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游资源丰富 下游应用市场持续扩张 我国焦粉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焦粉是破碎焦炭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5mm的筛下物,作为焦化企业副产品之一,可作为燃料用于冶金、玻璃、陶瓷等行业。焦粉具有几大特点,分别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和挥发分含量低、强度高以及来源途径多等。

焦粉特点分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行业产业链方面,焦粉上游主要原材料为焦炭,行业下游主要用作碳吸附材料、清洁燃料、碳材料等。

焦粉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自2010年后我国焦炭产量整体保持在4亿吨以上,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焦炭产量达到4.48亿吨,同比增长3.94%;2020年中国焦炭产量为4.71万吨,与2019年基本保持不变。

2010-2020年中国焦炭产量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与焦炭产量相比,我国焦粉产量较为波动,在2017年降至近年最低点,随后持续上升,到2018年产量达到1793.4万吨,同比增长3.92%;2019年中国焦粉产量达到188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11%;2020年中国焦粉产量稍有下降,为1884.6万吨,同比下降0.02%。

2012-2020年中国焦粉产量及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应用方面,我国活性炭行业市场持续扩张,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23.7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7.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3.43%;2018年我国活性炭市场规模达到71.44亿元,同比增长24.53%;2019年中国活性炭市场规模达到79.24亿元,同比增长10.92%。

2010-2019年中国活性炭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活性炭行业。目前我国焦粉行业下游应用还包括碳分子筛、型焦、制合成气、石墨材料、电极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方面。

中国焦粉行业下游应用

应用行业

简介

碳分子筛

碳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较为均匀微孔结构的碳质吸附剂,具有与被吸附分子直径相近的楔形狭缝状微孔,能将立体结构大小有差异的分子分离开来。以焦粉为原料制备碳分子筛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技术成熟、工艺过程比较容易等众多显著特点,是目前已知的焦粉高价值利用方向一。用焦粉制备碳分子筛的适宜条件为碳化温度700℃,恒温时间30min,浸渍时间30min。目前碳分子筛广泛应用气体分离、环境保护、石油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加工、药物精制等领域。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以石墨微晶为基础的无定型结构,包括二维有序的微晶和一维不规则交联六角形空间晶格。石墨微晶厚度约0.9-1.2nm,宽度约2-2.3nm,单位较小,这种结构决定了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发达的微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的结构,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能力;同时因为表面存在大量的含氧基团,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废弃焦粉的活化是活化剂与焦粉颗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形成丰富孔结构的过程。制得的活性炭与煤制活性炭相比具有产品得率高、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产品可用于净水处理、除味、脱色、吸附等方面,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市场竞争力强。

型焦

型焦是由煤粉、焦粉等型焦用料加压成型煤,再经过氧化、炭化等后处理制成的一种形状规则、块度均匀的新型焦炭。使用焦粉制备气化型焦具有众多优点,如原料来源广泛、配入量大、成本低廉等,相对于焦粉单纯作为燃料燃烧更加清洁高效。

制合成气

焦粉可以通过黏结剂制成型焦,然后再气化为合成气。用于生产发生炉煤气或水煤气的型焦称为气化型焦。

石墨材料

焦粉是一种能石墨化的碳材料,在 2500℃其石墨化度可达90%,焦粉石墨化过程会发生碳原子结构重组,同时大多数杂质元素也能被有效除去,所以焦粉在热处理过程中其碳含量会逐渐增加,同时石墨化程度也在相应增加。

电极材料

刘朗等以焦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低电阻率碳材料,其电阻率为1.55.0μΩm。这种材料不仅充分发挥了焦粉的性能,而且有效利用了碳资源,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焦粉制备的纳米碳管,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实验表明其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24Ah/g,可逆容量达到73.7%,说明焦粉制备的纳米碳材料具有稳定的充放电性能,可以作为优良电极材料的原材料。煤基焦粉是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极阳极材料的理想碳源之一,也是实现焦粉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催化剂载体

以工业焦粉作为催化剂载体,将活性组分Ni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得到含质量分数8%Ni的焦粉负载型Ni催化剂,使用XRDH2-TP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活性评价,可以发现焦粉负载型Ni催化剂对CO2重整焦炉煤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另外,实验表明减小空速有利于增加反应停留时间,使得催化剂活性位点与原料气充分接触,进而提高了反应活性;而降低粒径能够较好地消除内扩散效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J)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焦粉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规划趋势
        《2019年中国焦粉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解决液态电池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新技术。根据《固态电池研究及发展现状》(洪月琼等,2023),固态电池因有望解决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系统。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进口原油5.5亿吨,同比下降1.9%,但对外依存度仍高达70%以上;进口天然气1.3亿吨,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态势。

2025年09月22日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