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销量自2013年以来便维持在2000万辆以上。在汽车工业带动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0-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呈持续增长态势。2017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37392亿元,同比增长8.20%;预计到2025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将超过6万亿,达到60350亿元。

2019-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在国外成熟市场,由于法律法规的完善,消费者认为再制造产品与新件具有相同的品质,接受度高,而通常情况下,再制造产品可用于保修期内的零件更换。但在我国,消费者普遍认为再制造产品是“二手货”,不愿意接受,且目前并未有将再制造产品用于保修期内的零件更换的成功案例,导致置换模式难以推行,同时由于使用习惯、维修习惯、拆解及存储不当等原因导致旧件产出率低。

        尽管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存在着社会认知度不广、市场占有率不高等种种问题,但在换件修理法和尺寸修理法的再制造技术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再制造主要是基于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和自动化表面工程等先进技术,在吸收融合国外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绿色再制造工艺,再制造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具体来讲,我国汽车产业自2000年以来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据统计数据,截止至2018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同年的汽车报废量达900余万辆,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再制造产业将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2014-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

资料来源:公安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7年各省民用汽车保有量(万辆)

河北省

1387.21

山西省

591.98

辽宁省

727.08

吉林省

387.15

江苏省

1612.82

浙江省

1395.8

安徽省

708.93

福建省

557.01

江西省

465.9

山东省

1929.55

河南省

1274.45

湖北省

679.81

湖南省

683.19

广东省

1894.22

海南省

113.21

四川省

990.3

贵州省

414.01

云南省

622.66

陕西省

549.51

甘肃省

287.45

青海省

99.57

黑龙江省

435.32

北京市

56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502.13

上海市

360.96

天津市

287.69

重庆市

370.47

宁夏回族自治区

130.9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63.15

内蒙古自治区

480.22

西藏自治区

 

40.8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五年各类型民用汽车保有量

类型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

20730

18515.11

16330.22

14099.1

12339.36

私人载客汽车拥有量(万辆)

--

17001.51

14896.27

12737.23

10945.39

私人载货汽车拥有量(万辆)

--

1478.4

1401.16

1330.65

1352.78

私人其他汽车拥有量(万辆)

--

35.19

32.79

31.22

41.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2018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走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4-2018年我国废旧汽车报废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6-2017年我国废旧汽车回收量(单位: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展望未来,汽车上的钢铁、有色材料零部件,90%以上可以回收利用,相比新品,再制造产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同时节能60%、节材70%。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汽车再制造已是成熟产业。再制造零部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环保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使用制造成本及消费成本较低的再制造产品,无疑更具现实意义。这些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售后维修服务中,再制造产品,如发动机、传动装置、转向器、起动机、化油器等,已经占到替换市场的70%—80%。

        此外,汽车制造业是一项巨额投入的行业,其加工设备需要智能机械化,检测设备的投入也相当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一旦发生损坏或报废,重新更新所产生的费用支出也很大,而再制造技术应用于零部件的修复领域,降低了费用,为汽车维修业增添了活力。据统计,一台新的发动机其制造成本是再制造成本的7倍以上,可见再制造技术在汽车维修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及标准,建立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生产基地,促进了再制造技术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快速提升与发展。

资料来源:公安部,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传感器对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两轮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属于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自第一台两轮电动自行车生产面世到现在二十余年间,两轮电动自行车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2024年上半年,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520.08亿元。

2025年01月11日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时间约占汽车开发周期的2/3,是汽车模具最大的细分品类。2022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规模达44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16%,占汽车模具行业整体规模的40.77%;2023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已经达到475.2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240.2亿元。

2024年11月26日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汽车电动门在车辆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电动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6.48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02.03亿元。

2024年11月16日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约0.4亿辆,占全球新增乘用车总销量的65.6%。2019-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0%。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工业、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通用机械等轴承行业下游的旺盛需求,我国轴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轴承行业市场规模为2785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汽车检具行业:新车型投放及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多等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我国汽车检具行业:新车型投放及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多等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汽车检具行业的毛利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产品附加值以及企业规模等。2021-2023年,本土企业超达装备和威尔泰两家企业汽车检具产品销售毛利率均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平。

2024年09月30日
通勤需求下无人出租车受到热捧,矿区等其他场景也将是无人驾驶重要战场

通勤需求下无人出租车受到热捧,矿区等其他场景也将是无人驾驶重要战场

2024年7月10日,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2024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