金,基本投资渠道不畅,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3.4 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畜牧业产业化需求,目前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工资待遇无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发展畜牧业缺乏技术支撑。
3.5 鲜奶流通领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现鲜奶收购人员游离于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之外,形成了鲜奶质量无保证,短斤少量,上坑企业,下拿群众,不但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而且挫伤群众养羊的积极性。
4 发展对策
富平县是全国重点的的奶山羊基地县,奶山羊存栏数量大,质量高,群众在几十年的饲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农作物秸秆、饲草资源充足,饲养条件非常优越。近年来,羊奶以甘温,可健胃利肠,是温和的营养补品,易消化吸收,被人们作为保健食品而受到青睐,喝羊奶热由广东、福建沿海逐渐扩展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国外由于奶山羊放牧对环境影响及人力成本大等原因,奶山羊数量锐减,羊奶产品严重短缺,加之 2008 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为奶酪等羊奶制品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量的资本将会向奶山羊产业投入。 7 月初新西兰投资商到富平进行了考察,并达成了开发奶山羊资源的初步意向。为了充分发挥奶山羊这一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各级政府应把奶山羊生产列为扶持重点,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 农民的思想,进一步把奶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做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着力点,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四个加大”、力求“五个突破”,全面促进奶山羊产业的优化升级和高速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1 “四个加大”
4.1.1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优惠政策,落实乡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在生产建设中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县级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包联扶持以奶业为主的畜牧大乡、大村、规模养殖户、饲养小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从而使全县形成抓奶业为主的畜牧业强县建设的整体合力,通过强劲的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
4.1.2 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首先根据国务院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其次通过多层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县、乡、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再次,加强对奶农技术培训,提高奶农对各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实现奶山羊生产的科学、标准、规范化,促进养殖水平的全面提升。
4.1.3 加大典型示范力度 抓好示范点建设 县、乡所有技术人员和所有包联部门及乡镇主要领导都要包建科技示范村、户、场、小区,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推广,真正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4.1.4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国家要加大对奶山羊的投资,财政单项列支奶业发展基金,落实每公斤鲜奶提取1分钱的技术改进费政策。各乡镇、各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服务产业建设,通过争取信贷资金项目向奶业产业倾斜,引导帮助奶农加大投入力度等办法,提高奶山羊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4.2 “五个突破”
4.2.1 在乳品龙头企业建设上实现突破 首先是积极创造宽松环境,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名牌乳业集团来富平兴办乳品企业,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投资入股、建立分厂,也可采取承包、兼并、购买现有企业等形式,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其次是继续抓好县内乳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整合现有乳品企业,帮助富华乳业公司液态奶生产线二、三期工程建设,组建富平奶业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逐步建立“公司 + 农户”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畜牧业,加快我县奶山羊产业化的步伐。
4.2.2 在品种选育上实现突破 以“陕西省关中奶山羊良种繁育中心”为重点,运用先进的育种技术,现代的育种手段,加快关中奶山羊品种的选育步伐,提高群体质量,扩大总体数量。要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使全县良种奶山羊存栏达到 30 万只,奶类总产达到 10 万吨。
4.2.3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实现突破 冲破种植业“粮—经”二元经济结构的旧观念,建立“粮—经—草”三元经济结构新体系,树立“立草为业”的意识,加快草业开发,结合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推广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和饲料专用玉米,发展草业大户和草业公司,建立饲草产业;以推广秸秆加工调制技术为手段,狠抓秸秆青贮、氨化,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全面推广配合饲料养畜,提高饲料报酬,发展粮、草、畜循环经济。力争达到羊均 3 分草, 200 公斤青贮、氨化饲草。
4.2.4 在养殖模式上实现突破 在奶山羊集中产区,建设饲养小区、家庭式养殖场与机械挤奶站,实行“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供给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挤奶销售、统一奶畜保险、分户饲养)的管理模式,实现“四个转变”(由家庭副业向主导产业转变,由庭院模式向小区转变,由小规模散养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由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标准化饲养转变)。继续抓好养殖大乡、大村建设,力争三五年内全县建成奶山羊饲养小区 10 个,养殖场 200 个,万只奶山羊大乡 12 个,千只奶山羊村 30 个, 20 只以上养羊大户 500 户。
4.2.5 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上实现突破 组建奶山羊产业协会,按照服务、自律、维权的原则,强化行业内部管理。通过加强动物饲养,卫生环境建设,动物防疫,畜产品卫生质量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行业动物卫生质量保障体系 ,消灭和净化规定的动物疫病,饲料兽药残留等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指标,建立绿色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