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从植物中提取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动向(一)

功能性食品和饮料是当今国内外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鉴于近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因而从天然物中提取,特别是从通常食用的植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也自然成为国内外开发的热点。

  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动向,以及几种具有开发前景的食用植物提取物:绿茶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皮及籽的提取物、大豆异黄酮、番茄红素及植物甾醇的功能和发展动向。

  1 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国际发展动向

  在西方国家,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超体重者和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比较普遍,所以欧美一直十分强调低热量、低脂肪食品和添加剂的开发。

  以糖醇类食糖替代物生产无蔗糖甜食品,用菊粉等产品的代脂肪食品,还有用中碳链脂肪酸合成的低热量脂肪等,在国际上均占有领先地位。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采用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提取物,并不十分重视和提倡。在亚洲国家,有药食同源的传统,注重保健、功能食品的开发。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特别是一些天然提取物的明显功效,也得到国际的公认。因此大量保健功能食品,以食物补充剂的方式进入美国和国际市场。近年在环保、安全、回归大自然的影响下,西方国家也不甘落后,致力于天然提取物的开发,对中国传统的食药两用的植物,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天然提取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从欧美进入中国市场。

  2000年和2002年两届欧洲健康食品添加剂配料展览,参展企业400多家。从展出的产品看,天然提取物非常突出。如展台中有植物提取物74处、植物化学品31处、天然抗氧剂75处、膳食纤维44处、大豆异黄酮38处。

  展出产品中比较热门和突出的有:标示有妇女保健、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疾病、改善骨质疏松4大功能的大豆异黄酮;有护眼功能的叶黄素;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高于维生素E100倍的番茄红素等。2002年6月在美国IFT的展出,包括食物补充剂、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功能性饮料和食品、植物提取的天然色素和抗氧剂、果蔬加工品(脱水物和微粉)、生物合成的功能低聚糖和肽等。

  2002年8月在西安,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持召开的“功能食品科技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参加会议的有我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加拿大的专家学者150人左右。主要新技术新产品的报告,绝大多数是关于天然物或其提取物的。如植物异黄酮和骨质疏松症、酶法提取番茄红素、灵芝抗癌机制、枇杷叶提取物改善动物糖代谢、美国加州杏仁多功能、山药的抗氧化活性、白黎芦醇对骨代谢的影响、生物合成伽玛氨基丁酸、竹叶抗氧剂、香椿萃取液对人类精子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等。

  2 正确认识天然提取物

  应该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天然物不等于均是没有毒性的,合成物也不一定是不安全的。例如天然色素,大部分从植物中提取。国内外竞相开发,普遍认为是较安全的品种。但是从我国已经批准列入使用卫生标准中的40多个天然色素,只有甜菜红、越桔红、辣椒红、焦糖色、蜜蒙黄、萝卜红、黑加伦红、红曲米茶黄素、柑桔黄等品种,使用量不受限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其余大部分品种,均有最大使用量的限制。

  其中紫草红最大使用量为0.1g/kg,和合成色素胭脂红、新红的限量相同;姜黄素最大使用量规定为0.01g/kg,比合成色素日落黄、柠檬黄0.1g/kg要低10倍。说明姜黄素的毒性高于合成的黄色素。最大使用量,是经过严格认真的毒理学评价程序而确定的。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列入使用卫生标准目录的品种,只要按规定的剂量使用,均是安全的。切不能认为天然物一定比合成物更安全。

  特别是世贸卫生及植物卫生措施委员会2004年3月12日通报:日本厚生省因食品安全的理由,拟将38种食品添加剂,从现有食品添加剂的名单(非合成添加剂名单)中撤消。这些食品添加剂将不被准许在日本境内及境外销售。拟批准日期不迟于2005 年2月,拟生效日期不迟于2005年8月。

  这38种中除少数酶制剂以外,主要是天然提取物。而且这些提取物的原料植物,不是常规的食用植物(如防已、槐树角、无花果、厚朴、复盆子叶等)。这进一步说明了,天然提取物必须注意其来源。不能一谈天然物,就等同安全。我国卫生部对保健食品的中草药原料,也规定有几十种不得使用。所以,采用传统的食用植物提取的功能性添加剂,不仅在毒理学方面比较安全,消费者也容易接受。这可能是国际上一些功能性添加剂产品走红的原因。现将近年国内外几种具有开发前景的食用植物提取物,作进一步说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尚未形成大规模 普通配方液态奶是最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尚未形成大规模 普通配方液态奶是最主要细分市场

婴配液态奶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2024年全球婴配液态奶行业市场规模为2.05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德国、芬兰、韩国、日本等地区市场的生产销售较多。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我国肉罐头市场产需持续下滑 双汇发展、金字火腿与光明肉业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近年来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下降态势,主要在于国内需求规模有所降低,尤其罐头保质期较长,一旦下游需求降低,产量也会随之缩减。2024年我国肉罐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00.72亿元,止住跌势,较上年有略微增长。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现制饮品行业持续更新迭代 茶饮规模持续扩张 大众市场潜力较大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跨界者涌入、加盟模式等因素下,国内现制茶饮店快速扩张,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总数超39万家。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我国薯片行业:市场饱和下难有高增长 非油炸薯片成新增长点

从产销率来看,随着流通环节效率提升,以及渠道铺设覆盖更合理的情况下,库存周转率得以持续提升,相应的我国薯片行业产销率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24年我国薯片产销率约为91.45%。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我国功能饮料市场逆势增长 “新蓝领”和熬夜党成为主要消费对象

但是,我国饮料市场近年来竞争格局变化较快,最明显的变化是可乐销售额下滑,被其他类别饮料市场瓜分,茶饮、功能饮料市场增长较快。2024年虽然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仍然排名第一,但是较2020年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而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脉动等饮料追赶上来。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我国开心果行业仍长期依赖进口 市场呈若干全国性品牌与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特征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开心果行业参与者较多,竞争格局分散。由于开心果炒货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呈现若干全国性品牌和众多区域性品牌共存的特征。目前仍有较大的散装作坊市场。

2025年06月10日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后疫情时代我国现制饮品保持高速增长 低价依旧是行业发展重要抓手

从不同价位段现制茶饮品牌规模来看,平均单杯价格不低于 17 元人民币的高端现制茶饮店,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品质、品牌价值的重视,持续快速扩张,不断从低价市场获取市场份额,2024年高价现制茶饮市场份额达到25.9%。

2025年05月29日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2025年中国调味品稳步发展 行业并购逐步成为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已经达到2955.59亿元,观研天下估计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3223.87亿元。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