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燃料电池行业汽车产销量逐年增长 多家企业争先研发制氢技术

        20世纪末,以醇类直接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成为了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受到了全球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在燃料电池朝商业化迈进的进程中,氢源问题明显呈现,氢供应设施建设投资较大,氢的贮存技术、运输技术及制备技术等仍达不到燃料电池本身的发展。

燃料电池发展历程

时间

内容

1839

英国科学家Grove首先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原理性质。

1889

L.MondC.Langer以铂黑为电催化剂,以钻孔的铂为电流收集器组装出燃料电池。

20世纪60年代

燃料电池首次应用在英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作为辅助电源,为人类登月球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9

培根制造出能够工作的燃料电池,是一部燃料电池的5kw的焊接机。Allis-Chalmers公司推出了第一部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农用拖拉机。

1973

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电池以及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电站或分散式电站相继问世。

1993

加拿大Ballard电力公司展示了一辆零排放、最高时速为72km/h、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公交车。

目前

目前在PEMFC向商业化迈进的过程中,氢源问题异常突出,氢供应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氢的贮存与运输技术以及氢的制备技术等还远落后于PEMFC自身的发展,20世纪末,以醇类直接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成为了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些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逐年增长,分别从2016年的628辆、629辆增至2019年的2833辆、2737辆,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75.09%、79.24%。2020年上半年我国燃料电池产销量分别为390辆和403辆。

2016-2020年6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20年6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20年6月我国加氢站累计建成数量为67个,其中2019年建成加氢站数量为30个,占比达四成以上。

2015-2020年6月我国加氢站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厂商包含亿华通、上海神力、重塑科技、新源动力、国鸿氢能、雄韬股份等。

燃料电池系统主要厂商

燃料电池系统厂商

供应车厂

核心技术来源

亿华通、上海神力

中植客车、飞驰客车、宇通客车、甲龙客车、福田汽车、中通客车、厦门釐旅、东风汽车、申沃客车、成都客车、上汽集团

自主研发、清华大学

重塑科技

飞驰客车、东风汽车

巴拉德、同济大学

新源动力

上汽集团、上汽大通、一汽大客、华晨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国鸿氢能

飞驰客车、福田汽车、安凯客车、申龙客车、奥新汽车、东风汽车

巴拉德

雄韬股份

南京金龙、中通客车、东风汽车

自主研发、武汉理工大学

潍柴动力

中通客车、亚星客车

巴拉德

大洋电机

东风特汽、中通客车、福田客车、甲龙客车、飞驰客车、晓兰客车

巴拉德

美锦能源

飞驰汽车

巴拉德

雪人股份

宇通客车、东风汽车、武汉泰歌、金龙汽车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全柴动力

(试制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宗申动力

(试制阶段)

自主研发

江苏清能

中植客车、皋开汽车

自主研发

东方电气

成都客车

自主研发

德威新材

未投产

新源动力

德尔股份

(试制阶段)

英飞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亿华通燃料电池公司是国内市估值最高的,2020年7月14日科创板IPO通过证监会核准。巴拉德和普拉格是国外燃料电池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两家,分别为328亿元和196亿元。

国内燃料电池公司估值

公司

市估值(亿元)

备注

亿华通

40

2020714日科创板IPO通过证监会核准

国鸿氢能

20

美锦能源参股

上海重塑

18

大洋电机终止收购

新源动力

6

腾龙股份参股4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外燃料电池上市公司估值

公司

市值(亿元)

巴拉德

328

普拉格

196

Bloom energy

115

锡里斯

78

SFC energy

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了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和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相关的政策。

2016-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04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20年)

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及先进核能的制氢技术、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分布式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研究氢气/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技术、甲醇/空气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技术。

2016.06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

依托《能源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能源中长期战略规划,确定示范工程推动燃料电池装备的试验示范。

2016.12

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

2017.04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加强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支持汽车共享、智能交通等关联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

2017.05

“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深入开展电堆关键材料和部件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化研发,大幅提高燃料电池电堆产品性能、寿命,降低成本。优化升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密度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和长寿命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混合动力集成控制与能量优化管理技术。

2018.02

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根据成本变化等情况,调整优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合理降低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专用车补贴标准。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

2018.09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和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超过50%,重点区域达到80%

2018.12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优化运输车队结构。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重点区域使用比例达到80%。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配送车鼓励各地组织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一批加氢示范站。

2019.03

政府工作报告

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2019.03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补贴。过渡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

2020.04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2019626日至2020422日推广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MY)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前景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