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颁布单位 |
相关内容 |
2010.10 |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国务院 |
将智能制造装备列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针 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需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
2011.4 |
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
国家发改委 |
修正后的指导目录明确“十四、机械-30、智能焊接设备”鼓励类项目。 |
2012.3 |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计划 |
科技部 |
提出攻克工业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共性技术,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工程化产品,实现工业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
2012.5 |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提出“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开发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精密仪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和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八大类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 |
2015.3 |
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提出加快推进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机器人等智能装置的集成应用,提升工业软、硬件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合作领域。 |
2015.5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
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
2016.4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
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
2016.12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
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类分层指导,分行业、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目标: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
2017.11 |
高端智能再制造 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到2020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 制造发展的拆解、检测、成形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智能检测、成形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布50项高端智能再制造管理、技术、装备及评价等标准;初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再制造产品应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立100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带动我国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