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炭黑行业现状: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 产能压力仍然较大

        炭黑又称为碳黑,是一种无定形碳,按炭黑性能区分有“补强炭黑”、“导电炭黑”、“耐磨炭黑”等。炭黑可作为黑色染料,用于制造中国墨、油墨、油漆等,也用于做橡胶的补强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炭黑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炭黑市场规模逐年增加,但到2019年有所回落。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炭黑市场规模为403.2亿元,同比增长27.94%;到2019年市场规模为345.6亿元,同比减少14.30%。

2016-2019年中国炭黑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产能方面,自2010年以来,我国炭黑产能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炭黑产能800万吨,同比增长6.2%。

2010-2019年中国炭黑产能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下游应用方面,目前我国炭黑主要应用在轮胎、汽车橡胶制品及非橡胶制品领域。其中轮胎用炭黑占到炭黑总用量的67%,是炭黑的第一大下游;其次为非橡胶制品,占据11%的市场份额。

炭黑主要用途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此外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和环保趋严因素的持续性影响,加速了炭黑行业落后产能的整合和出清,使得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型炭黑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炭黑市场上的上市企业有黑猫股份、永东股份、ST云维、龙星化工、吉药控股等。其中黑猫股份为行业龙头,其2019年产能为11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比重14%。

炭黑主要上市企业

公司

简介

黑猫股份

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2006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有江西黑猫、韩城黑猫、朝阳黑猫、乌海黑猫、邯郸黑猫、太原黑猫、唐山黑猫和济宁黑猫8个大型炭黑生产基地,青岛黑猫、内蒙古煤焦化工新材料研究院两大技术研发公司。黑猫股份产销量连续多年蝉联同行业前列,是中国较大的炭黑生产企业。

永东股份

山西永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稷山县新型煤焦化工业园区,是一家利用循环方式生产制造橡胶用炭黑和精细化工产品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西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山西省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重点责任单位”、“山西省重点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环保型示范企业”。公司主营煤焦油加工及炭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ST云维

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通过开展以煤焦化产品为主的采购销售业务,采购的产品主要供应到焦炭、钢铁、冶金和化工生产企业。利用过去多年从事煤焦化行业积累的渠道、经验,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研判,紧抓市场机遇,把握采购、销售时点,在确保实现利润的条件下展开贸易活动。上半年中美贸易战历经波折,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及国际汇率波动因素增加,下游煤炭需求量的波动,导致公司煤炭采销贸易量尤其是进口煤贸易量大幅减少,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龙星化工

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1月,是专业从事高品质橡胶用炭黑生产的上市公司。拥有五家全资子公司,主要产品为炭黑、白炭黑、聚偏氟乙烯、电、焦油深加工辅助产品、塑编产品和铁矿石。20年来,龙星化工以其技术研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著称于世,是以优质、绿色、安全为主旨的炭黑生产企业。

吉药控股

吉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药集团或吉药控股)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版上市公司,股票简称:吉药控股,股票代码:300108;吉药集团主营业务以医药工业(中西成药生产)、医药商业(批发、代理)、医药零售、医疗医养(以医疗结合的养老服务)等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集团化企业。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

2019年中国前五家企业炭黑产能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但目前我国炭黑行业产能压力仍然较大。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炭黑行业前五家企业总产能279万吨,占全国总产能比重仅为35%;而预计在2020-2021年期间,我国炭黑仍有新增产能出现,新增产能分别为10和48万吨,产能增速分别1.3%、5.9%,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重。

        在产能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炭黑行业长期处于亏多盈利少状态,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疫情爆发影响、原油暴跌等因素对炭黑产业链产生较大冲击,使得我国以炭黑为主营产品的上市企业收入同比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黑猫股份的营收为22.04亿元,同比下降30.49%;龙星化工营收为9.67亿元,同比下降31.34%;仅能科技营收为37.14亿元,同比下降11.1%;永安股份营收为10.26亿元,同比下降25.56%。

2020年上半年国内炭黑企业收入下跌的主要原因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上市企业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WW)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炭黑行业投资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