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即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智能网联成为汽车产业的必然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即自主式自动驾驶汽车+网联式汽车。自主式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使用传感器保证自车其他车辆、其他物体的安全距离;网联式汽车可实现车与车、车与设施、车与人、车与互联网的实时在线通信。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打造协同式的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国务院在2015年5月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并制定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图:“2020年,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产业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主份额达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10%,DA、PA整车自主份额超过40%;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ADAS自主份额达6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30%,DA、PA、HA整车自主份额达50%以上。”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结合国外技术发展路径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基础性联网信息服务,主要是定位导航、车载娱乐、远程管理和紧急救援等基本功能;第二阶段实现安全预警、高宽带业务和部分自动驾驶服务;第三阶段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和全部联网。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一阶段。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拉动。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相关规划及政策配套,使得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位处战略高度。传统汽车市场大、增长平稳,车厂亟需寻求新的盈利点,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不断升级演进,三大因素助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长期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最终会实现自动驾驶和车与万物互联。车联网作为汽车“五官”,可以更有效的了解汽车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状况,人工智能作为汽车“大脑”,根据信息综合判断做出决策。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而车联网的应用在自动驾驶时代会得到更充分发展,例如卫星导航将使用高精度地图来提高精度,自动驾驶解放了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可以使用更丰富的车载娱乐等。根据预测分析,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并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