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调味品市场上演两极分化的裂变

一方面是大量不合格、假冒产品在广大城乡市场泛滥,一方面在大城市中又出现了高档调味品消费潮,中国调味品市场无疑正在经历着两极分化的裂变,而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浪潮更加速了调味品市场格局的演变。

  “黑调料”充斥低端市场

  近日,在国家质监总局组织的一次质量抽查中,发现酱油、酱产品有1/4不合格,有的产品防腐剂竟超标10倍。而此次曝光的酱油、酱产品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记者在一家食品专业网站上输入“调味品”进行搜索,仅仅两个页面就包含“北京:鲜风牌鸡精因不合格下架”、“成都食品调味品问题多”、“‘红梅牌’调味品被查出质量不合格”、“1至2月份郑州鸡精合格率不到三成”、“杭州查获440公斤假冒味精”、“非碘私盐冲击食盐市场”、“石狮查获43箱假醋”、“温州查获600包假冒鸡精”、“南京市场假胡椒粉泛滥”等负面报道,占所有搜索结果的1/5以上。

  走访了北京几家大型超市,并没有发现近期被“通缉”的这些调味品,但在城乡结合部的小超市、食杂店和农贸市场,记者发现这些流通渠道里销售的调味品问题很多。以酱油为例,这里大部分都是杂牌、小厂的产品,还有的甚至是无厂名、厂址、保质期的“三无”产品;有的产品根本没有酱油应有的酱香味和鲜味,只有咸味,还有的甚至有些苦涩的味道。香辛料的问题则更为突出,不少农贸市场里销售的辣椒粉、花椒、大料等大多为露天摆放,连最起码的卫生都无法保证。

  在京北一家大型农贸市场,一位兼营蔬菜和调味品的小老板向记者透露,调味品的利润比卖菜大多了,而且不愁销路。由于价格极其便宜,这些调味品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是消费能力很低的农民工、老年人,还有的流向了小餐馆、路边摊。

  高端消费趋势显现

  在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当代商城、旺市百利、北辰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场,花样繁多的各种调味品大多要占据两个以上的货架,仅仅酱油就包含生抽、老抽、酿造酱油等,还有专门用于凉拌菜、清蒸鱼等的酱油。在此次酱油、酱产品抽检中上“红榜”的广州致美斋和佛山海天的多种产品位列其中,北京和田宽的产品也占据了较大席位。除开盐、糖、醋、味精等传统调味品,一些新型的复合型调味品,如水煮鱼调料、涮羊肉调料以及各种汤料等更是由于方便实惠、顺应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而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许多进口调味品开始“入侵”中国人的厨房。在一些大型超市,记者发现了从日、韩进口的酱油、芥末、咖喱以及各种特殊口味的酱料等调味品。导购员告诉记者,喜欢尝新鲜的年轻人、追求品质生活的都市白领、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海归”以及外国人是这些调味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尽管价格比国产同类商品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卖得依然很好。

  有数据显示,在经济发达地区每消费10元的食品,其中就包含了一元的调味品消费,而在广大农村市场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由此可见,中国调味品市场区域发展很不均衡,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国际化专业化重组启幕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目前进入了一个大转变、大调整和大分化时期,而新一轮国际化和专业化兼并重组正在拉开帷幕。

  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在上海宣布已经完成了对法国达能集团旗下淘大食品集团的收购,味之素借此获得了淘大食品集团在香港地区、北美、欧洲的中式酱油和冷冻食品业务,同时还包括淘大在内地的中式酱油合资企业——上海淘大食品集团60%的股份。味之素(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前田宏一介绍,目前淘大在全球酱油类调味品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5.5%,位居第三。而在中国内地液体调味品市场,淘大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仅次于李锦记。这是继今年年初日本味滋康入主“北京和田宽”并控股“龙门和田宽”和“虎王和田宽”之后,跨国巨头在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又一重要动作。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介绍,除开上述跨国企业的两次大并购外,今年年初,北京王致和集团公司也宣布与广西桂林腐乳厂合并重组成立王致和(桂林腐乳)有限公司,另有几家国内外著名的大牌食品和调味品集团公司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兼并重组事宜。纵观这次国际化、专业化兼并重组在中国大地上的搏杀过程和结果,正是近十年来中国调味品生产与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国调味品的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集中释放。据卫祥云预测,这种现象还将愈演愈烈,中国调味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国内尽管对稀奶油有着较高需求,但是市场上所需稀奶油等深加工乳制品基本依赖进口,雀巢、安佳、总统、欧德堡等国际品牌在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本土份额相对偏小,但国内品牌在供应链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生鲜乳因其无污染、无添加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丰富。2023年我国有机生鲜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8.31亿元。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西点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西点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西点行业的发展。2024年上半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704亿元。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