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百亿市场蓄势待发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瓜分战即将开启

        近五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后期处理最重要的一部分,废旧电池回收及利用也受到了行业的重点关注。从新能源汽车更换周期来看,当动力锂电池寿命衰减至80%以下时,电池性能也将下滑,并且无法满足汽车正常的动力需求,则电池进入更换阶段。因此,在动力锂电池更换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庞大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换周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不断增加,其报废量也随着持续加大。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约为1.20GWh,梯次利用价值约为4.32亿元;2020年动力电池装机容量27.6 GWh。

2016-2020年1-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汽协

2014-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及梯次利用价值
 
(梯次利用是指“退役”的动力蓄电池经过检测、维护、重组等环节,应用于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车用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在5-8年,所以尚未进入大规模报废期。不过从长期看,根据动力蓄电池使用寿命预算,2020年中国退役锂离子电池产生量将达到24万吨左右,2022年将产生53万吨。由此可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为4.32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亿元,2025年将达到203.9亿元。

2018-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空间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在庞大的市场空间下,也吸引了不少相关企业入局瓜分“蛋糕”。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208家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2019年注册量达63家,同比增长75%;2020年1-7月新增41家。

2015-2020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
 
数据来源:企查查

        其实,除了专业回收处理动力锂电池业务的企业外,一些电池材料企业、动力锂电池制造企业、整车企业、电子废料回收处理企业也悄然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其中,邦普循环和格林美是专业回收处理动力电池的企业,其凭借着丰富的回收处理经验,在市场中占有30%-50%的份额。而2020年9月17日,作为动力锂电池制造类的企业——特斯拉宣布,计划上线电池回收服务。

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理主要企业

企业类型

企业名称

业务

布局

动力理电池回收处理模式

专业回收处理企业

格林美

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金属废料等废物的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和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

围绕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积极构建“2+N”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先后与200多家车企、电池企业签订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协议并展开合作。

再生利用+梯次利用

邦普循环

废旧电池、报废汽车、金属废料、等废物的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和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

邦普正在湖南宁乡启动“动力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扩建项目(二期)”,计划投资10亿元

再生利用+梯次利用

电池材料制造企业

华友钴业

金属材料深加工、锂电池原材料制备

已形成以浙江衢州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再生基地为中心,辐射长三角地区,并规划在华北、西南、华南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生产中心

再生利用+梯次利用

赣锋锂业

金属鲤及其化合物深加工、废旧电池回收、前驱体制备等

已在国内率先建成锂产品资源闭路循环和综合回收利用的生态工业系统,34000t/a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项目实现分阶段建成

再生利用+梯次利用

动力锂电池制造企业

比亚迪

动力理电池及整车制造、电子产品解决方案提供等

构建了"材料再造-电池再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动力电池回收"的动力电池循环体系且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全国设立了40余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在回收利用中心建成后将采取集中回收的模式

梯次利用

中航锂电

动力锂电池和储能电池开发与制造

自建拆解回收产线

梯次利用

特斯拉

动力理电池及整车制造、电子产品解决方案提供等

计划上线回收“不再满足客户需求的任何电池”,并将这些锂离子电池进行100%回收再利用

梯次利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然而,在市场持续火热的背后,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上述回收量可知,我国待回收动力电池应有20多万吨,但事实上仍有90%的废旧动力电池下落不明。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市场成熟度以及政府监管政策上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就让“黑作坊”便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近两年国家纷纷出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规定,不断规范并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以及体系的完善。

2019-2020年7月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政策汇总

颁布时间

政策名称

颁布机构

要点

20192

《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国家能源局

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堤下,试点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削峰填谷的储能电池

201911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

工信部

指南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梯次利用等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要求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综合利用等企业可共建、共用回收服务网点

20201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

工信部

2019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两个行业规范文件

20203

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工信部

指出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骨下企业。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次利用产品评价机制

20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新《固废法》规定:强化产生者责任制,电池大品牌和大代理,将涉及废旧电池回收;回收门槛大幅提高,须有国家认定正规的许可证;累计非法回收及非法处置危废超过3吨,如果没有回收资格证却大量囤积废旧电池将触犯刑律等

20207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

回收拆解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有关要求,对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或者其他类型储能装置进行拆卸、收集、贮存、运输及回收利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

数据来源:工信部、国务院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但由于关键性技术尚未突破、市场管理标准缺乏统一、回收以及商业模式有待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乱象丛生,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由此可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未来发展仍然需要国家政府、企业、用户等多方进行通力合作。(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评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