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 |
产品类型 |
具体内容 |
上游 |
— |
钢材、铝材、塑料、石化、电子元器件、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 |
汽车用品 |
电子用品 |
空净化器、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音频转换器、车载吸尘器、车载加湿器、GPS导航等 |
美容养护用品 |
润滑剂、玻璃水、防冻液、车膜、车蜡、机油、汽车涂料、冷却液、密封胶、清洁剂等 |
|
装饰用品 |
座椅坐垫、地毯、汽车香水、汽车挂饰、车身彩条、向盘套、头枕、靠垫等 |
|
安全用品 |
防盗器、方向盘锁、车用灭火器、安全座椅、中控锁、防静电用品、后视系统、警示牌等 |
|
改装用品 |
树脂小包围、大包围、脚踏板、行李架、前后护杠、前后护板、排气管改装、汽车尾翼等 |
|
维修用品 |
千斤顶、轮胎充机、喷枪、跑关机、换套绳、应急电源、汽车检测价备等 |
|
下游 |
— |
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汽车改装厂和汽车养护店以及专业的汽车用品店等 |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用品的需求量随之扩大,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接受程度也有所提高,我国汽车用品价格整体呈波动走高态势。根据“中国金恒德汽车用品价格指数网”信息系统监测显示11月份汽车用品价格指数为122.22,较2019年10月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7个点,涨幅为0.469%。汽车美容养护指数较上月大幅上涨。

2019年1-11月,我国四大类汽车用品价格指数均呈持续微幅上涨的态势。2019年11月汽车外饰用品价格指数为111.62点,涨幅为0.55%;汽车内饰用品价格指数为99.14点,涨幅为0.222%;汽车电子用品价格指数为96.29点,涨幅为0.073%;汽车美容养护用品价格指数为181.81点,涨幅为0.754%,汽车美容养护类呈现3涨1跌态势,上涨的类别是工具类,环比上涨3.61点。

目前,我国汽车用品中,汽车电子用品种类相对较多,市场规模占汽车用品的比重达到32.3%;汽车装饰用品和汽车美容养护用品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其市场规模占比分别达到29.2%和26.7%。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运营规划研究》

汽车用品销售渠道方面,汽配城和汽车用品店占据着主要地位,购买途径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其中,汽配城、汽车用品商店依旧是消费者购买汽车用品的首选,占比为35%左右。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在汽车用品消费中越来越多的选择网购途径,逐渐和其他传统、有形市场并驾齐驱。

目前,由于汽车用品行业产品种类众多,所以整个行业内并没有大型的垄断性企业。从汽车用品的细分市场来看,大部分产品进入门槛较低,比如:汽车挂饰、车内香水、方向盘套等;这些小型企业也可以进行相关产品生产,因此处于竞争较为激烈的状态,而润滑剂这种与石油化工紧密相关的产品形成了几大巨头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如中石化、中石油、壳牌以及埃克森美孚等。
种类 |
细分产品 |
主要企业或品牌 |
电子用品 |
行车记录仪 |
北京佳明、任我游GOU、纽晏数码、科大讯飞等 |
车载GPS |
海康威视、飞利浦中国、PAPAGO、中恒DEC等 |
|
倒车影像 |
卡仕达、凌度、德赛西威、优路特等 |
|
美容养护 |
防冻液 |
德联集团、龙蟠科技、巴斯夫、康普顿等 |
润滑油 |
壳牌中国、埃克森美孚、中石油、中石化等 |
|
车膜 |
伊士曼(龙膜)、3M、海晏威固、厦门彰泰(雷朋)等 |
|
装饰用品 |
汽车靠枕 |
江苏旷达、凯帝家具、米秀汽车等 |
座椅坐垫 |
牧宝车居、尼罗河实业、广州车邦(五福金牛)等 |
|
汽车地毯 |
无锡吉兴、弗吉亚(柳州)、上海汽车地毯、佳成汽车等 |
|
安全用品 |
防盗器 |
铁将军、时利和、博世(中国)等 |
安全座椅 |
好孩子GB、Britax宝得适、RECARO瑞凯威、GRACO葛来等 |
|
汽车灭火器 |
中国消防、南京消防、江森自控、首安工业等 |
|
改装用品 |
行李架 |
北汽集团、拓普集团、宇通客车等 |
脚踏板 |
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力帆实业等 |
|
汽车尾翼 |
铭祥汽车、山东众气、臣基工程等 |
|
维修用品 |
千斤顶 |
通润机电、恩派克、SATA世达、伟富机电等 |
应急电源 |
易事特、职工天科技、科士达、电气国轩等 |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汽车加装电子产品,进行汽车装饰和汽车改装的消费也将增多,进一步推动行业规模的扩大。在未来,我国汽车用品行业发展趋势也将体现在:产品个性化、企业品牌化、绿色环保发展以及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等五个方面。
趋势 |
具体内容 |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
新车销售不会大幅下降,汽车保有量稳步提升,消费能力提高 |
产品个性化 |
90后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追求个性化,DIY类产品增多 |
企业品牌化 |
消费升级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将进一步增强,加速小企业海汰,刺激行业内企业品牌意识的加强和品牌的建立 |
绿色环保发展 |
环保监管加强,企业必须在生产中减少污染排放,同时设计生产绿色安全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