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涵盖汽车内饰件、外饰件、发动机系统塑料部件、功能件及汽车塑料零部件模具等五大门类,各产品类别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基本情况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二)行业进入壁垒
1、较强的同步开发能力
随着汽车消费需求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和时尚化演变,每一新车型的市场生命周期正呈现快速缩短的趋势。为应对消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整车厂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更倾向于选择具备与整车厂进行同步研发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具备提供从前期研发设计、自主开发模具、工程试制、产品验证,到后续质量保证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能力,并尽可能参与整车开发环节。
否则将因逐渐远离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从而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和模具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进入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产品和模具开发能力较弱,新产品研发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而难于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
2、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
整车厂对零部件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整车厂倾向于选择产品开发能力和品质管控能力较强的零部件供应商参与合作研发。一般而言,整车厂在遴选合格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认证,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审核。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供应商资格一旦被整车厂认定通过,一般情况下双方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零部件供应商由于长期与整车厂合作,其产品设计风格、制造工艺等方面将与整车厂的理念更加契合,从而对整车厂有较高的依存度。因此,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一旦确立,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且合作愈久这种关系愈稳固。
对新进入的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在前期没有客户积累的情况下,由于整车厂对新供应商的审核条件较为苛刻,审核周期较长,因此将对新进入者形成较大的壁垒,新进入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短期内很难取代原有供应商。
3、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
现代汽车工业对汽车安全性能、舒适性能等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汽车内外饰件、发动机系统塑料部件等零部件是影响汽车外观美学、驾驶员操纵体验、安全及基础性能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因此整车厂对供应商的认证过程十分严格。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般只有通过汽车行业特有的质量体系标准要求的认证,如ISO/TS16949 才能进入整车配套体系,而该项认证对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管理能力、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管控能力要求较高。除业内通行的质量认证体系外,各整车厂还分别有一系列自身的标准,需要对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评分审核,审核程序复杂且耗时较长。面对行业内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只有研发能力较强、产品质量稳定、服务信誉较好、持续经营能力较强的零部件供应商才能获得整车厂的认同,实力较弱的企业很难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
4、较高的资金投入门槛
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生产基地布局建设、先进设备采购、研发投入、模具购置或开发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规模较大,具体表现为:
资金投入门槛 |
第一,为满足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供货的及时性和服务需求快速响应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通常需要在重点客户所在区域设立生产基地; |
第二,整车厂对零部件的外观、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要求日益严格,零部件厂商需要配备更加精密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建立符合整车厂要求的先进实验室,才能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符合整车厂越加严格的质量要求; |
第三,随着整车厂模块化采购模式的日益成熟,整车厂对其零部件供应商的同步设计研发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要求零部件企业增大研发投入; |
第四,模具是将设计转化为产品的重要工具,零部件企业需要根据零部件设计结构花费大量资金购置或开发对应的模具。 |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汽车产业涉及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等多种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影响面广等特点。同时,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我国一直将汽车工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近年来相继出台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税收优惠、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汽车行业加快兼并重组、支持汽车行业由大向强转变等支持政策。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促进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
(2)经济增长带动汽车消费需求增加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汽车消费的核心推动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并推动我国汽车消费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截止到2016年末,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140 辆,远低于同期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国内汽车消费需求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长期来看,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带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需求的稳步增长。
(3)产业转移及采购全球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国际整车厂出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本地化服务水平的目的,纷纷采取整车生产全球分工协作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战略,全球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步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等具有较大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竞争实力得到较大提升,逐步形成了完善的产业格局,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进一步加强,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已成功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 年底,我国2016年汽车产品出口金额累计值已达到759.95 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出口金额累计值达到645.73 亿美元,占当期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84.97%,零部件出口额相较于1995 年增长超过100 倍。未来,随着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更为广泛的参与全球汽车分工协作产业链,从而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专业化生产能力较弱
我国整车厂生产具有多品牌、多车型、小批量的特点,为了满足整车厂的生产需求,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采用多品种配套的生产模式和“大而全”的业务扩张模式,上述业务模式将限制其专业化发展能力,从而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而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同时为众多国际整车厂进行全球配套,单一配套产品需求较大,使其可在某一细分产品领域通过深耕细作逐步形成较强的专业化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并迅速做大做强。因此,相较于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化生产能力较弱,整体缺乏核心技术。
(2)整体研发能力较弱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各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就汽车零部件行业而言,行业研发投入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整体研发投入水平显著低于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导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更为紧迫。与此同时,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主要设备,我国模具行业整体技术积累较为薄弱,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以及试模次数等方面与国外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目前的模具生产设计、制造工艺还不能完全满足迅速增长的汽车产品开发需求,从而对新产品开发和汽车零部件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3)行业投资相对不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建立起较成熟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庞大的销售网络。但发展过程中“重整车轻零件”的政策倾向,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水平与整车行业的投资水平不匹配的情况比较突出。此外,在行业发展初期,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依靠企业自身内部积累实现做大做强的过程十分漫长。因此,行业投资不足导致大部分企业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开发投入少,先进工艺的吸收、转化、推广速度慢,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4)成本控制压力增大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汽车零部件企业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下游整车厂出于压缩成本的考虑,根据不同车型生命周期而要求零部件供应商逐年降低其供应产品价格。制造成本的上升和销售价格的降低导致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压力逐步增大。
(四)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1、行业上下游行业
主要从事汽车塑料零部件及其配套的塑料零部件模具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因此,上游行业主要为塑料化工行业,下游行业为汽车行业,具体如下图所示:
2、上下游行业对行业的影响
从上游行业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粒子、油漆和外购件等。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从而对汽车塑料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行业的下游行业为整车制造行业。下游整车行业市场销售下滑时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水平将逐步下降;下游整车行业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时,行业利润水平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长,我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稳健增长的新阶段,随着汽车行业增速逐步趋缓,与整车行业密切相关的零部件行业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