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内容提示:2009 年2 月17 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 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批量生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一)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早在“八五”期间,国家计委的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中就有“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

        此后,科技部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九五”期间,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甚至成为整个“863”计划中科研经费预算最高的项目。十五”期间,我国在“863”计划中启动了电动汽车专项,投入研发经费20 亿元,确定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项整车技术(“三纵”),以及多能源动力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项关键零部件技术(“三横”)。“十一五”期间,我国在“863”计划中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1.出台扶持政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见表1)。2007 年11 月1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09 年1 月14 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 年2 月17 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6 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 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10 年9 月8 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2.政府主导下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除了政策指导,我国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我国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第一次是在奥运会期间。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共投入了自主研发的600余辆新能源汽车。其中,50 辆锂离子电池纯电动客车在奥运村内环线等三条公交线路上运行;25 辆混合动力客车在奥运公交专线上运营;77 辆混合动力轿车编入出租车队运营;20 辆燃料电池轿车作为赛时公务用车;3 辆燃料电池客车在公交线路上进行为期一年的示范运行;奥运场馆间有489 辆纯电动场地车服务。[4]这是奥运历史上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提供运输服务,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另一次是在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市政府承诺世博园区内交通“零排放”、园区周边交通“低排放”。作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市结合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与科技部合作开展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1017 辆各类新能源车辆的示范运行。这是继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

        除了奥运会和世博会两大盛会之外,近年举办的盛会如全国“两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等都有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这些由政府推动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广大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还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成为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广宣传及自我提升的机遇。

        (二)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汽车企业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见表2)。

        在众多汽车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比亚迪。比亚迪本来是充电电池生产商,造汽车是“门外汉”。该公司2003 年进入汽车行业时,受到了多方质疑,但随着七年的不懈努力,比亚迪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通过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突破获得了消费者与业界的一致认同。由于拥有国际上领先的电池技术,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动力电池,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达到了低成本、高容量、高安全等要求,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22 项专利。2008 年12 月15 日,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上市,这标志着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的成功。比亚迪的这款电动汽车,搭载了先进的DM双模系统,可以使车辆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在纯电动的模式下,F3DM双模电动车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续航里程100 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50 公里/小时,一次充满油和电,总续航里程可达500 公里以上。掌握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比亚迪已经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注意和认可。2008 年9月27 日,国际著名投资者沃伦•巴菲特以18 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不久前,比亚迪与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戴姆勒- 奔驰公司共同推出电动车,为日后布局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比亚迪的成功说明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激增 货车为增长主力 头部中部企业竞争力强劲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激增 货车为增长主力 头部中部企业竞争力强劲

近年得益于LNG在重卡领域的持续推进,我国LNG汽车行业得以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79.91亿元。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替代,未来LNG在乘用车和客车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重卡等领域有望成为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驱动力。

2024年06月20日
我国LNG车用气瓶行业:优势凸显 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大容积产品成消费者首选

我国LNG车用气瓶行业:优势凸显 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大容积产品成消费者首选

LNG车载气瓶作为LNG汽车燃料系统的核心装备,兼具成本低、充装使用方便、体积小、自重轻、充装量大、气液纯净、运输装卸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其研制开发为推广和发展LNG汽车奠定基础,对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LNG车用气瓶产量约为24.65万个。

2024年06月19日
氢能重卡4年销量增长200倍  政策助力行业弯道超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氢能重卡4年销量增长200倍 政策助力行业弯道超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2年6月,中国重汽、潍柴动力联合发布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 燃机重卡,已实现41.8%的有效热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还将进一步研发、迭代。氢内燃机重卡可商业化 应用到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富有氢源或氢气较为便宜的运输工作场景。

2024年05月22日
汽车市场容量尚未饱和 未来我国汽车驱动轴行业仍有较大增量空间

汽车市场容量尚未饱和 未来我国汽车驱动轴行业仍有较大增量空间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增长,汽车驱动轴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驱动轴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2023年中国汽车驱动轴行业销量为7372万件

2024年05月17日
我国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供需规模及PEST分析:市场将回暖并有望超疫情前水平

我国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供需规模及PEST分析:市场将回暖并有望超疫情前水平

从供给端来看,巡游出租车拥有量而言,整体走势较为平稳,呈微弱下降走势;2022年,全国拥有巡游出租汽车136.20万辆,较2021年的139.13万辆减少了2.93万辆。

2024年03月26日
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国产化持续加速,国内车企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渐提升

空气悬架过去多配置于奔驰,宝马等豪华高端车型当中,对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提升明显。由于空气悬架的成本高于传统悬架系统,过去主要配置于60万元以上的进口豪华汽车中,如:奔驰、宝马、奥迪等中高端车型。

2024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