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汽车行业强者恒强,自主品牌寡头格局正在形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凭借比较优势,优势厂家扩大市场份额 

        1. 低端颠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颠覆”:Christensen,哈佛商学院教授,在“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定义了颠覆一词。简单讲,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就是:
        1)要么去满足一个以前无法被服务的市场,即所谓一个新市场的颠覆;
        2)或者相对于现有产品提供了一个更简单、更便宜或更方便的选择,即低端颠覆。 

日韩车企的发展轨迹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借鉴日韩汽车工业经验,日韩汽车崛起的奥秘在于低端颠覆,错位竞争。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韩国的现代和起亚汽车,通过开发更省油、更低成本的汽车,从欧美竞争对手中抢得市场份额。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1965-1975 年是日本汽车工业的普及期,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1975-1985 年是日本汽车工业的成熟期,同时进军国际市场,80 年代末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更晚一点,20 世纪 60 年代起步,70 年代实现国产化,80 年代开始进军国际市场,90 年代实现国际化,向汽车强国迈进。 

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轨迹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自主品牌开始发力中高端市场,SUV 为突破口。自主品牌目前主要在 8 万以下和 8-10 万集中投放产品,同时试探性进入 15-20 万区间;合资品牌深耕 20-30 万区间,同时也加大 10-15 万小型 SUV 投入。 

        自主品牌近年开始往中高端产品迈进,高端化路线主要呈现两个方向,一是车型的高端化,二是成立高端化品牌。车型高端化早期有奇瑞瑞麒,随后的的东风 A9、广汽传祺 GA8、哈弗 H8 和 H9、长安 CS95、吉利博瑞以及博越、上汽荣威 RX5、广汽传祺 GS8、福田宝沃 BX7 等,单车定价都突破 15 万;去年底推出的 RX5、GS8 表现较出色。品牌高端化方面,长城和吉利分别推出新的高端品牌,WEY 和 LYNK & CO。WEY 两款车型 VV7s 和 VV7c 已经于 4 月份上市。LYNK&CO 第一款紧凑 SUV 车型预计于 2017 年四季度上市。品牌高端化大多是以近年国内市场火热的 SUV 车型作为切入口,虽然从品牌沉淀、产品研发、盈利能力来看,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自主品牌高端化是长久的战略和方向。未来更多自主车型切入中高端市场,与合资品牌抢占市场,其竞争力在于成本方面的控制以及车身智能化电子化的配置。 

自主品牌 SUV 价格区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合资品牌 SUV 价格区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强者恒强,自主品牌寡头格局正在形成 
        自主品牌近年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上汽集团是研发投入最大的企业,2016 年在研发支出是 94.09 亿元,其次是比亚迪汽车和长安汽车,2016 年在研发支出分别为 45.22 亿元和 32.03 亿元。2016 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支出是31.80 亿元,比 2015 年的 27 亿提高了 1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 3.23%。 

        总体而言,一二线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都在增加,研发支出的门槛在 20 亿以上。巨大的研发支出是中小企业所无法承担的。随着资金、人才和技术积累等各方面的持续投入,一线自主品牌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市场集中度将会逐渐集中。缺乏人才和技术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主要整车企业研发支出(2016 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自主品牌历年销量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分国别品牌销售占比(2016 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自主品牌当中,吉利、长城、长安、广汽、上汽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其中,吉利、长城市场份额排名领先。受新产品上市周期推动,吉利、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由于产品老化,长安销量出现下滑,市场份额下降。 

五大一线自主品牌各自的市占率(在自主品牌中)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五大自主品牌的合计市占率持续提升,市场集中度提高。2016 年,五大自主品牌,占自主品牌的比例达到31.7%,占乘用车全行业的比例达到 13.7%。2017 年 1-4 月,五大自主品牌,占自主品牌的比例达到 36.5%,占乘用车全行业的比例达到 16.5%。 

五大一线自主品牌合计的市占率(在自主品牌/全部品牌中)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五大自主品牌月度销量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 年,上汽推出荣威 RX5,取得了月销量 2 万辆的佳绩。2016 全年销量 32 万辆(+89%)。2017 年上半年,上汽已经推出车荣威 i6、ei6、eRX5 等车型,下半年将推出荣威 RX3、RX7 等车型。 
上汽乘用车 2016 /2017 年上市车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 年,吉利推出博越、帝豪 GS、远景 SUV、帝豪 GL 共 4 个新车型,全年销量达到 76.6 万辆(+50%)。2017 年上半年,吉利已经推出远景 X1、帝豪 PHEV 等车型,下半年将推出新品牌领克(Lynk&Co)首款车型。2017 年全年销售目标 100 万辆(+30%)。

吉利汽车 2016 /2017 年上市车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年,广汽传祺推出 GA8、GS8 等车型,其中 GS8 月销量突破 1 万辆。2016 全年销量达到 37 万辆(+96%)2017年计划推出 GS7、GS3、GM8 三个全新车型,同时还将推出 2 个改款车型和 3 个新能源车型。2017 年全年销售目标 50 万辆(+35%)。 
广汽传祺 2016 /2017 年上市车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 年,长城汽车推出 H7/H7L、H2s 等多款车型。2016 全年销量达到 107 万辆(+27%)。2017 年,长城汽车推出全新哈弗 H6,H4s,同时新品牌 WEY 将推出两个全新车型 VV7、VV5。2017 全年销售目标 125 万辆(+17%)。 

长城汽车2016 /2017 年上市车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汽车空气净化器行业升级 部分高端产品仍供不应求

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汽车空气净化器行业升级 部分高端产品仍供不应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意识到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从而增加了对汽车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汽车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汽车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达到31.77亿元。

2025年04月14日
汽车产业发展带动下我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供需两旺 市场暂未形成垄断性企业

汽车产业发展带动下我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供需两旺 市场暂未形成垄断性企业

从需求量来看,中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的需求在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政府对环保政策的推动,高效、智能、环保的汽车空调过滤器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截至2024年,我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需求量达到了3.84亿。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传感器对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两轮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属于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自第一台两轮电动自行车生产面世到现在二十余年间,两轮电动自行车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2024年上半年,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520.08亿元。

2025年01月11日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时间约占汽车开发周期的2/3,是汽车模具最大的细分品类。2022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规模达44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16%,占汽车模具行业整体规模的40.77%;2023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已经达到475.2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240.2亿元。

2024年11月26日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汽车电动门在车辆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电动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6.48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02.03亿元。

2024年1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