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1月份召回批次数量达到184家。其中进口车企103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次;合资品牌企业50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0次;自主品牌企业31次,较去年同期增加6次。从整体召回情况来看,进口车依旧是召回数量的半壁江山,虽然投诉少,但召回执行的好。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召回次数 |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总计 |
|
2017年 |
进口 |
24 |
11 |
29 |
9 |
4 |
14 |
11 |
1 |
15 |
4 |
12 |
14 |
148 |
合资 |
8 |
10 |
20 |
2 |
3 |
5 |
6 |
3 |
15 |
2 |
7 |
7 |
88 |
|
自主 |
5 |
1 |
1 |
1 |
0 |
1 |
1 |
1 |
0 |
4 |
3 |
2 |
20 |
|
汇总 |
37 |
22 |
50 |
12 |
7 |
20 |
18 |
5 |
30 |
10 |
22 |
23 |
256 |
|
2018年 |
进口 |
10 |
4 |
12 |
7 |
7 |
25 |
9 |
3 |
7 |
8 |
8 |
12 |
112 |
合资 |
7 |
10 |
4 |
7 |
6 |
4 |
4 |
6 |
13 |
4 |
5 |
8 |
78 |
|
自主 |
1 |
0 |
1 |
0 |
8 |
2 |
1 |
2 |
3 |
4 |
3 |
1 |
26 |
|
汇总 |
18 |
14 |
17 |
14 |
21 |
31 |
14 |
11 |
23 |
16 |
15 |
21 |
215 |
|
2019年 |
进口 |
12 |
8 |
11 |
7 |
22 |
3 |
15 |
6 |
7 |
5 |
7 |
103 |
|
合资 |
5 |
4 |
3 |
5 |
9 |
1 |
5 |
9 |
4 |
1 |
3 |
49 |
||
自主 |
18 |
3 |
1 |
4 |
1 |
2 |
1 |
1 |
31 |
|||||
汇总 |
35 |
12 |
14 |
12 |
34 |
5 |
24 |
16 |
13 |
7 |
11 |
183 |
2019年11月,从召回产品的类型来看,乘用车居多,为6辆,虽然也有商用车被召回,但数量较小。从召回的原因来看,2019年11月,气囊安全带召回数量为55辆,较上月增加10辆。自2016年以来,安全带和气囊等是召回主体,安全带带来的召回影响是最大的,尤其在2016年和2018年基本都占到着召回数量的半数以上的状态。
车型大类 |
2017 |
2018 |
2019 |
2019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乘用车 |
245 |
196 |
147 |
23 |
12 |
13 |
12 |
29 |
4 |
22 |
15 |
11 |
6 |
商用车 |
5 |
13 |
19 |
12 |
3 |
1 |
2 |
1 |
|||||
牵引车 |
3 |
4 |
4 |
1 |
2 |
1 |
|||||||
客车 |
2 |
2 |
1 |
1 |
|||||||||
卡车 |
1 |
1 |
|||||||||||
摩托车 |
1 |
||||||||||||
轮胎 |
1 |
||||||||||||
总计 |
256 |
215 |
172 |
35 |
12 |
14 |
12 |
34 |
5 |
24 |
16 |
13 |
7 |
时间 |
气囊 安全带 |
发动机 |
传动 |
电器 设备 |
制动 |
车身 |
转向 |
悬架 |
总计 |
|
2016年 |
649 |
242 |
26 |
50 |
62 |
84 |
4 |
9 |
1125 |
|
2017年 |
1072 |
383 |
38 |
202 |
58 |
80 |
174 |
13 |
2021 |
|
2018年 |
199 |
361 |
347 |
110 |
174 |
46 |
8 |
2 |
1257 |
|
2019年 |
1月 |
28 |
0 |
0 |
11 |
24 |
0 |
0 |
1 |
65 |
2月 |
3 |
7 |
0 |
0 |
0 |
0 |
2 |
0 |
12 |
|
3月 |
0 |
0 |
0 |
7 |
13 |
2 |
10 |
0 |
31 |
|
4月 |
37 |
0 |
0 |
14 |
0 |
0 |
0 |
0 |
51 |
|
5月 |
0 |
35 |
9 |
2 |
0 |
0 |
1 |
57 |
111 |
|
6月 |
0 |
0 |
0 |
4 |
0 |
0 |
0 |
0 |
5 |
|
7月 |
9 |
0 |
6 |
4 |
0 |
13 |
0 |
4 |
38 |
|
8月 |
20 |
89 |
8 |
0 |
0 |
0 |
0 |
0 |
117 |
|
9月 |
45 |
9 |
0 |
0 |
0 |
6 |
0 |
0 |
60 |
|
10月 |
0 |
7 |
1 |
0 |
0 |
0 |
0 |
0 |
8 |
|
11月 |
55 |
2 |
0 |
2 |
0 |
1 |
0 |
39 |
98 |
|
2019年 |
198 |
149 |
23 |
45 |
37 |
22 |
13 |
102 |
596 |
|
缺陷情况-简 |
可能后果-简 |
制造商 |
维修措施-简 |
投诉情况 |
汇总 |
气囊及安全带 |
其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为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膨胀装置) |
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 |
长安福特 |
更换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模块 |
0 |
547876 |
|
由于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对模具进行清洁,某批前排安全带的内轮片尺寸可能不符合要求 |
安全带带感锁止的锁止值变大,比要求的2.0g超出0.1g。 |
奔驰 |
更换安全带 |
0 |
152 |
气囊安全带汇总 |
548028 |
|||||
悬挂系 |
前减震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能会造成减震器损坏和减震器又头变形弯曲 |
前减震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甚至导致车辆下控制臂衬套脱出,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减震器又头断裂 |
北京奔驰 |
免费安装前减震器加强固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
0 |
391605 |
悬挂系汇总 |
391605 |
|||||
发动机 |
发动机的平衡轴,其滚针轴承的外环在制造时可能未被正确压入曲轴箱 |
滚针轴承外环脱出曲轴箱时,这可能导致平衡轴松动开同曲轴碰撞干涉,导致发动机曲轴和(或)缸体的严重损坏 |
华晨宝马 |
更换发动机 |
0 |
49 |
部门BMW自产发动机的平衡轴,其滚针轴承的外环在制造时可能未被正确压入曲轴箱 |
宝马汽车 |
0 |
18 |
|||
由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在发动机停止时控制不合理,会向点火线圈国产遇电。 |
造成点火线圈的内部温度上升、线圈回路短路和保险丝熔断,可能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并无法再启动,可能发生追尾事故。 |
斯巴鲁汽车 |
升级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并检查点火线圈。 |
|
17479 |
|
发动机汇总 |
17546 |
|||||
电气设备 |
驾驶员侧玻璃升降器开关在极端情况下会产生异常低电压,通过供电回路传导至雨刮电机,导致左右雨刮干涉。 |
极端情况下,车辆可能出现左右雨刮干涉现象。 |
东风汽车 |
将驾驶员侧玻璃升降器开关给门槛灯的供电线束端子悬置,并使用绝缘胶带缠绕处理 |
缺陷投诉10起,保险索赔507起 |
3773 |
因发动机控制电脑中的充电控制程序设定不完善,如频繁处于长时间怠速停车状态会使蓄电池异常劣化,在车里怠速启停后,发动机无法再次启动,可能会发生后车追尾事故。 |
发动机无法再次启动,可能会发生后车追尾事故 |
丰田汽车 |
修改所有对象车辆的发动机控制电脑程序,并检查所有对象车辆的蓄电池,如蓄电池异常则更换新蓄电池。 |
0 |
12637 |
|
电器设备汇总 |
16410 |
|||||
制动系 |
制动软管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紧固不菲密封性不足,制动液可能渗到软管内、外层橡胶之间,造成制动软管膨胀。 |
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制动压力减少,影响车辆自动性能。 |
斯巴鲁汽车 |
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制动软管,以消除安全隐患 |
|
3672 |
制动系汇总 |
3672 |
|||||
车身附件 |
部分车辆的背门气动式支撑杆,由于供应商在电镀工序在中对温度的管理存在不完善,支撑杆表面会产生微小裂纹,可能会导致封入的气体泄漏,致使无法保持背门掀开的状态。 |
可能会导致封入的气体泄漏,致使无法保持背门掀开的状态,背门在下落时可能碰撞到用户头部。 |
丰田汽车 |
并为部分搭载问题零件的车辆更换合格零件 |
0 |
679 |
车身附件汇总 |
679 |
|||||
车身 |
部分出口到中国的2018年款大切诺基未安装前牵引装置 |
没哟前牵引装置的车辆可能更难以安全地牵引或救援。 |
克莱斯勒 |
将牵引环支架安装到车辆上,换上带孔的车前下部格栅。 |
0 |
60 |
车身汇总 |
60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