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地热能行业市场现状:受政策之矛或破技术之盾 供暖即将集中释放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根据地质构造特征、热流体温度、开发利用方式等要素,我国地热能资源划分为浅层地热能资源、水热型地热能资源和干热岩资源三种主要类型。

中国地热主要资源类型图及地区分布

资源类型

亚类型

温度

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万亿吨)

可利用量折合煤(亿吨/年)

主要利用方式

分布地区

浅层地热能

 

T25

 

7亿吨/

供热、农业

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江淮流域、四川盆地和西北地区东部

水热型地热能

低温地热能

90>T25

 

 

供热、农业

沉积盆地型:东部中、新生代平原盆地,包括华北平原、河-淮盆地、苏北平原、江汉平原、松辽盆地、四川盆地以及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等地区

中温地热能

150>T90

1.25万亿吨

19亿吨/

高温地热能

T150

 

 

发电

藏南、滇西、川西等地区

干热岩

 

T>180

856万亿吨

17万亿吨/(提取量2%)

发电

主要分布在西藏,其次为云南、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全球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方面,据统计,全球地热装机容量达到14600兆瓦,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仅为45兆瓦,而美国装机容量高达3639兆瓦,相比之下我国与地热能发电强国差距明显。

全球地热能发电装机量Top10国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且从历年地热能装机容量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地热发电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数据显示,2011-2018年,我国地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一直在保持26MW,预计2019年仍为26MW。

2009-2019年中国地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不过,国家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支持地热能产业开发和利用,并且不断明确地热能在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相信不久地热能技术壁垒将取得重大性突破。

地热能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汇总

政策

主要内容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明确在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滨海新区、冬奥会赛区、北京新机场等新增用能区域,支持以地热能、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举措

《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

要求对地热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对现有非清洁燃煤供暖适宜用浅层地热能替代的,应尽快完成替代;对集中供暖无法覆盖的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在适宜发展浅层地热能供暖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浅层地热能供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告

鼓励新能源领域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等;鼓励机械领域包括冷空调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热泵(地源、水源、空气源等)技术开发与装备制造等内容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地热部分)》

梳理了“十三五”地热能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商讨了“十四五”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思路和目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截止2020年上半年,浙江、陕西、山东、江苏、河北等省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动地热能对建筑业进行集中供暖(冷),这也反映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热能集中供暖(冷)将进入集中释放期。

2020年我国部分省份对地热能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省份名称

文件名称

具体内容

浙江省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地源热泵系统可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空调和供生活热水,属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的一种,工程应优先采用

陕西省

《关于规范和加强地热能建筑供热系统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地热能利用的目标,即力争到2021年年底前,关中地区城镇新增地热能供热面积约2200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供热比例的20%以上

山东省

《省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年)》

明确2022年全省清洁取暖率达80%以上、农村地区平均清洁取暖率达75%左右

江苏省

-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浅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后202039日在南京市浦口区举行了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其中,总投资80亿元的挪宝生产装备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地源热泵机组1万台套的生产能力

河北省

-

辛集市科学技术局发布的2020年农村电代煤地源热泵采购及安装项目中标公告显示,农村居民将采用地源热泵机组进行冬季供暖,总费用的的85%由财政补贴

数据来源:各省市官网

        不过,除了上述政策因素推动外,我国地热能行业还受到温泉洗浴、农业种植等商业与环境因素拉动,进而促进地热能市场需求的上升。从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占比来看,地热供暖领域与温泉洗浴领域占比分别为32.7%与32.3%,为主要两大应用领域;农业、养殖业、地热发电、工业利用领域分别占比17.9%、2.6%、0.5%与0.4%。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地热能供暖市场为例,2005-2019年,我国地热能供暖面积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91400万平方米;而在全国供暖市场中,地热供暖市占比也呈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10.4%。

2005-2019年中国地热供暖面积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2019年我国地热供暖市场占供暖总市场的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总体而言,地热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近几年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动行业发展。如在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地热资源中长期战略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我国浅层地热能利用将达5000MWh,地热(温泉)直接利用4000MWh;到2050年我国浅层地热能利用将达25000MWh,地热(温泉)直接利用10000MWh。

2020-2050年地热直接利用中长期战略目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