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汽车产业专利发展中问题成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知识产权课程尚未成为理工、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或主要选修课;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的高校很少;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小;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多数源白法学专业,而产业实际需要的是懂技术、懂经营、懂法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性人才。
参考《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8)》
(1)专利意识淡薄,工作基础薄弱
国内部分汽车企业专利保护意识淡薄,既不能很好地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多车企专利于作处于浅表层,尚未开展有效的专利情报分析利用、专利预警和专利竞争对策研究,尚未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企业的研发创新和经营管理体系中,很难做到利用知识产权支撑产品开发和企业竞争力提升。
(2)专利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知识产权课程尚未成为理工、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或主要选修课;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的高校很少;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小;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多数源白法学专业,而产业实际需要的是懂技术、懂经营、懂法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性人才。专利人才培养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国内汽车企业中高水平专利人才严重不足,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专利发展。
(3)研发投入匮乏,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研发投入是车企健康发展的动力,是保证研发能力的重要支撑。从表1可以发现,虽然我国汽车产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但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低,与跨国车企的差距较大。2012年,国内汽车企业中一汽集团营业收入4077.01亿元,研发投入159.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6%);东风公司营业收入3681.79亿元,研发投入54.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8%);上汽集团营业收入6257.55亿元,研发投入124.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9%)。而跨国汽车企业中,丰田汽车公司营业收入2353.64亿美元,研发投入51.41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2.18%);大众公司营业收入2215.51亿美元,研发投入68.79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3.10%);通用汽车公司营业收入1502.76亿美元,研发投入39.83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2.65%)。与跨国车企相比,国内车企的研发投入金额和比例都较低,这极大地影响了国内车企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国内车企专利发展与跨国车企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4)合资车企重视产品引进,不注重技术消化吸收
我国汽车产业;专利薄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合资汽车企业重视产品引进,轻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冉创新。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合资车企热衷于新车型的引进,却不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缺乏自主创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