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原料价格及相关政策分析(图)

       回顾2017年,新能源汽车又走过了精彩纷呈的一年。动力电池价格快速下降,国内外优秀车企的电动化战略加速推行,打击骗补进入深水区,无一不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前行。

       在一年前发布的2017年度策略中,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政策和产业的“双向反馈机制”模型,据此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负反馈阶段,将迎来新一波快速增长,而海外市场的外部性将为政策制定带来更多的正面效应。在17年6月发布的半年度策略中,进一步指出新能源汽车就像一列飞驰在隧道里的高铁,光明就在不远处。事实证明,现在已经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曙光。但隧道依然蛮长,在当前时点,更应不忘政策初心,回归产业本质。

图:2016年底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双向反馈机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预计全年销量超过70万辆,达到年初预期

       根据中汽协、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合计48.6万辆,其中乘用车总销量合计37.7万辆,整体销量基本符合年初市场的预期。由于电池装机需求量较大的纯电动客车销量略低于预期,且装机需求较小的A00级乘用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拖累电池装车总量。截止10月,真锂研究统计出的电池总装机容量仅为18.11GWh,同比增长31.5%,但距离年初预期依然存在差距。对比电池企业产能规划,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高端电池产能不足,低端电池产能过剩。

图:中汽协月度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单位:千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新能源乘用车各车型销量占比统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乘联会月度销量数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商用车产量数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涨价和降价互现成为全年主线

       17年初开始,由于补贴下降和产能过剩,动力电池进入降价通道,上半年动力电池均价对比16年下降20%以上。而在上游,碳酸锂和钴价持续高涨。上下游压力的传导集中在中游体现,导致中游电池材料价格出现明显分化。三元正极材料价格全年上涨,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价格都出现明显下滑,负极材料则在上半年的下滑后由于原材料针状焦的拉动在下半年出现涨价。中游价格的波动与分化也对产业链带来极大影响,正极材料对于锂钴、电池企业对于原材料的掌控能力差异成为竞争的重要胜负手。

图:对比2016年底电池材料与电池价格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图:年初至今的上证综指、新能源汽车指数走势(2017.1.3-2017.12.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产业与政策的博弈,将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行情分为五个阶段:

       1月中旬-3月中旬: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政策在2016年12月29日出台,随后新能源汽车指数继续下行。在1月中旬市场认为新能源汽车板块利空出尽,转而开始期待行业复苏,指数开始触底反弹。但此时行业基本面并没有明显复苏,在新补贴政策的要求下,车企调整车型、电池企业调整产线都需要一定时间,而重新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也需要时间走流程。因此前两个月行业整体停摆,电池装机量也同比大幅下滑;

       3月中旬-5月底:进入3月份,市场发现行业并没有如预期般复苏,而且动力电池价格降声不断。虽然A00已经开始明显崛起,但商用车尤其是客车却迟迟没有动静。市场开始对全年70万辆目标产生怀疑,对于电池需求和盈利能力也失去信心。新能源汽车指数持续下跌并达到全年的低点;

       6月:客车招标开始增加,市场重新关注已经跌至底部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当看到5月乘用车、商用车的产销同比、环比均明显出现改善,尤其是客车销量大幅提升,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速也随之转正,上游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提升;

       7月-9月:全球大趋势成型,板块持续升温。以7月4日马凯副总理召开会议,坚定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重点发展为标志,新能源汽车板块进入全年最佳时期。随后全球汽车巨头纷纷宣布加速电动车计划,新能源汽车的十年大周期正在成型。而新能源汽车也进入传统旺季,整车销量、电池装机量迅速提升,为板块的快速上涨带来坚实基础;

       10月-12月:进入四季度后,虽然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依然持续上升,但动力电池开始进入淡季。由于前期对今年动力电池需求量估计过高,行业前期整体库存偏高,在全年电池需求量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客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电池企业在年底开始进入去库存阶段。再加上市场开心担心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导致新能源汽车板块又开始新一轮的回调,行业再次进入轮回。

图:今年以来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传感器对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两轮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属于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自第一台两轮电动自行车生产面世到现在二十余年间,两轮电动自行车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2024年上半年,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520.08亿元。

2025年01月11日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时间约占汽车开发周期的2/3,是汽车模具最大的细分品类。2022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规模达44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16%,占汽车模具行业整体规模的40.77%;2023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已经达到475.2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240.2亿元。

2024年11月26日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汽车电动门在车辆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电动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6.48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02.03亿元。

2024年11月16日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约0.4亿辆,占全球新增乘用车总销量的65.6%。2019-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0%。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工业、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通用机械等轴承行业下游的旺盛需求,我国轴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轴承行业市场规模为2785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汽车检具行业:新车型投放及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多等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我国汽车检具行业:新车型投放及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多等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汽车检具行业的毛利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产品结构、产品附加值以及企业规模等。2021-2023年,本土企业超达装备和威尔泰两家企业汽车检具产品销售毛利率均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水平。

2024年09月30日
通勤需求下无人出租车受到热捧,矿区等其他场景也将是无人驾驶重要战场

通勤需求下无人出租车受到热捧,矿区等其他场景也将是无人驾驶重要战场

2024年7月10日,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2024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