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高效电视被看好 分布式市场值得期待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单晶硅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中期看好 N 型电池。 

       单晶硅电池可以细分为 P 型和 N 型,目前 P 型晶硅电池占据晶硅电池市场的绝对份额,主要是因为前期研究始于适用于航空研究的 P 型电池,即便后期涉及到民用,仍然惯性地采用 P 型晶硅。

       而 N 型单晶硅较常规的 P 型单晶硅具有少子寿命高、光致衰减小等优点,具有更大的效率提升空间;同时,N 型单晶组件具有弱光响应好、温度系数低等优点。因此,N 型单晶系统具有发电量高和可靠性高的双重优势。

       P 型电池的最大优势是扩散简单,只需要扩散一种杂质。因此,P 型电池成本较低,关键是看其效率能够提高多少。N 型电池的特点是高效率,关键是看其成本能够低到多少。

       光伏行业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度电成本,归根结底就是技术创新。

       一般影响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初始投资、发电量、系统效率和融资成本,除融资成本外,其他方面和技术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尤其是光伏组件的技术水平,因为组件在系统中的初始投资比重最大,并直接影响发电量和系统效率。因此提高效率就意味着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由于 P 型电池在提高效率上有瓶颈,N 型电池在薄化的状况下能够维持甚至提高转换效率,且几乎没有 LID 和 CTM loss 的问题,组件端的输出瓦数表现较 P 型更好。N 型技术也可继续延伸出次世代的 IBC、HJT 电池,因此 N 型电池在未来更具发展前景,但是成本仍是 N 型电池现在最大的门槛。

       现在有许多厂商将 N 型电池与双面技术结合制造出 N 型双面电池组件,已经有厂商进入了量产阶段。

       双面电池主要是基于 N型,至于 P 型也可以做,但是背面需要硼扩散,相对较麻烦。N 型结构主要区分为发射极钝化全背场扩散电池(N-PERT)、发射极钝化背部局部扩散(N-PERL)。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我们中期看好 N 型电池。N 型电池具有薄片化且不影响转换效率的特性,且温度系数佳,又可以发展出次世代高效电池 IBC、HJT 甚至 HBC,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可以说是晶硅电池的必经之路。

       长期看好 IBC、异质结等高效电池 

       相比常规电池或者 PERC 电池,IBC 结构新颖之处在于,电池正面无电极,PN 结、基底与发射区的接触电极以叉指形状全部做在电池背面。

       这样的好处是:正面完全消除了栅线的遮光,因此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 Jsc;电池前表面场以及良好钝化作用带来较高的开路电压增益;背面可以容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 Rs 从而提高填充因子 FF,而且全背电极的组件更易于装配。

       不过从该结构可以看出,该 IBC 获得高效率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正面栅线移除减小了光学损失,局部背接触减小了复合损失,所以正面的发射极复合,背部的光学损失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所以 IBC 下一步的提升空间主要集中在背部减发射与更高效的钝化。另外成本几乎为常规电池的两倍,因此如何简化工艺,开发低成本的 IBC 技术并推向产业化应用是业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中来股份 10GW 全球最大的 N 型 IBC 双面电池项目已于 2017 年 4 月落户衢州,意味着 IBC 的发展有望获得突破。

       本征薄膜异质结(HIT)属于“非晶硅与晶硅”的结合,中间衬底为 N 型晶体硅,通过 PECVD 方法在 P 型 a-Si 和 c-Si 之间插入一层 10nm 厚的 i-a-Si 本征非晶硅,极大地降低了晶体硅的表面复合,确保了电池很高的开路电压。

       整个制备过程的温度低于 200℃,可避免高温工艺对硅片的损伤。并且 N 型 HIT 电池没有光致衰减效应,温度稳定性好,输出特性优良。值得一提的是 HIT 电池还具有对称的结构,相比传统晶体硅电池,对称结构便于缩减工艺设备,同时由于 HIT 电池双面对称,正反面受光照后都能发电,可以做成双面发电组件。

       但是虽然 HIT 看似结构简单,但是其制备工艺是一种非常精密的异质结界面控制技术,处理工艺过程复杂,具有较高的制备成本,并且还需要开发合适的低温封装工艺。所以相比 IBC,虽然同样作为高效电池,但是产业化相对比较滞后,随着制备成本的降低,将有望在将来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政策向好,储能助力,分布式市场值得期待 

       从政策上来看,国家能源局 2016 年底发布了《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05GW 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 60GW 以上。

       截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我国分布式累计装机 12.75GW,距离 60GW 的目标近 50GW 的发展空间。另外,2017 年分布式光伏维持 0.42 元/度的补贴不变。这些政策预示着光伏市场重心将向分布式转移。

       分布式光伏存在的重要问题在于并网的不稳定性。储能系统除了可以存储电能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分布式光伏并网时的功率波动,增强光伏发电的稳定性。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文件大力支持储能行业发展,我们预计在 2017 年储能将进入落地期。储能的发展将为分布式光伏的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2017 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 721 万千瓦,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容量 243 万千瓦,同比增长 151%。从 2017年第一季度光伏装机情况来看,光伏市场结构重心正在向分布式转移。未来随着微电网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将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预计 2017 年分布式装机容量将大幅度增长。

       总结:壁垒已经形成,关注优势企业 

       国内最初靠电池和组件起家,由于进入门槛低,造成了大量企业涌入。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已经由刚开始的“补贴驱动”转变为技术产品的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所带来的“降本提效”推动。

       补贴的下降倒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以满足下游电站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研发实力弱、融资能力差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另一些发展得较好的企业则成为了行业龙头,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以及客户资源,不断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不断占据市场份额,使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新的企业由于技术缺乏,因此想要进入行业非常困难,进入门槛高,行业壁垒已经形成。

       综上,行业降本增效已有新突破,有望在 3-5 年内使行业达到发电侧平价上网的水平。在此背景下,行业内相关优势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与市场对应,在硅片方面,我们建议关注隆基股份;在高效单晶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中来股份;在逆变器环节,我们建议关注阳光电源;在设备方面,我们建议关注晶盛机电;在下游分布式电站环节,我们建议关注林洋能源。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玻璃行业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 高附加值产品渐成主流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玻璃行业产业链一体化趋势愈发显著 高附加值产品渐成主流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玻璃产量近年来增长较快,2020年我国汽车玻璃产量为0.82亿平米,2024年已经增长至1.32亿平米,我国汽车玻璃产量占全球比例40%左右。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销率保持98%以上 本土企业已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销率保持98%以上 本土企业已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供应规模方面,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量近年来保持增长,2020年我国汽车制动系统产量达到2596.59万套,2024年达到3238.78万套。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下降导致规模有所收缩 规范化、智能化、差异化成发展趋势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下降导致规模有所收缩 规范化、智能化、差异化成发展趋势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37.0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2.58亿元。2023至2024年,受到需求下降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4年下降至934.92亿元。总体上,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驾驶技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驾驶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25年08月14日
市场机遇渐渐浮现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销两旺 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

市场机遇渐渐浮现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销两旺 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和盈利空间。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毛利率波动较大。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汽车天线行业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智能网联化趋势让汽车成为新的移动终端,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新型汽车必备的要素。智能网联汽车对于车辆的内部数据交互及对外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无线作为数据传输能力的重要产品,在整车智能化产业链中占据关键一环。2024年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市场规模为36.29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汽车轮胎行业:消费升级下高端市场迎机遇 绿色化与智能化成核心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轮胎行业:消费升级下高端市场迎机遇 绿色化与智能化成核心发展方向

2024年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较上年同期增1.46%至118689.4万条,再创历史新高。从全年趋势看,2024年中期,全国轮胎产销差强人意,在第四季度迎来较大增长,全年累计产量突破10亿条。

2025年07月01日
激光雷达受益于车载传感器融合发展 产品价格下探带动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渗透率提升

激光雷达受益于车载传感器融合发展 产品价格下探带动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渗透率提升

2017 年,全球第一款真正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辆奥迪A8问世,搭载法雷奥SCALA激光雷达。同年,禾赛发布40线激光雷达Pandar40,经历几次迭代升级后,禾赛在 2019 年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发布 Pandar40P,此后,Nuro、Aurora、Cruise 和 Zoox 等美国自动驾驶公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行业产销量稳升 本土企业正逐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行业产销量稳升 本土企业正逐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气体发生器是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也是安全气囊的技术核心之一。气体发生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气囊最终保护效果的优劣。2024年我国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89.25亿元。

2025年05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