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产业链盈利能力及价格走势分析(图)

        一、盈利复盘:上游盈利持续强化,中下游业绩承压
        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属性差异较大,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也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
        1)锂电原材料、锂钴等环节:越往产业链上游的产品越同质化,周期属性越突出,首要应分析供需关系,聚焦价格波动带来的盈利弹性,其次分析企业成本优势和市场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专项调查与“十三五”前景预测报告

        2)电池及整车等环节:越往产业链下游的产品越具备差异性,消费属性越突出,分析要点需关注产品竞争力、市占率,聚焦爆款车型、龙头车企及其相关供应链。

图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属性差异较大

        二、价格:上游延续强势,中游价格承压
        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延续分化态势:

        上游资源:1)碳酸锂受益于锂电池终端需求提振,叠加新增供给未有效投放,价格自2015年下半年起快速上涨,2016年价格高位有所回落,2017年价格强势上涨,据亚洲金属网统计,截止到11月底电池级碳酸锂成交价已高达17.1万元/吨,较年初上涨35.71%;2)2017年车用动力三元电池需求接近翻番,叠加新增供给未有效投放,原材料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等三元前驱体价格快速上涨,硫酸钴年内涨幅已超过89.42%。

图表:2017年11月底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年初已上涨了35.7%
 
图表:2017年11月底硫酸钴价格较年初已上涨了89.42%
 
        中游制造:1)三元正极受原材料锂钴价格上涨影响,2017年价格上行,3季度NCM正极价格均价为20万元/吨,相比2016年4季度上涨35.14%;前三季度铁锂电池受电动客车销量下滑影响,需求有所回落,但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上涨,3季度LFP正极均价与去年4季度持平。2)负极材料方面,由于主要原材料针状焦涨价,3季度人造石墨均价上涨至5.5万元/吨,相比去年4季度上涨26.44%;天然石墨均价上涨6.1%。

图表:3季度NCM、LFP正极均价分为20、9.5万元/吨
 
图表:3季度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均价分别为3.5、5.5万元/吨
 
        3)六氟磷酸锂2015年底因新能源车快速放量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价格快速上涨,且因扩产周期长,新增供给未能快速释放,2016年价格仍维持在高位;2017年上半年随着国内产能密集释放,价格明显回落,3季度均价15万元/吨,相比去年4季度下跌57.14%;由于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跌价,3季度动力电解液随之快速降价。

        4)2017年国内湿法隔膜产能有所释放,价格平稳下行,3季度湿法隔膜均价为3.6元/平米,相比去年4季度下跌23.40%;干法单拉、干法双拉均价分别下跌16.13%、18.18%;5)受下游新能源车补贴下调压力传导及产能过剩影响,2017年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行,3季度LFP、NCM电池均价分别为1.6、1.52元/Wh,相比去年4季度下跌27.3%、24.0%。

图表:产能过剩,3季度六氟磷酸锂均价下跌至15万元/吨
 
图表:六氟磷酸锂跌价,3季度动力电解液均价下跌至5.2万元/吨
 
图表:3季度湿法、干法单拉、双拉均价分别为3.6、2.6、1.8元/平米
 
图表:2017年动力电池价格降幅约25%~30%
 
        2017年新能源车中上游产业链价格走势背离使各环节盈利能力持续分化。利润率方面,锂-钴企业在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毛利率水平持续上升;而中游环节整体因价格下行,毛利率有所承压。我们选取了各环节典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如下:

图表:2017年上游锂-钴环节毛利率提升,中游有所承压
 
图表:主要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情况
 
        动力电池是典型的因受上下游挤压而毛利率下滑的中游环节,主要原因在于:1)2016-2017年在下游新能源车补贴下调的背景下,车企对电池企业压价严重,叠加行业因新增产能投放而走向过剩,电池价格持续下滑;同时,上游资源品涨价也导致三元电池原材料成本承压,2017年铁锂电池成本有所下降,而三元电池受碳酸锂、钴涨价影响成本基本持平。2)在电池行业整体毛利率下降的背景下,不同企业的毛利率依旧有所分化,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CATL及国轩的电池毛利率仍可维持在35%左右,而行业整体毛利率约25%,预计毛利率差异主要系企业产品定价能力和降本能力差异所致。

盈利能力分化导致产业链利润结构变化较大。根据我们选取的典型标的业绩统计情况,2017年产业链利润加速向上游集中,例如锂上市公司净利润占产业链的比重由2015年约3%提升至13%;四大原材料环节净利润占比由2015年15.6%提升至19.2%;近两年电池环节净利润总量整体上仅有小幅提升,净利润占比由2015年13%下降至2017年12.3%。

图表:上游环节产业链利润占比快速提升(单位:亿元)
 
        在门槛提升、价格下降、产能过剩的三重影响下,产业链各环节的洗牌还将持续,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持续提升。目前看负极、湿法隔膜等环节格局已经较为集中,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占率之和(CR5)已高达75%以上,电解液与动力电池环节CR5也在55%以上,预计未来两年有望进入格局稳定期。三元正极行业集中度还偏低,格局变化趋势仍有待观察。

图表:产业链部分环节集中度(CR5)情况
 
        从ROE角度看,锂、钴等上游资源品随着盈利能力的增强,ROE不断走高,也成为了近两年吸引产业资本大量投入、扩充产能的核心原因,预计未来行业产能快速释放后ROE水平重新回落;而中下游部分环节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和盈利能力有所下滑,ROE水平持续下降,这将导致产业资本投入有所放缓,有助于行业内集中度提升。未来行业格局稳固后,中游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实现回升,维持较好的ROE水平。

图表:2015-2017年产业链各环节ROE情况
 
图表:2015-2017年产业链各环节分季度ROE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应急指挥车市场平稳增长 “一带一路”深入下本土厂商迎来更多国际市场机会

国内应急指挥车市场平稳增长 “一带一路”深入下本土厂商迎来更多国际市场机会

根据企查查数据,应急指挥车企业主要聚集于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区,上述地区应急指挥车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3以上,行业体现出一定的地域集中性。

2025年10月09日
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下车载功放需求持续攀升 后装市场表现好于前装市场

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下车载功放需求持续攀升 后装市场表现好于前装市场

在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消费者对汽车娱乐体验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汽车功放行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汽车功放,作为车载音响系统的灵魂部件,扮演着提升音质、优化驾驶体验的关键角色。近年来,数字功放技术的迅速普及与智能化功能的不断融入,不仅显著增强了产品的综合性能,还极大地提升了其附加值。相较于传统的模拟功放,数字

2025年10月03日
新能源车赋能国内百亿级汽车皮革市场稳增 行业存在较高供应商体系进入壁垒

新能源车赋能国内百亿级汽车皮革市场稳增 行业存在较高供应商体系进入壁垒

人造革多用于中端、低端车型,而真皮在透气性、耐用性、亲肤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多用于中高端车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15万元以下、15-35万元、3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真皮方向盘车系占比分别为17.6%、51.4%、86.3%,真皮座椅车系占比分别为7.6%、40.4%、78.9%。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汽车玻璃行业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 高附加值产品渐成主流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玻璃行业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 高附加值产品渐成主流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玻璃产量近年来增长较快,2020年我国汽车玻璃产量为0.82亿平米,2024年已经增长至1.32亿平米,我国汽车玻璃产量占全球比例40%左右。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销率保持98%以上 本土企业已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销率保持98%以上 本土企业已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供应规模方面,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量近年来保持增长,2020年我国汽车制动系统产量达到2596.59万套,2024年达到3238.78万套。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下降导致规模有所收缩 规范化、智能化、差异化成发展趋势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下降导致规模有所收缩 规范化、智能化、差异化成发展趋势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37.0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2.58亿元。2023至2024年,受到需求下降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4年下降至934.92亿元。总体上,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驾驶技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驾驶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25年08月14日
市场机遇渐渐浮现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销两旺 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

市场机遇渐渐浮现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销两旺 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和盈利空间。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毛利率波动较大。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智能网联化趋势让汽车成为新的移动终端,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新型汽车必备的要素。智能网联汽车对于车辆的内部数据交互及对外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无线作为数据传输能力的重要产品,在整车智能化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一环。2024年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市场规模为36.29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