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推动我国稀土功能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北方稀土生产能力较高

       稀土功能材料是指依托稀土元素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在功能材料中加入相应稀土元素从而提升其原有材料性质所形成的新材料。目前,常见的稀土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抛光材料等。

稀土功能材料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产业链方面,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包括上游稀土资源开采、中游稀土功能材料加工、下游稀土功能材料应用三大环节。

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游稀土储量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拥有国,为稀土功能材料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供给。根据USGS数据显示,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约37.8%,越南储量2200万吨,占比约为18.9%,巴西储量2200万吨,占比18.9%。

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稀土储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USGS

       中游稀土功能材料加工环节,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新材料行业发展的背景下,稀土催化材料、磁性材料等功能性材料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如在2018年稀土功能材料成功入选《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

国家对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或鼓励

支持或鼓励

政策名称及内容

支持发展稀土功能材料

《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稀土功能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入选目录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包括ABs型稀土储氢合金、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等多项稀土功能材料

中国稀土行业控制生产

《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2018)2018年第一批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按照2017年计划的70%下达,以便于企业安排上半年生产,鼓励企业提高原材料转化率等

支持稀土高端应用

《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6):到2020年,稀土行业要整体迈入以中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为主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稀土应用功能的战略价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家电等下游市场发展迅速,带动稀土功能材料行业消费上升,支撑产量增长。如2015-2019年我国稀土磁性材料产量整体持续增长,并且已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稀土磁性材料产量保持稳定,产量近18万吨,同比增长9.6%。

2015-2019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2014-2019年我国稀土催化、储氢材料产量统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企业竞争方面,目前我国六大稀土集团包括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西稀土、南方稀土、中铝公司,其中涉及稀土功能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有四家,分别是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南方稀土以及中铝公司。其中,北方稀土生产能力较高,2019年该业务领域收入达到27.89亿元,占总收入的15.42%;2020年上半年达到20.85亿,占总收入的21.69%。

我国稀土功能材料相关企业生产情况或简介

企业名称

涉及领域或生产能力

北方稀土

可生产各类稀土产品共11个大类、50余种、近千个规格;冶炼分离产能8万吨/年、稀土金属产能1万吨/年,稀土原料产能全球第一;稀土磁性材料合金3万吨/年,产能居全球第一;抛光材料产能1.4万吨/年、贮氢合金3千吨/年,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发光材料1千吨/年;已建成年产100台稀土永磁磁共振成像仪生产基地,混合汽车用圆形镍氢动力电池100万只/年能力

厦门钨业

业务领域涉及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其中稀土功能材料涉及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为拓展公司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厦门钨业与龙岩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建设龙岩稀土工业园

南方稀土

通过实施矿山绿色开采,提升冶炼分离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纯单一氧化物、高端永磁材料、高端发光材料、稀土合金添加剂、特种钢节能永磁电机及稀土轨道铣磨刀片等深加工和后端应用项目,强化涵盖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贸易、研发的全产业链

中铝公司

稀土氧化物、金属稀土、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纳米稀土材料的制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0年上半年北方稀土行业稀土功能材料业务收入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北方稀土企业财报

       综上,针对未来我国稀土功能材料行业发展方向需结合国家战略以及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大数据等应用场景,重点研究并突破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核心制备技术以及生产装备,从而实现高端应用稀土功能材料的自主供给,打造稀土功能材料行业强国。

我国稀土功能材料行业未来技术研发方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稀土功能材料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