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近年来国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是逐年上升的,奢侈品的供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满足,国际有名的奢侈品品牌为了在中国的市场生存,在我国建立专卖店进行营销,二三线城市由于近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扩大自身品牌的市场,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的专卖店,同时,奢侈品品牌为了配合网络营销的潮流,开始在网络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营销平台。奢侈品新店的扩张由于国家实行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活动而速度减慢,我国的奢侈品需求逐渐减少。通过分析贝恩提供的数据得知,仅是在2013年一年之内我国新开张的奢侈品新店就高达150家,2015年的新店开张比上一年多了10家左右,速度明显高于2014年,2013年我国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活动使得近一年的时间奢侈品新店开张仅有100家,速度明显低于前两年。近年来市场的成熟以及有资本的消费者对具有自身风格的体验式奢侈品需求下降导致了2016年我国奢侈品增速的放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咨询整理
1、行业特性目前,中国消费者依旧是推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主要动力,更多的奢侈消费正回归中国境内。中国消费者依然重视门店的专属体验,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高度数字化,对于全渠道的奢侈品牌体验诉求也领先于其他国家,54%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认为全渠道体验‘非常重要’,这一比例略高于美国的51%,远高于欧洲的40%和日本的39%。奢侈品品牌应当重新思考中国市场的线上线下布局,在新格局下赢得中国奢侈消费者。
尽管奢侈品行业业绩不断下降、门店也不断关闭,但是奢侈品电商平台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形势,国人也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购买奢侈品产品。
2010-2016年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分析(亿元,%)
年份 |
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 |
全国GDP |
所占比重 |
2010年 |
871 |
408903 |
0.213% |
2011年 |
1060 |
484124 |
0.219% |
2012年 |
1150 |
534123 |
0.215% |
2013年 |
1160 |
588019 |
0.197% |
2014年 |
1150 |
636463 |
0.181% |
2015年 |
1130 |
676708 |
0.167% |
2016年 |
1200 |
744127 |
0.161% |
如今,国人奢侈品消费意识渐趋理性,也为提振民族品牌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近年来,一些沉寂已久的国内老字号品牌,如海鸥手表、回力球鞋等民族品牌先后发力。其中如曾经被视为“老土”的红底白条回力球鞋,数年前因重新包装而广受追捧,在欧美市场价格竟意外地创下了比国内高25倍的纪录。
奢侈品大牌每年的涨价以及成为了常态,也成为大牌们“吸金”的策略,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里,奢侈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60%。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价格日益走高,换季打折亦导致价格上涨等。也有专家表示,大牌们每年的提价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用这种涨价的策略强调奢侈品的高价性,是一种维护期高端神话地位的一种方式。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9.8万亿元,同比增长24%。

2017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7409亿元,增长6.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754亿元,同比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81亿元,增长10.1%。2017年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比2016年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增长11.8%。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